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載圭是當時韓國總統朴正熙在位時的情報部長,因為一直對朴正熙的警護總長總長車智澈心懷不滿,在朴正熙帶著他們吃「和好」飯時,朴正熙被金載圭開槍打死。

▲金載圭被捕後現場模擬

當時朴正熙的身邊有四大心腹,分別是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總統秘書室秘書長金桂元,陸軍參謀部總參謀長鄭升和,以及金載圭所厭惡的中央警衛室總統衛隊長車智澈,原本他們各司其職,共同幫助朴正熙管理國家,而車智澈一個警衛居然仗著朴正熙的信任插手越來越多的事務,同時四人當中,車智澈的地位遠遠甩出其他三人,他居然還在朴正熙面前說金載圭的壞話,金載圭想要見總統一面都會被會車智澈阻攔,這讓金載圭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終於在得知朴正熙過來找自己吃飯時,一條必刺殺的計謀便出現了。

在宴席上,原本金載圭還期望通過自己的諫言,可以改變朴正熙鎮壓示威遊行(當時韓國內部爆發經濟危機,物價高漲,通貨膨脹嚴重。)的想法,但是此舉遭到了車智澈和朴正熙的強烈批評,金載圭再也忍無可忍。

他借故離席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從抽屜里拿出一支可以發射七顆子彈的德國瓦爾特ppk半自動手槍,然後回到宴席,拔出槍來對著車智澈,然後問一邊的朴正熙「閣下,您帶著這樣的廢物能把政治搞好嗎?」槍聲響起,車智澈的手腕兒被打穿,立馬向外跑去。

朴正熙來不及反應,金載圭調轉槍口對著朴正熙的胸口就是一槍,朴正熙應聲而倒,鮮血直流,而逃跑的車智澈最終還是被金載圭槍殺,返回宴席的金載圭再次開槍,向奄奄一息的朴正熙頭部射去。

刺殺事件發生的第二天,韓國政府便宣布,除了旅遊勝地濟州島,全國都實行戒嚴,並且所有的新聞出版採訪報道,都必須經過新聞檢查,這樣,所有的傳播媒體便得到了有效控制。

調查刺殺事件的是戒嚴司令部,當時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總部,專門負責調查總統遇刺的真相,按照他所出具的報告來看,這是一場意外事件,當時在晚宴過程中,金車兩人發生爭執,車智澈和侍衛被槍殺,而總統是死於誤殺。

朴正熙死亡十天後,金載圭還意圖發動政變,根據調查結果看,金載圭在殺死了朴正熙後,還在同一幢建築物的另一個餐廳里,招待了中情部長金正及軍方人物鄭升和,參與他的政變計劃,被鄭升和拒絕後,最後還設法逮捕金載圭,最終在1979年全斗煥政變上台後,金載圭被判絞刑,於1980年執行。(本文由風雲一點通原創首發,禁止侵權,圖片為網路下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共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金載圭吧。

1926年3月6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善山郡,是金寧金氏。

1943年高中畢業於慶尚北道安東農林高中學校,進入日本海軍,學習操縱戰鬥機。1945年日本投降後,進入國防警備士官學校(現為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為第2期生(朴正熙是第1期生)。1946年12月畢業。1952年陸軍大學畢業。

1954年任陸軍第五師36團上校團長,後來轉任101團團長,1956年晉陞陸軍准將(最低一級的將官),1957年任陸軍大學副校長,1961年5·16政變(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民選政府)後積極協助朴正熙軍事政府,任湖南化肥公司社長,1963年任陸軍第六師師長,66年任陸軍第六軍區司令官,68年任保安司令官,71年任陸軍第三軍軍長,73年晉陞陸軍中將。

