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炒股第一人,很多人的回答是徐翔。沒錯,他確實是股神。但篇文章轉換下思路,再說個炒股的傳奇人物吧。

他們是社保基金,成立18年來賺了一萬億。這不是小數目,股市的股民是七虧二平一賺,但大的國家隊,他們的養老金、社保基金、年金入市,全部都是賺的。

為什麼呢?絕大多數小散不喜歡的票,卻是他們主要持有的票。這裡面不乏有眾多銀行股、保險股、石油股,各個行業的龍頭,還有像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伊利股份這樣的長線價值投資股。

社保基金的投資思路與散戶是不一樣的。他們耐得住寂寞,不懼怕每日的頻繁波動,成為市場上的常勝將軍。

看到社保基金如此成功,這不禁要思索散戶失敗在哪?或許,失敗在心態,失敗在長線投資的理念,失敗在每天頻繁看盤。

股不在精,有莊則名。

績不在優,有錢則靈。

清風在股市這幾年,也有一些自己的小心得,希望對你有用。

下面清風給大家推薦個通過多年整理出來的短線選股指標———底部引爆選股法 下面幾支股是清風之前通過底部引爆法選出的股:

002687喬治白,這支股相信不用我去多說。12號入手,5個週期漲幅27%。看到底部出現引爆就是買進的時候,後面也可以選擇持續加倉

600080金花股份,13號入手,4個週期漲幅30%,這也是清風根據底部引爆選出來的,出現引爆同樣會在朋友圈提示,出現底部引爆就是買入,底部引爆選股短線率比較高,喜歡短線的朋友們就可以詳細瞭解一下。

我也知道目前很多朋友都是在虧損的狀態下,很多朋友都想回本,苦於沒有一位好的老師幫助!上圖該股今天出現底部信號,通過套用底部引爆指標,符合標準,但是由於怕誤導大家,想要了解該股的朋友可以考慮關注或私信本人,清風會帶給大家詳細的解釋。

如果大家手上有股票問題,只要本人有時間,定當幫助大家走出困境,本人的實力是得到過全國數以萬計股民的認可的。

歡迎點贊評論,喜歡此指標的朋友可以私信發送:底部引爆,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領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清風的微信:清風話股(k600776)!一起探討更多股市情況。


看懂並應用下面的炒股心法,你就是中國炒股第一人?

每位進入市場的交易者都希望有一部寶典能告訴自己關於市場本質、交易理念、順勢交易、風險意識、資金管理、交易系統、情緒心態、品性修養、獨立思考等一系列問題,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最終成為市場的永續贏家。

一、市場本質

所有的財富都來源於對一個事物清晰而正確的理解。在金融市場,正確認識市場本質,是投資者立足市場、實現贏利的根本前提,也是投資者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交易策略的核心要素。那麼,市場的本質是什麼?

市場是財富的再分配場所,推動價格升降的背後力量是人性,股票的具體價格是通過多、空雙方競爭來實現的。市場本質上是由人的情緒控制的,市場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機性和波動性。

市場上存在著各種力量的博弈,同時受到政策面、消息面、資金面、情緒面的影響,表現為:價格變化短期無序,隨機行走;長期來看,則遵循一定規律性,以趨勢方式演變。

只有正確認識市場本質、掌握市場規律,纔有所謂的交易理念、交易策略、交易系統,以及良好心態;否則,投資者容易觀念搖擺,甚至陷入空談、盲動。

二、交易理念

交易理念產生於對市場的正確認知和對人性的正確認識。交易規則、交易系統正是建立在這兩個基礎之上。正確的交易理念是投資者在市場上獲得賺錢能力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輔以一定的技術分析(系統指標)、交易原則(買賣規則),即可輕鬆實現贏利。

因為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通過交易實現贏利的方法就是利用概率。但是,再高的概率也存在不確定性。只要存在不確定性,哪怕是概率很小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就需要制定相關的策略,包括風險管控策略、資金管理策略、止損策略、加碼策略、止贏退出策略等,這就是交易的全部。

因為市場的不確定性,所以投資者每次入場交易的時候不能總是滿倉操作,需要一些倉位配置的技巧,這個就是資金管理的起源。有效的資金管理可以讓投資者更加從容地面對市場的漲跌,以及交易中產生的失誤。因為投資者不想每次承受過大的損失,因此需要在每筆交易前都確定止損位,從而控制每筆交易的風險;因為投資者希望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儘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所以需要贏利加碼的策略,以期實現『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目的,這就是交易系統的框架。

