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成都國資,就不得不提近日一筆股權交易:繼控股紅日藥業(300026)、中化岩土(002542)之後,成都國資又將悄然拿下一家A股上市公司控股權,以圖進一步完善成都國資戰略佈局。

時間回溯到今年1月24日,萊茵體育(000558)控股股東萊茵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茵控股)曾與自然人範明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萊茵控股將其持有的萊茵體育控股權轉讓給後者。

但整整一個月之後,2月25日萊茵體育卻再次發佈公告,因交易對方範明科未支付股份轉讓價款,協議約定期限已過,萊茵體育控制權轉讓事項就此終止。

3月11日早間,萊茵體育突然發佈提示性公告披露,其控股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僅半個月時間,萊茵控股便再次覓得接盤方,成都國資有望入主萊茵體育,此舉與當地整個國資戰略佈局與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息息相關。

交易總價達13.26億元

據最新公告顯示,萊茵體育控股股東萊茵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茵控股),擬通過協議轉讓其持有的該上市公司部分股權方式轉讓公司控制權。

3月11日,萊茵控股與成都體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體投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萊茵控股將其持有的萊茵體育3.85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9.9%)轉讓給成都體投集團。

上述交易雙方同意,標的股份的轉讓價格經協商確定爲以此協議簽署日前2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即3.44元/股)爲基礎,計算得出標的股份轉讓價款合計爲13.26億元。

待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後,成都體投集團將直接持有萊茵體育3.85億股股份,並以29.9%的持股比例晉升爲該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而萊茵控股則將繼續持有該公司2.29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7.8%),將爲萊茵體育第二大股東。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高靖娜持有萊茵體育7938萬股,而萊茵控股與高靖娜爲一致行動人關係,兩者合計持有上市公司3.09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爲23.95%。

對此,萊茵控股承諾放棄6446.12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所對應的表決權;而後,萊茵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股份對應上市公司的表決權比例(佔公司總股本)爲18.95%。在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後,萊茵體育控股股東將變更爲成都體投集團,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爲成都市國資委。

根據最新公告披露,3月22日,成都國資委已出具批覆文件,原則同意成都體投集團收購萊茵控股所持標的股份,並取得該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根據協議約定,交易雙方所簽訂《股份轉讓協議》自2019年3月22日起生效。不過,此次權益變動尚需取得國家反壟斷主管部門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意見及深交所的合規性審覈並在中登公司辦理股份轉讓過戶相關手續。

上市公司體育業務虧損

近年來,在嚴峻的房地產宏觀行業形勢下,昔日的萊茵置業開啓了轉型發展之路。

2015年8月,“萊茵體育”正式更名爲“萊茵體育”,而體育產業便成爲該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轉型方向。自2015年以來,萊茵體育就確定了長期發展的"416"戰略和"空間+內容"爲核心的商業模式,欲構築起一個具備上游IP資源,中游予以服務體系,下游多渠道變現通道的萊茵體育生態圈。

目前,萊茵體育分別簽署了桐廬國際足球小鎮、蕭山"律動浦陽"小鎮、成都葛仙山運動休閒小鎮、義烏體育休閒小鎮等特色小鎮;通過委託經營及拿地自建方式獲得重慶盤龍體育生活廣場、嘉興秀湖全民健身中心、萊茵未來科技城體育生活館、麗水萊茵體育綜合體、南京萊茵之星體育綜合體等項目。

實際上,體育之路卻並不好走,萊茵體育的主要營收和盈利點還是來自於房地產銷售及租賃等業務。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萊茵體育旗下體育運營業務分別完成營收僅爲1759萬元、6991萬元、2585萬元,僅僅佔當期營收總額的0.46%、5.28%、5.94%。

以2018年上半年爲例,萊茵體育房地產銷售業務完成營收3.59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高達82.54%;並實現營業利潤1.14億元,毛利率爲31.71%;而同期,體育運營實現收入2585萬元,但營業成本卻高達3588萬元,營業利潤爲-1003萬元。

2019年3月26日,萊茵體育發佈2018年業績預告,預計該年度淨利潤將虧損6000萬元~9000萬元,同比下降310.51%~415.77%。對此,萊茵體育表示,2018年業績預虧主要系對部分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其中,預計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約1000萬元~2000萬元,預計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約4000萬元~5000萬元。

註冊地址將遷至成都

作爲新的接盤方,成都體投集團成立於2018年11月1日,註冊資本20億元,其經營範圍包括體育基礎設施、體育產業項目的投資和運營、特色體育產業園區投資運營等。

僅僅從經營業務來看,成都體投集團與萊茵體育存在諸多共性,兩者也算彼此間相互借力之選。

萊茵體育閃電轉投成都體投懷抱,雙方的一拍即合或許也是業務上的整合共振需求。公開資料顯示,成都目前正在推進“三城三都”的建設,其中之一即是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根據規劃,成都提出的目標之一是2018年至2022年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達到25個。

2019年3月1日,國際大體聯、中國大體協還和成都市共同簽署合同,成都正式成爲繼北京、深圳之後,我國大陸第三個主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城市。

此外,萊茵體育業務板塊也包括不少賽事IP,2018年中報曾透露,該公司目前擁有及運營的核心IP主要包括重慶女足、斯坦科維奇盃洲際籃球賽、亞洲職業籃球聯賽、全國家庭健身挑戰賽等。

據悉,成都體投集團爲成都市體育產業專業化公司,將聚焦“賽事專業運營平臺、體產要素聚合平臺、文體旅商融合平臺”三大定位,大力推進混改和資產證券化,打造“場館開發運營、賽事運營、體育培訓、體育裝備、智慧體育、體育金融”六大主業。

進一步來看,成都體投集團系成都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文旅集團)全資子公司,專門從事體育相關產業的平臺公司。目前,成都文旅集團持有成都體投集團100%股權,而成都國資委又持有成都文旅集團全部股權。

雙方承諾,在成都體投集團及萊茵體育董事會對現有業務充分授權的前提下,萊茵控股確保上市公司現有業務2019年、2020年均不虧損,若預計有虧損,萊茵控股將虧損額補足給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還注意到,萊茵控股及其實際控制人高繼勝積極將其相關資源引入成都,並同意和協助成都體投集團辦理將上市公司註冊地址遷至成都的手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