1973年當選為維新政友會第9屆國會議員,從軍屆轉為政界,被任命為中央情報部次長。1974年被任命為建設部部長。1976年12月辭去議員擔任中央情報部部長。

20世紀70年代後期,韓國民眾的需求由溫飽轉向爭取民主權利,但朴正熙通過1972年10月17日的「十月維新政變」,將國家元首、政府最高長官、內閣主席、國軍統帥、國安會主席、同意主體國民會議議長等大權集為一身,78年7月又「毫無懸念」的當選為第9屆總統。進入79年後,民眾對朴正熙獨裁統治不滿情緒越來越大,而且以金泳三為代表的民主派勢力和朴正熙的維新派展開決戰。

79年4月30日,因經濟不景氣破產的「YH貿易公司」200名女工開始抗議被解僱,以金泳三為首的政府反對勢力給予女工極大支持,8月9日,金泳三允許女工在新民黨總部大廈舉行無限期靜坐示威,8月11日政府的上千名軍警包圍新民黨總部,驅散靜坐女工,逮捕30多名新民黨黨員,一名女工跳樓自殺以死抗衡,之後國會取消金泳三議員資格,66名新民黨議員集體辭職,韓國政壇掀起軒然大波,金泳三的政治根據地釜山、馬山和昌原等地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這就是「釜馬事件」。

這種情況下,金載圭和總統警衛室室長車智澈發生分歧,朴正熙也對金載圭開始反感和不信任,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和金載圭、車智澈、金桂元(時任總統秘書室室長)參加在情報部官邸舉行的宴會,朴正熙和車智澈認為「釜馬事件」是新民黨一手策劃,並認為金載圭情報工作不力,共同責罵金載圭,金載圭惱羞成怒開槍打死了朴正熙和車智澈。

80年1月18日,陸軍高等戒嚴軍事會議以「內亂目的殺人罪及內亂未遂罪」判處金載圭死刑,5月24日在漢城拘留所被執行絞刑。

金載圭在一審最後辯述:10月26日革命的目的有五種。第一種是自由民主主義的恢復;第二種是組織這個國家的國民更多的犧牲;第三種是防止我們國家第三次赤化;第四種是韓國和美國的關係到了建國以來最壞的狀態,因此要恢復深厚的關係,國防、外交、經濟要比之前積極合作,共同謀求國家利益;第五種共和國作為獨裁國家,擁有不好的形象,要洗刷在國際社會上不好的形象,恢複名譽。這五種是我革命的目的。

1979年12月18日在戒嚴軍事會議最後陳述中說:「要為民主化的心情,打出維新的心臟」,「有計劃地革命歷史」等。

但大部分人的定論是朴正熙無條件信任車智澈,引發了車智澈與金載圭的矛盾,金載圭犯下罪行是偶發的,不是有預謀的。


這個金載圭是當時韓國的情報部長,刺殺朴正熙也是被逼無奈,心理壓力承受不了,害怕自己的位置有朝一日不保,最終決定對朴正熙和車智澈下手。

那麼為什麼他會刺殺車智澈這麼一個負責朴正熙安全的警衛呢?非常簡單,因為這個車智澈一直以來都在故意打壓金載圭,原本在朴正熙身邊有四個得力幹將,而車智澈在他們四個中間異軍突起,特別受朴正熙信任。

職場之間的鬥爭原本就很很激烈,看著車智澈一個警衛平步青雲,原本就心理不舒服,車智澈經常在朴正熙面前說金載圭的壞話,就連金載圭想要和朴正熙見面,這個車智澈都百般阻撓,讓金載圭心理十分不滿。

朴正熙也是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為了讓車智澈和金載圭緩和矛盾,他決定在飯局上解開他們之間的陰心結,所以那天也是高高興興的帶著車智澈赴宴,宴席上,原本氣氛還比較融洽,但是沒想到說著說著就變了樣,變成對對金載圭的批判大會,朴正熙和車智澈你一言我一語的,金載圭忍無可忍,在宴席中間去樓上房間拿了槍後回到宴席。

