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3月20 日消息,日前,“未來之星創業營”八期正式開營。在第一次課程上,來自主辦方騰訊、好未來教育集團以及北師大的專家、管理者們分享了他們對於教育創新、企業管理的思考。從產業的教育來看,嘉賓們的共識是,教育變革正在悄悄發生,今天的教育與互聯網、與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行業正在發生着一場從混沌到有序的變革。

  變化中創新:行業發展的推動引擎

  好未來教育集團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吳杉杉在分享中談到,“科技+教育”一共經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新東方、好未來爲代表的傳統教育機構向互聯網的轉變,第二次是以VIPKID、猿輔導爲代表的“移動+教育”形態的出現,第三次則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OMO教育”。現如今行業正在經歷的,是AI+教育的又一次浪潮。

  互聯網教育領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實踐領域。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認爲,互聯網推動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互聯網領域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聯網教育的從業者必須具備適應變化和應對變化的學習能力。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現場講授《“互聯網+”構建教育新格局》)

  在這方面,好未來在過去十六年的發展中總結出了能夠讓技術和行業相結合的方法論。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雲峯介紹,好未來對創新的理解有三層:首先是線上教育替代線下時,用戶體驗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次是產品的邏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滿足動態的變化,潛移默化中達到學生預期;最後是通過技術和工具的槓桿,提升整個公司的生產效率。

  陳麗教授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院士提出的三空間理論,即互聯網是一個新的空間:信息空間,信息空間將與自然空間和社會空間共同支撐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陳麗教授表示,三個空間支撐的教育實踐活動即“互聯網+教育”,與“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共同支撐的教育實踐在諸多方面顯著不同,“互聯網+教育”將重構教育的組織體系和服務模式。

  企業的基因:尋找一羣人共同的行爲準則

  “企業DNA”原本是管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決定了企業的基本形態、未來的發展。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雲峯分享了關於“基因”和“企業發展”之間關係的思考。白雲峯表示,教育行業中很多優秀公司的底層邏輯都是相似的,而這種底層邏輯的形成,往往是從個人認知發展成組織的認知,繼而升級成整個團隊的認知。當制度無法在重大決策中起決定性因素的時候,文化價值觀將成爲一羣人共同的行爲準則。

  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雲峯分享《從基因談企業的成長》)

  白雲峯進一步提出,業務的增長不單單隻表現在產品層面,還包括組織的變革和增長。如果一個組織的成長和產品、業務不匹配,即使產品再好,最終還是會制約企業的增長。在好未來發展的十六年時間裏,“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一直髮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未來的願景是成爲一家受尊敬的教育機構,在這個前提下,先進科技、人才管理和教學品質成爲企業最先考量的三個因素。

  新技術or新賽道:尋找下一個獨角獸

  回顧去年教育行業的發展,資本對於教育投資越來越趨於理性。好未來戰略投資部負責人馬江偉表示,看項目時,除了創始人本身,會更加看重是否實現了“產品到用戶”。具體來說,就是產品是否洞察用戶的需求、是否投入了足夠的研發,讓用戶願意瞭解產品,並且爲產品付費。

  從最初簡單的工具型產品,到後來的MOOC課程、真人直播課,到現如今的AI老師,其實只用了10年的時間。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李朝暉認爲,教育行業的變遷,和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人口、消費習慣的變化有密切關係。從擁有本科文憑人羣的比例來看,剛剛畢業的95後羣體中,至少50%是經過完整的大學教育的,這個數字已經非常接近於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未來人們對教育的需求將不僅僅體現在應試上,還會更多關注教育的體驗。

  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在線教育的滲透率不斷得到提升,市場規模還處於不斷增長中,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教育供給還有明顯不足、素質教育正在悄然興起,這些都給2019年的教育投資帶來了新的機會。

  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李朝暉站在資本視角爲學員分析教育科技產業發展)

  李朝暉認爲,因爲有技術和互聯網的賦能,未來中國還會出現更多教育獨角獸公司,而且這些公司的規模會比以前更大。“消費升級”是未來教育投資的趨勢之一,在這個源動力下,人們會追求更高品質的教育內容,比如點讀機、得到這樣的產品就是用戶特定時間段的需求;其次是IP會對教育產生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喜羊羊和灰太狼、小豬佩奇等爲代表的一批IP的誕生,把很多教育產品帶到用戶眼前;最後是一些偏素質教育的小衆賽道,也會在2019年受到更多關注,比如寫字、精算、記憶力訓練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