三、順勢交易

道氏理論的三大假設:①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②市場運行以趨勢方式演變;③歷史會重演。道氏理論為我們指出了在投機市場賺錢的方法,那就是順勢交易。 趨勢有三種方向:上漲趨勢、下跌趨勢、盤整趨勢。在股票市場,精明的投資者在上漲趨勢中持股,在下跌趨勢中持幣,並盡量規避盤整趨勢。

趨勢有三種類型:長期趨勢、中期趨勢、短期趨勢。順勢交易是指順應市場的中期趨勢。長期趨勢用來判斷中期趨勢的規模和大小,短期趨勢用來選擇合適的進、出場點。 古語云:『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孟子曰:『雖有智慧,不若乘勢。』在金融市場,任何賺錢的交易,肯定來自於順勢。順勢的本質就是跟隨。要順勢就要等待趨勢明確,不要試圖走在趨勢前面。投資者只可順勢而為,不可逆市操作。逆市場中期趨勢而為,認為自己可以幹預和戰勝市場,結果註定失敗!面對市場,任何投資者都是極其渺小、微不足道的。精明的投資者向來敬畏市場、順從市場,絕不藐視市場、挑戰市場。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惟有惶者才能生存。』我們惟有承認市場的強大和自己的渺小,時刻對市場保持敬畏,嚴格遵循市場規律、順應市場趨勢,努力做一名堅定的市場趨勢跟隨者(右側交易者),致力於追求人與市場的和諧,方能永續贏利、臻於至善。牢記:『市場永遠是對的;趨勢是你的朋友』。

古語云:『順勢者,事半功倍;逆天者,自取敗亡。』對市場規律的認知和對順勢理念的理解,有助於投資者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金融市場賺錢的根源在於順應市場規律,而不是賺取、掠奪其它投資者所得。任何賺錢的交易,本質上都是順應市道,獲得市場先生的獎勵;任何虧錢的交易,本質上都是背逆市道,受到市場先生的懲罰。

四、風險意識

金融市場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金融市場波動巨大,風險控制永遠是投資者的第一課。投資者務必樹立牢固的風險意識,時刻保持警覺。

市場風險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客觀的價格波動及主觀的心理衝擊。波動來自於市場,但風險不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交易本身,來自投資者對風險控制與否。風險再低的市場,不去控制風險,風險都會無限放大;風險再高的市場,懂得控制風險,風險都會大大降低。

市場風險是不可預知的,但是可以通過分析,加以防範。市場波動性、不可預測性、資源有限性提醒投資者,任何一筆交易都存在一定風險,投資者參與市場,務必給每筆交易設置止損,以保護本金安全。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認為,安全是投資的第一要義,『第一條是保住本金,第二條是保住本金,第三條是記住前兩條。』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說:『我渴望生存,不願冒毀滅性的風險。』李堯說:『如果我們不懂停止損失,我們將走向毀滅。』

《聖經》上說:『不要給魔鬼留地步。』意思是說不要讓自己置身險境。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不是靠『陷於險境時的解圍技巧』,而是『避免置身險境』。在金融市場,投資者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置身險境、陷入被動。譬如:不要罔顧資金安全,動輒重倉、滿倉;不要死扛虧損,任由損失急遽擴大,最終釀成災難;不要在市場沒機會時,為賺點小錢,拿命去搏;不要去追求所謂完美的交易,試圖抄底、摸頂等。

五、資金管理

在金融市場,投資者對交易風險的管控,是通過有效的資金管理策略來實現的。資金管理關乎投資者在市場的生死存亡。沒有資金管理的成功是偶然的,但是,沒有資金管理的失敗卻是必然的。

因為市場的不確定性,任何一筆交易都存在一定風險。投資者做交易前,不要總是算計自己能賺多少,而是先問自己能夠承受多大金額、多大比例的虧損,並以此來決定應該投入多少資金參與交易,以及應該把止損位設置在多遠以外。資金管理的最高原則是:即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損失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範圍。

拉瑞·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說:『資金管理是我投資生命中最重要的祕訣,除此以外,再也沒有更重要的東西了。』很多投資大師、交易高手成功率並不高,卻能不斷贏利、持續賺錢,原因就是他們更擅長於把握趨勢以及資金管理。有效的資金管理策略,可以讓投資者在大趨勢、大行情中賺足利潤,而風險卻不會因此而增加。金融交易雖然風險巨大,但是並非不能重倉、滿倉,而是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隨著行情延續,逐步累積倉位,直至滿倉。唯其如此,才能實現『風險最小化、贏利最大化』。這正是資金管理的精髓。