不久之後就拔出槍來對車智澈和朴正熙開了槍,在開槍之前,還質問朴正熙不應該帶著車智澈做政治,隨後車智澈中槍逃跑去呼救,而警衛早就已經被幹掉,沒人來救她他,朴正熙更是身中兩槍重傷身亡,後來金載圭被抓捕,在1980年的時候被政變上台的全斗煥判處絞刑。不過金載圭強調自己不會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反對朴正熙的獨裁,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沒有逃脫死刑。

(本文由琅琊利劍原創,禁止侵權,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1979年10月26日,時任韓國情報部長官的金載圭,在一次日常宴席中刺殺了當時的韓國總統總統朴正熙,以及負責警衛工作的警衛總長車智澈。

@ 事件發生之後、相關人員指認刺殺現場

在朴正熙被刺殺之後,朴家在韓國的政治勢力遭到了反對派的清洗,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也遭到了反對派的特殊對待針對——不僅個人地位一落千丈,而且整個人在情緒上也有鬱鬱寡歡,甚至一度想要自殺。

從當時韓國人對朴正熙的定性來看,刺殺朴正熙的情報部部長金載圭無疑是韓國人的英雄,並且在朴正熙被刺殺之後,韓國政壇上已經沒有支持朴正熙的政治勢力。

@ 朴正熙人走茶涼、無人試圖為他復仇——沒有任何當權者試圖幫助落魄的朴槿惠

那麼在這種背景之下,刺殺總統的金載圭是不是得以善終了呢?從之後的歷史變化來看,刺殺總統的情報部長官金載圭不僅沒有善終,反而因此獲罪,最終被處死。

金載圭之所以落得這樣的下場,無非是四個原因:

第一,金載圭當時並非單純的為了韓國刺殺朴正熙,而是試圖發動政變、獲取韓國政權,試圖取朴正熙而代之、成為第二個韓國的當權者。根據,金載圭自己以及知情人的敘述,金載圭在刺殺總統朴正熙之後,積極和韓國軍方的當權者以及相關的政府領導人聯絡,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成立以自己為主的新政府,但是這一請求遭到了韓國軍方當權者的拒絕。

在短短一夜的政治軍事交鋒之後,沒有獲得軍方支持的金載圭,最終被軍方領導、時任陸軍參謀總長的鄭升和,以及下一任韓國總統、時任保衛司令的全斗煥逮捕。

@ 金載圭目的不純,試圖發動政變

第二,雖然朴正熙的個人勢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清洗和打壓,但是接任朴正熙的繼任韓國總統全斗煥,正是被朴正熙一手提拔上來的繼承人之一。而且這位全斗煥,也曾經負責青瓦台的警衛工作,也算是警衛部的老人。

第三,金載圭是韓國情報部門的長官,掌握了大量的韓國機密情報,是韓國的特務頭子。在從事情報過程工作的過程中,金載輝確實得罪了相當一部分的韓國軍政要員,並且對於下任總統來而言,一位不忠誠並且試圖「篡位」的情報部長官,實在是心腹大患。

第四,對於任務對於任何一位韓國總統來說,這種刺殺總統的行為都不值得提倡和鼓勵。不論原因是什麼,刺殺總統者都必須受到嚴厲的處罰——這樣才能警示後來者,才能防止自己遭受被刺殺的厄運。

處於以上幾點考慮,全斗煥上台之後,便立刻判處金載圭絞刑。


更多資訊信息,可關注公眾號gemstone創思童(ID:gemstone)獲取。

1979年10月26日,時任韓國情報部長官的金載圭,在一次日常宴席中刺殺了當時的韓國總統總統朴正熙,以及負責警衛工作的警衛總長車智澈。

事件發生之後、相關人員指認刺殺現場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金載圭吧。

1926年3月6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善山郡,是金寧金氏。

1943年高中畢業於慶尚北道安東農林高中學校,進入日本海軍,學習操縱戰鬥機。1945年日本投降後,進入國防警備士官學校(現為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為第2期生(朴正熙是第1期生)。1946年12月畢業。1952年陸軍大學畢業。

