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節是有事實依據的。

事情是這樣的。上世紀70年代中期,天文學家們注意到天鵝座x-1,有人認為這裡極有可能是個黑洞,有人認為不是黑洞。作為黑洞研究的專家,霍金認為不是黑洞,而同樣是天體物理學家的索恩則認為這裡有黑洞存在。於是兩人設賭,賭注是輸者為贏家訂閱一年的雜誌。到了1990年,天鵝座x-1的黑洞身份被證實。於是霍金欣然履行諾言,掏錢為索恩訂了一年的《閣樓》雜誌。

《閣樓》是著名的成人雜誌,最高發行量曾達到500萬份,也是《花花公子》的主要競爭對手。把《閣樓》雜誌稱作「小黃書」,也說得過去。據說,索恩的妻子為此還勃然大怒,索恩不得不解釋,這只是同行之間的一種玩笑。

人皆好賭。科學家們是人,因此也不能例外。科學界素有設賭成局的傳統。一些重大的科技發現還往往與賭局有關,成為科學史上的佳話。據說,西方一些著名的實驗室還設有專門的登記簿,記載每個賭局的情況。不過,科學家們的賭注可是五花八門,有一個賭局的輸者要吃掉帽子,最後是以吃掉帽子形狀的糖果了結。以現金作注的賭局也不少,金額從幾元到上億的都有。當然,如果賭注到了上億元,其輸贏肯定是不會在科學家的有生之年能夠分辨出來的。

在當代著名科學家中,霍金屬於好賭之徒。除了在天鵝座x-1問題上輸給了索恩,後來又在黑洞的裸奇點問題上輸給索恩一次。他還在黑洞是否保留原有信息的問題上輸給了普雷斯基爾,在對撞機能否發現「上帝粒子」的問題上輸給了一批粒子物理學家。雖然逢賭必輸,但他樂此不疲。

科學史家們認為,打賭體現了科學家的一種信念,反映了參賭科學家對前沿問題發展方向的一種選擇和判斷,考驗的是他們的直覺和洞察力。

小賭怡情。從這一個個著名的賭局中,人們感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幽默、自信,還有對成功的渴望。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小程序微創工作室】的左衛,十分有幸回答問者的問題。

問題霍金給基普·索恩買了一年的小黃書是確有根據的。

史詩性的賭約:

1、黑洞存在

時間:1975年

對賭人:基普·索恩VS史蒂芬·霍金

賭題:黑洞是否存在

賭註:一年的「小黃書」《閣樓》雜誌

結果:1990年,霍金認輸並履行賭約

黑洞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最令人困惑理論的之一,它的質量如此集中,沒有什麼能逃過它的重力。

霍金一直在研究這方面的理論。1975年,他開玩笑說「黑洞實際上不存在」時,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具體地說,他跟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打賭,第一個被發現的黑洞——明亮的X射線源——天鵝座X-1,並不是黑洞。

雙方設立賭約:如果索恩贏了,霍金就得為他訂閱一款色情雜誌《閣樓》。

1990年,在黑洞存在的證據已無可辯駁後,霍金愉快地認輸了,並掏錢為索恩訂閱了一年的《閣樓》雜誌。

霍金和索恩的另一大賭約

2.黑洞不能摧毀信息

時間:1997年

對賭人:JohnPreskillVS史蒂芬·霍金和基普索 恩

賭題:黑洞是否能摧毀信息

賭註:一本百科全書「怎樣輕鬆恢複信息

結果:2004年,霍金認輸並履行賭約

1997年,霍金和索恩聯手跟索恩的同事johnpreskill打賭,賭題是個棘手問題:黑洞是否能破壞信息。

霍金和索恩說的是可以,根據量子力學的扁平矛盾,所說的信息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Preskill說不能:黑洞能吐出它們吞噬的信息,這是簡單的廣義相對論所不允許的。

賭注是一本百科全書「怎樣輕鬆恢複信息」。

霍金2004年承認賭輸了,說理論論據足以說服他相信信息可以從黑洞中逃脫。索恩始終不為所動,像許多物理學家一樣,認為「黑洞信息悖論」並無簡單解決方式。所以霍金一個人給Preskill買了本棒球百科全書。

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什麼史詩性的賭約?


史蒂芬·威廉·霍金已安然逝去。他的一生確實熱衷打賭,而且願賭服輸,題主的問題正是他的一個賭約。

1974年12月10日,以黑洞研究而著名的霍金與他好友,後來的引力波探測功勛、《星際穿越》顧問基普索恩打賭,天鵝座X-1並非黒洞。當時第一個人類發現的這個黑洞候選體並未得到確認。

哈哈,科學家就是這樣奇特,從霍金研究黒洞的1970年起,就開始了他的「打賭狂魔」時代,可惜,沒贏過。

1990年,在二版的《時間簡史》中,霍金認輸:「儘管天鵝座X-1身份未定,但其他一些黑洞觀測證據使我願賭服輸。我把《閣樓》(小黃書)雜誌一年的訂閱和妻子的憤怒送給索恩了」

黒洞到底有沒有視界?有沒有一道摧毀信息的火牆?等等也許是霍金給後人留下的無注賭約。

以上內容部分來自網路,在此給條友分享!歡迎大家圍觀、留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