資金管理的方法有:輕倉試探,分批進場;順勢持倉,贏利加碼;設置止損位,以限制虧損;讓利潤充分增長,把虧損限於小額;不可逆勢加碼,越跌越買,試圖攤低成本等。

六、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是指投資者在市場中能實現穩定贏利的一套規則,包括有效的分析技術、科學的資金管理、良好的風險控制。交易系統的作用在於幫助投資者克服人性的弱點與長期的執行。交易系統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穩定贏利。

成功投資者與普通投資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成功投資者堅信,堅持使用一套簡單、有效、一致性的交易系統,是投資者在市場中實現穩定贏利的不二選擇;懷疑自己的交易系統則是投資毀滅的開始。普通投資者由於缺乏對市場本質的認知、沒有正確的交易理念和有效的交易原則,沒有建立適合自身的交易系統,沒有制定詳細的交易計劃,大多採取主觀、盤感交易,憑藉預測、想像交易,收益極不穩定,時常大起大落。

交易的全部祕訣就是: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換句話說,簡單、一致的規則,加上長期、嚴格的執行!很多投資者就是因為懷疑和不能堅持按照一個良好的交易系統操作,才被永遠地擋在成功大門之外。在通往財富夢想的道路上,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專註和堅持一個良好的交易系統。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時,你就可以創造連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蹟。

七、情緒心態

金融交易中,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對交易結果影響巨大。研究表明,交易能否制勝至少有40%是心理因素決定的。在金融市場,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往往是非理性的。失敗的投資者,更多的時候不是敗在技術不過關、系統不完善,而是輸在自己的情緒、心態上,或者說是因為情緒、心態出現問題,才形成了失敗的投資。

在金融市場,人性與生俱來的貪婪和恐懼,在交易過程中被無限放大。貪婪和恐懼的深層次原因在於投資者交易理念混亂和資金管理不合理。由於貪婪,投資者動輒重倉、滿倉交易,使資金安全承擔過大風險,投資者心理產生極度恐懼。價格波動導致投資者情緒波動、心態失衡,無法保持應有的平和與冷靜,做到客觀的分析與決策,致使技術動作扭曲、變形,甚至完全違背交易系統。李堯說:『計劃你的貪婪,執行你的恐懼。』在金融市場,投資者交易的是自己的觀念和情緒。投資者的心態與壓力,取決於對損失與贏利的承受能力。投資者只要堅定信念、堅信系統,嚴格按照系統信號進行操作,並輔以有效的風險管控和資金管理策略,就能夠做到『有系統則不亂,有計劃則不慌,有分工則不忙,有紀律則不殆。』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成功的投資不需要卓越的智商、不尋常的商業契機和內部消息,需要的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做投資決定的架構,並且不要把個人的情緒帶到這架構裏。』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說:『無法控制情緒的人不會從投資中獲利!』李堯說:『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如何在今後幾十年裏管理好自己的投資和人生?

八、品性修養

市場是濃縮的人生。市場就像一面鏡子,將人性固有的弱點,如貪婪、恐懼、偏執、自負、猜忌、懶惰、急躁、衝動、無節制、目光短淺、患得患失、選擇性記憶、追求確定性、追求控制慾、追求完美等暴露無遺,並無限放大。在金融市場,投資者因為貪婪,罔顧資金安全,動輒重倉、滿倉交易,一旦行情看錯或是行情反向運動,往往損失慘重;因為恐懼,過早平倉、落袋為安,結果一波大趨勢、大行情中只賺得蠅頭小利;因為偏執,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對行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結果錯失逃命良機,高位套牢;因為衝動,在市場沒機會時,頻繁短線交易,結果勞神費勁、得不償失;因為追求完美,屢次抄底、摸頂,結果被趨勢所敗;因為自負,認為自己的能力、實力足以幹預甚至操縱市場,最終被市場淘汰…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李堯說:『你想成為投資的贏家,就先要具備贏家的品質。』贏家品質包括:善良、感恩、寬容、誠實、自律、自信、毅力、耐心、堅持、專註、執行力、責任心、使命感、勇於認錯、善於總結等。學習投資,先學做人,你的人生態度會如實地反映到你的投資活動中,形成你的投資哲學。做人最忌虛偽和欺騙,你在生活中欺騙別人,就會在市場上欺騙自己;如果你善於耍小聰明,你註定不會成為市場的贏家! 投資服務於財富,財富服務於人生。投資者注重品性修養,培養良好心態,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讓自己人生變得精彩。有人在追求物質財富,有人卻在追求自我成長。走過一段路後,才會發現,當人內心強大,修養足夠時,賺錢只是順帶的事,成功也只是優秀的產物。人的成長比賺錢更重要,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做一個值錢的人比做一個有錢的人更重要!

