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粉絲經濟,娛樂圈的那些事兒固然是不可繞過的話題,原本就聚焦在飯圈的年輕消費者們,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全球各行各業拉攏的對象,那麼隨著流量經濟向粉絲經濟轉變,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明星的「高人氣」轉化成品牌的「高銷量」呢?

從過去的明星代言,到現在的明星直播等營銷玩法中,最具作用的還要數明星單品定製

例如2015年,OPPO聯手李易峯面向粉絲推出OPPOR7特別版手機火爆全網,24小時內在微博4萬轉發、5000個贊、1600條評論、一億的話題閱讀量,3天之內預訂數量達到7萬,銷售轉化率高達37%,創下最新記錄。

2018年是各大男團、女團影響力爆發的一年,先後有《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節目成為爆款熱搜體質,對於商家而言,誰的流量高,誰的商業價值就高。

於是快餐品牌把目光對準了偶像團體粉絲。

例如在肯德基,顧客可以使用K-music點唱機點歌,讓樂華7位小哥哥的新歌當餐廳背景音樂播放,滿足廣大少女接近偶像的夢想。

此外快餐品牌選擇偶像團體還十分符合品牌的特殊宣傳調性:

一是快餐定價非常接近年輕人的消費力

用10塊20塊的消費來展現對偶像的支持,是一件成本不高,但很有心理滿足感的事情。

二是偶像團體人數眾多,且有各自的人設,很適合快餐品牌每個季度推出的新品套餐。

男團女團代言,一個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做到產品的系列化。

比如必勝客推出一週每天不同產品半價的活動,而不同的產品又分屬不同的偶像推薦,這樣的做法往往既滿足了團粉的需要,又照顧到唯粉。

除了單品定製,與其它品牌的合作也表現出了驚人效果:

小紅書日均下載量增長150%你我貸品牌認知度提升388%網易雲音樂也得到顯著提升,客戶完成率超過200%;練習生們身穿的同款衛衣斷貨

不得不說在當時男團女團的粉絲力量是驚人的。

而在不久前,毛不易代言的霸王洗髮水更為直接,霸王有限公司的副經理表示,之所以選擇毛不易作為代言人是因為,毛不易的名字能與霸王洗髮水相結合,讓人產生「每一根毛都不容易」的聯想,與霸王的防脫髮概念非常吻合。

這個理由小快快給十分!該事件在經過毛不易本人的吐槽之後再度登上熱搜又引發了一輪不俗的曝光。

此外,也有一些品牌開發了更為複雜的玩法來鼓勵粉絲盡量多購買,根據不完全統計的雙十一商家割粉絲韭菜玩法:

很多時候,一個意見領袖往往能讓一個事件迅速加溫、一個產品一夜爆紅、一種觀點廣為人知——熱潮的掀起往往都會被他們加速。

就像《偶練》播出時,為了確保蔡徐坤C位出道,粉絲因為買維他命水可以獲得更多的投票權,一口氣買了足夠喝三個月的份額。有的粉絲甚至用送禮品,請喝水的方式去拉動路人來投票。

這波操作真的666,直接讓農夫山泉維他名水在與節目合作期間的電商銷售量激增500倍。

粉絲經濟總是能夠利用一場多平臺超有趣的「飯圈UGC應援」打響粉絲營銷這一槍,玩出飯圈營銷的不俗成績。

《粉絲力量大》一書中曾有提到,「粉絲經濟以情緒資本為核心,以粉絲社區為營銷手段增值情緒資本,由消費者主導營銷手段,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企業借力使力,達到為品牌與偶像增值情緒資本的目的」。

誠然,粉絲經濟就是這種被情緒化主導的消費模式,但品牌主也要注意避雷,一旦產品或偶像引起粉絲反感,承載著粉絲巨大期望的明星產品也容易被粉絲經濟反噬,大家且行且珍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