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而重慶作爲名城,更是留下了不少對聯的佳話。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和重慶有關的5副對聯,文化韻味悠悠,令人拍案叫絕。

  第1副:千里爲重,重水重山重慶府;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這個對聯背後還有一段典故。話說明太祖朱元璋喜歡微服私訪,也很喜歡對對子。他有一次在酒店裏遇到一個書生,隨口聊了幾句。

  朱元璋知道這個書生是重慶人後,突然來了靈感,對書生說:“我有一個上聯,你是讀書人能不能對出下聯呢?千里爲重,重水重山重慶府。”這個上聯看上去簡單,卻巧妙利用了漢字字形的特點,千和裏合起來正好是重字。

  而書生卻一下子對出了下聯:“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一和人組合起來恰好是大字,同樣十分巧妙,而且體現了漢字之美,文化韻味悠悠,頓時讓朱元璋拍案叫絕。畢竟這個下聯可是一個大大的馬屁,書生在不知道朱元璋身份的情況不僅對出下聯,還拍了馬屁,自然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

  雖然說這個對聯是馬屁對聯,在思想性方面弱了一些,但是因爲朱元璋的名氣而流傳很廣,各種版本的傳說也是八九不離十。可以說,一想到有關重慶的名聯,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對聯。

  第2副:此巴蜀巨觀,只一層樓、通八方氣、撐半壁天,巫峽十二峯,嘉陵三百里,好山好水,都從眼底逢迎,洵可樂也,洵可樂也;

  當風日清美,攜幾壺酒、約數友人、論兩間事,縱橫廿四史,上下五千年,大嚼大啖,澆盡胸中壘塊,豈不快哉,豈不快哉!

  這個對聯是重慶五福宮的對聯。五福宮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在過去,五福宮是重慶城的制高點,更是觀山望景的好去處。這個長聯就把重慶的美寫得淋淋盡致,讓人感受到重慶的無言之美。

  上聯主要寫景,同時也寫了觀景的人的快樂,可謂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下聯則主要敘事,同時也寫了觀景的人的歡快,讓人彷彿身臨其境,看到了景中有人的生動畫卷。因爲重慶美麗的風景讓人十分陶醉,所以才留下了這個文化韻味悠悠的好對聯吧。

  第3副:閉戶自停千里足;隔山人起半閒堂。

  這是著名作家張恨水自題重慶鄉下寓所的對聯。張恨水是言情小說的巨擘,在國內通俗文壇的影響力如日中天,可謂通俗文學一代大家。張恨水的代表作有《金粉世家》、《春明外史》等。

  1939年日機轟炸重慶後,很多人都在鄉下居住。張恨水把自己的屋子起名叫做待漏齋,原因頗爲幽默也頗爲無奈:“吾之所謂待漏,則無此雍容華貴之象,蓋屋漏也。”

  而待漏齋附近就是闊綽的孔公館,也就是孔祥熙的洋樓。待漏齋和孔公館只隔一座小山,張恨水看到孔公館的奢靡景象自然是心有不平,所以他才寫了這個對聯。

  上聯的千里足,典故出自《木蘭辭》:“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張恨水一直是愛國作者,他很希望早日打敗日寇,早日迴歸故鄉。而除了這層愛國思想外,上聯顯然還有另一層用意。之所以是“自停”,那是因爲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少有才的人生活得不到保障,才能得不到施展,懷才不遇,可以說不得不“自停千里足”。

  下聯的半閒堂,就是指孔公館,典故出自《齊東野語》 :“賈師憲當國日臥,治湖山作堂曰 ‘半閒’。”賈師憲即賈似道,爲南宋權臣,歷來被視作奸臣。所謂半閒,也就是荒廢正事,只知道安逸享樂。

  可以說,張恨水在短短14個字的對聯,巧妙利用典故,既自嘲了自己所住房屋的破爛,也嘲諷了達官權貴的享樂,既有牢騷,也有風趣,更有鞭撻,可以說文化韻味悠悠,思想內涵深厚,令人拍案叫絕。

  第4副:到上清寺,請下車,于右任朝左;遊北溫泉,吃西瓜,吳南軒作東。

  上清寺,也是重慶舊建築之一。北溫泉,現在是重慶著名的風景區。而這個對聯背後也有一段典故。話說抗日期間,文化界名人于右任、郭沫若和吳南軒一起去北溫泉公園遊玩。當時天氣很熱,吳南軒買了一個西瓜來解渴。

  三人在吃西瓜的時候,吳南軒靈光一閃,對其他兩人說:“我想出了一個對聯的下聯,請兩位對個上聯出來。遊北溫泉,吃西瓜,吳南軒作東。”

  這個下聯可以說包含了東西南北四個字,而且是觸景生情,說的都是眼前事,可謂“妙手偶得之”,十分精妙。

  當時于右任、郭沫若想了很久,也對不出上聯。於是三人只好暫時作罷。後來他們三人乘坐公共汽車前往,聽到售票員喊話:“上清寺站點到了,到上清寺的旅客請下車。”于右任也是靈機一動,想出了上聯:“到上清寺,請下車,于右任朝左。”下聯包含上下左右,可以說對得天衣無縫,令人拍案叫絕。

  第5副: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

  這個對聯上下聯都是名詞,上聯是國家名,下聯是城市名,同樣是名詞鋪排,令人感受到電影版蒙太奇之美。

  最關鍵的是這個對聯還別有玄機。利用漢語字詞的多義性,上聯可以說抗日勝利了,中國打敗了日本,是一個大勝利。大家都知道,在抗戰時,重慶成爲了陪都。而下聯則是說勝利後,南京再度成爲首都。

  可以說,這個對聯一語雙關,手法十分精妙,不僅用了重慶這個詞,充滿了重慶那種雙重喜悅的味道,真是文化韻味悠悠,令人拍案叫絕啊。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多多收藏和轉發小編的文章哦。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歡迎留言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