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大地之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王朝。但大多數的王朝存在的歷史,也不過是幾百年的時間,基本上很難出現存在上千年的王朝。而王朝的更迭,更像是統治者的大換血。故此,在強大的王朝下的統治者家族,存在的時間也基本與王朝吻合。但事實上,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家族,這個特殊的家族統治中華大地兩千多年。沒錯,這個家族與黃帝有關。

  黃帝是奠定中華文明的的始祖,在其逝世以後,孫子顓頊繼位,帝嚳繼顓頊的位置,之後便是堯繼承大統。堯在經過一系列的考驗之後,將帝位傳給舜。而堯禪讓舜的故事,也是一直流傳至今。此後的事情,想必很多人便再熟悉不過了。大禹治水後,舜考慮到大禹的能力出衆,故而將皇位讓位與大禹。然而細數這幾位先賢的關係,不是祖孫,就是叔侄,再有就是堂兄堂弟,故而,從黃帝一直到大禹,其實都是黃帝家族的。

  但在大禹之後,便是發生了不同。啓建立王朝以後,將之前的禪讓制改爲王位世襲制。當然這也是私心作怪,畢竟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江山交到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手中。至於黃帝以及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好歹還算是在血統之內,但在大禹之子啓繼位後,就有了更多的考量。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夏商周實爲一體”,這個說法便是得益於啓。縱觀夏商周統治者的血統而言,他們都是一體。

  成湯滅夏,而追溯成湯的始祖,卻是黃帝之孫侄帝嚳的妃子所生。故而,即便是國號有所不同,但終究同出一脈。商朝之後,被周武王所取代。而周的先祖后稷,其實也是帝嚳的妃子所生,妃子名爲姜原。故而,對於夏商周的更迭,事實上更像是一種大家族的財產分化,自立門戶後的鬥爭。所以, 對於夏商周而言,那纔是“帝王輪流做。天天在我家”。

  周朝之後,便進入徵戰不休的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據相關史料記載,“五霸”中除去齊恆公以外,其他“四霸”都是黃帝的旁系後裔。故此,在連年徵戰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是黃帝家族內部的“洗牌”。秦始皇一統六國以後,其實也算是黃帝家族的再一次千古偉業。這些血脈傳承都是有着史料記載,但在秦國之後的朝代,卻沒有明確記載,說哪位君王是皇帝的血緣直系後代。那麼,就以黃帝公元前2698年即位,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國,黃帝一家掌控中華大地,兩千多年。而最牛的家族,也有落幕之日,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黃帝家族的命運似乎也到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