1954年任陸軍第五師36團上校團長,後來轉任101團團長,1956年晉陞陸軍准將(最低一級的將官),1957年任陸軍大學副校長,1961年5·16政變(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民選政府)後積極協助朴正熙軍事政府,任湖南化肥公司社長,1963年任陸軍第六師師長,66年任陸軍第六軍區司令官,68年任保安司令官,71年任陸軍第三軍軍長,73年晉陞陸軍中將。

1973年當選為維新政友會第9屆國會議員,從軍屆轉為政界,被任命為中央情報部次長。1974年被任命為建設部部長。1976年12月辭去議員擔任中央情報部部長。

事件過程

金載圭是當時韓國總統朴正熙在位時的情報部長,因為一直對朴正熙的警護總長總長車智澈心懷不滿,在朴正熙帶著他們吃「和好」飯時,朴正熙被金載圭開槍打死。

▲金載圭被捕後現場模擬

當時朴正熙的身邊有四大心腹,分別是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總統秘書室秘書長金桂元,陸軍參謀部總參謀長鄭升和,以及金載圭所厭惡的中央警衛室總統衛隊長車智澈,原本他們各司其職,共同幫助朴正熙管理國家,而車智澈一個警衛居然仗著朴正熙的信任插手越來越多的事務,同時四人當中,車智澈的地位遠遠甩出其他三人,他居然還在朴正熙面前說金載圭的壞話,金載圭想要見總統一面都會被會車智澈阻攔,這讓金載圭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終於在得知朴正熙過來找自己吃飯時,一條必刺殺的計謀便出現了。

在宴席上,原本金載圭還期望通過自己的諫言,可以改變朴正熙鎮壓示威遊行(當時韓國內部爆發經濟危機,物價高漲,通貨膨脹嚴重。)的想法,但是此舉遭到了車智澈和朴正熙的強烈批評,金載圭再也忍無可忍。

他借故離席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從抽屜里拿出一支可以發射七顆子彈的德國瓦爾特ppk半自動手槍,然後回到宴席,拔出槍來對著車智澈,然後問一邊的朴正熙「閣下,您帶著這樣的廢物能把政治搞好嗎?」槍聲響起,車智澈的手腕兒被打穿,立馬向外跑去。

朴正熙來不及反應,金載圭調轉槍口對著朴正熙的胸口就是一槍,朴正熙應聲而倒,鮮血直流,而逃跑的車智澈最終還是被金載圭槍殺,返回宴席的金載圭再次開槍,向奄奄一息的朴正熙頭部射去。

刺殺事件發生的第二天,韓國政府便宣布,除了旅遊勝地濟州島,全國都實行戒嚴,並且所有的新聞出版採訪報道,都必須經過新聞檢查,這樣,所有的傳播媒體便得到了有效控制。

調查刺殺事件的是戒嚴司令部,當時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總部,專門負責調查總統遇刺的真相,按照他所出具的報告來看,這是一場意外事件,當時在晚宴過程中,金車兩人發生爭執,車智澈和侍衛被槍殺,而總統是死於誤殺。

20世紀70年代後期,韓國民眾的需求由溫飽轉向爭取民主權利,但朴正熙通過1972年10月17日的「十月維新政變」,將國家元首、政府最高長官、內閣主席、國軍統帥、國安會主席、同意主體國民會議議長等大權集為一身,78年7月又「毫無懸念」的當選為第9屆總統。進入79年後,民眾對朴正熙獨裁統治不滿情緒越來越大,而且以金泳三為代表的民主派勢力和朴正熙的維新派展開決戰。

