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多年的沈巍,最近火了!據說,前段時間,他每天只能睡兩個多小時,他棲身的危房外面,天還未亮,就擠滿了貌美如花的主播。主播們爭着與“流浪大師”合影,還有貌美的女子舉牌:“流浪大師,我要嫁給你”。

  沈巍太火,被賜予“國學大師”、“流浪大師”等稱號,處處被圍堵,以至於當地不得不派保安維持秩序。此等待遇,沈巍沒有想過,也不敢想,這是當紅明星纔有待遇。然而,沈巍與明星,怎麼也不搭邊——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但是,沈巍給了一些人足夠的流量。逐流量而動,是網紅經濟時代的特徵,誰有流量,誰就是“明星”。

  沈巍太火

  沈巍1993年從上海徐彙區審計局病休,這個被認爲“病態”的人,與工作單位的形象格格不入。因爲,他平時喜歡撿破爛。單位病退後,他又不爲家人所容,同樣是他喜歡把垃圾帶回家。於是,他與家人決裂,在外面租房住,但又因爲愛撿垃圾,不被鄰居所容。幾年前,沈巍開始了流浪。

  流浪,很適合沈巍,他覺得沒有拘束與壓抑。流浪,也並非一個貶義詞。在詩人眼裏,流浪是一種人生體驗,或者說一種姿態。而某種程度上來說,流浪就是沈巍最好的歸宿。他很享受這種狀態,撿一些瓶瓶罐罐,賣了錢,換成書,徜徉在自己喜歡的世界裏,即便是烏托邦世界。

  主播與沈巍

  然而,沈巍的流浪生活,被追逐流量的網紅給攪黃了。3月25日,沈巍被人發現,理了發,颳了鬍子,穿上新衣,改頭換面,坐上了一輛豪華汽車,不知去向。沈巍去哪兒了?沒有人說得清,或許,沈巍的展示,讓這座城市覺得不適。

  那麼,沈巍爲什麼能火起來?我覺得有幾個因素。其一,他是上海人,這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並且,他還曾做過公務員。大隱隱於市,沈巍給了媒體的解讀空間;其二,與其他流浪漢不同,沈巍是25年前的大學生(當時的大學生比現在的博士還珍貴),博學多知,喜歡誦讀經典,比如《詩經》、《論語》、《尚書》、《左轉》等,也看管理學方面的書;其三,網紅經濟時代,短視頻的炒作與包裝,借沈巍實現流量變現。第三點,是最關鍵的。有個叫“師孃”的主播,憑此圈了幾十萬粉絲。

  主播消費沈巍

  網紅在追逐流量的時候,卻暴露了自己的淺薄,也失去了對人的尊重。我想,這些網紅伸出自拍杆,貪婪地與沈巍合影,她們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她們有沒有考慮沈巍的感受。雖然沈巍是在流浪,但他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認知與判斷。有網友說,這些網紅太出格,就好比穿裙子高跟鞋,在農田插秧,顯得格格不入。

  有人舉牌要嫁給沈巍

  年輕貌美的網絡主播,不嫌棄沈巍邋遢,不嫌棄沈巍貧窮蒼老,他們真喜歡、真愛沈巍嗎?非也,她們是在“消費”沈巍。她們無外乎是爲了流量,吸引粉絲,轉化爲收入,這纔是網紅們“消費”沈巍的動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