九、獨立思考

成功投資者的最大財富是他們的思想而不是他們所採用的方法。正確的交易就是正確的思考。獨立思考對於優秀的投資者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幾乎所有偉大的投資家,都把『獨立思考』列為優秀投資者必備的素質之一。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做優秀的投資者並不需要高智商,只須擁有不輕易從眾的能力。沒錯,要獨立思考。』彼得·林奇(Peter Lynch)說:『投資者應該努力獨立思考,不要聽從任何專家的建議,當然也包括了他的建議。』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說:『在華爾街工作過這麼多年,賺過也賠過數以百萬計的美元之後,我想告訴你們:絕非我的種種見解使我賺了很多錢,而是我能夠堅持我自己的主張。能夠對市場進行正確的判斷同時又能堅持自己的意見的人並不一般。』

古語云:『知者不言,言者無知。』鑒於金融投資少數人贏利的鐵律,不難發現,市場中絕大多數人的觀點往往都帶有偏見,甚至是錯誤的。缺乏獨立分析、獨立思考,盲目輕信、盲目跟風,幾乎是所有失敗投資者的通病。因此,投資者務必堅定自己的交易信念、堅信自己的交易系統,努力做到獨立分析、獨立思考,不與他人探討、交流行情看法。

古語云:『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同投資者基於對市場本質、市場規律的不同認知,交易理念、交易系統各不相同,缺乏共同理念、共同語言,相互交流容易滋生幹擾和雜念,影響交易決策,甚至產生不必要的爭執。因此,投資者要對朋友圈、交流羣有所甄別、有所取捨,只可與觀念一致、理念相同者交流經驗、分享體會。

十、知行合一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知與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兩面,是合一的。知是理論體系,行是系統實踐。知來源於行,服務於行;行是知的目的,檢驗著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如果把知和行分作兩截,就不可能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過程。

『知行合一』是一種實踐主義的思想,中心是行,而不是知。如果一個人知道事物的知識和道理,而不去實踐,那麼他不算有『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一個人要確認事物的知識和道理是正確的,只有去實踐(以行踐言,以行踐知)。知識不僅僅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知識一定要還原、應用到實踐當中,纔能夠真正體現出知識的價值和內涵。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感悟、領會知識的正確性,這就是『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內涵。

金融市場是一個零和遊戲,參與者眾,贏利者寡。能夠在金融市場實現長期穩定贏利的投資者,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緣於大多數投資者在實際交易中無法做到『知行合一』。

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順勢、輕倉、止損』等交易原則,可是實際操作中卻屢犯『逆勢、重倉、不止損』,以及『大賺之後隨意交易,虧損之後過度交易』等錯誤。例如:投資者過度自信,或者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極力追求所謂完美的交易,在下跌趨勢中頻繁抄底,結果高位被套;投資者抱著『只要不賣,遲早回本』的心態,死扛虧損,結果錯失逃命良機,深度套牢;投資者由於心態浮躁、急於賺錢或者急於翻本,往往等不到系統信號出現就進場操作,結果導致虧損;投資者為了追求短期暴利,動輒重倉、滿倉,一旦行情看錯或是行情反向運動,容易導致巨虧甚至爆倉;投資者由於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定力,在市場沒機會時,頻繁短線交易,結果勞神費勁、得不償失…

俗話說:『知易行難』,而立志成功者,則必須做到『知行合一』。從知到行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正、不斷重複的過程,秉持靜心、耐心、專心去做,在錯誤中不斷總結、調整,不斷進步、成長。投資者基於對市場本質的認知和人性特徵的認識,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只是邁向交易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始終如一地恪守交易理念、堅持交易系統,按照交易計劃、交易信號操作,長期、嚴格執行,纔是實現穩定贏利的制勝法寶。反之,有理念而不恪守,有原則而不遵守,有系統而不堅持,有計劃而不執行,就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


徐翔,會買股票是徒弟,會賣股票是師傅。徐翔悟性很高,深諳其道。聯合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一唱一和,相互配合,做高股價,把股票銷售給中小散戶。做生意難,賣什麼都不好賣,賣股票最好賣,徐翔不愧為當今股市炒股第一人,外界給他的稱號「股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