79年4月30日,因經濟不景氣破產的「YH貿易公司」200名女工開始抗議被解僱,以金泳三為首的政府反對勢力給予女工極大支持,8月9日,金泳三允許女工在新民黨總部大廈舉行無限期靜坐示威,8月11日政府的上千名軍警包圍新民黨總部,驅散靜坐女工,逮捕30多名新民黨黨員,一名女工跳樓自殺以死抗衡,之後國會取消金泳三議員資格,66名新民黨議員集體辭職,韓國政壇掀起軒然大波,金泳三的政治根據地釜山、馬山和昌原等地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這就是「釜馬事件」。

這種情況下,金載圭和總統警衛室室長車智澈發生分歧,朴正熙也對金載圭開始反感和不信任,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和金載圭、車智澈、金桂元(時任總統秘書室室長)參加在情報部官邸舉行的宴會,朴正熙和車智澈認為「釜馬事件」是新民黨一手策劃,並認為金載圭情報工作不力,共同責罵金載圭,金載圭惱羞成怒開槍打死了朴正熙和車智澈。

80年1月18日,陸軍高等戒嚴軍事會議以「內亂目的殺人罪及內亂未遂罪」判處金載圭死刑,5月24日在漢城拘留所被執行絞刑。

金載圭在一審最後辯述:10月26日革命的目的有五種。第一種是自由民主主義的恢復;第二種是組織這個國家的國民更多的犧牲;第三種是防止我們國家第三次赤化;第四種是韓國和美國的關係到了建國以來最壞的狀態,因此要恢復深厚的關係,國防、外交、經濟要比之前積極合作,共同謀求國家利益;第五種共和國作為獨裁國家,擁有不好的形象,要洗刷在國際社會上不好的形象,恢複名譽。這五種是我革命的目的。

1979年12月18日在戒嚴軍事會議最後陳述中說:「要為民主化的心情,打出維新的心臟」,「有計劃地革命歷史」等。

但大部分人的定論是朴正熙無條件信任車智澈,引發了車智澈與金載圭的矛盾,金載圭犯下罪行是偶發的,不是有預謀的。


金載圭是朴正熙的心腹幹將、中央情報部長,沒想到卻親手把朴正熙送上了西天。

金載圭是朴正熙的同鄉,兩人是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的校友。1957年,金載圭擔任韓國陸軍大學副校長,而朴正熙正是那年的畢業生。

從軍校畢業的朴正熙平步青雲,很快成為韓國軍界的實權人物。1961年朴正熙通過政變奪權後,金載圭得到了朴正熙的重用,歷任保安司令官、陸軍第三軍長等職,為朴正熙掌控軍隊出力不少。

1973年,金載圭棄武從政,被朴正熙任命為中央情報部次長、建設部長。這兩個部門是朴正熙用來清除政敵、復興經濟的重要部門,金載圭可謂如日中天。他也用行動回報了朴正熙,為其鞍前馬後,任勞任怨。

不過金載圭的危機也隨之到來,他受到了警衛隊長車智澈的嫉妒和陷害。

朴正熙的警衛隊長車智澈原本是個不起眼的人物,但他精明能幹,得到了朴正熙的賞識。於是他利用自己的職權便利和朴正熙的信任,經常在朴正熙耳邊說金載圭的壞話,並極力限制金載圭和朴正熙的接觸。

金載圭和車智澈的關係勢同水火,但朴正熙不僅無動於衷,還越加重用車智澈,這讓金載圭對車智澈和朴正熙的不滿越來越強烈。

1979年10月26日,秘書突然通知金載圭,朴正熙要來他這裡吃晚飯,沒想到吃飯的時候朴正熙把車智澈也一併帶來了。

金載圭以為朴正熙是來緩解兩人矛盾的,剛開始酒局氣氛還算不錯。但說著說著,車智澈就說到了金載圭的工作問題上,朴正熙沒有引開話題,還抓住問題把金載圭批了一頓。

金載圭怒不可遏,他借故離開酒席,去自己的辦公室取了一把手槍,回到酒席後用手槍向車智澈和朴正熙開槍,兩人當場斃命。

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金載圭自然是跑不了的。次日凌晨,金載圭被捕。1980年5月,金載圭被處以絞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