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臨川四夢」經歷了數人、數次的收錄,沈德符先生在《萬曆野獲編》中評曰:「湯義仍《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明清時期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進一步鞏固,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日益強烈,《牡丹亭》的盛極一時,自然離不開其所包涵的文化思想。

「臨川四夢」自問世以來舞台演出極為頻繁,但全本戲的演出費時又費事,所以隨著舞台演出的演變,大多戲曲作品在演出時只演其中相對完整、突出較為集中,且能展示演員水平的幾齣折子戲,一些折子戲更是經演不衰成為經典,據毛效同先生在《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中收集的資料看來,擅演《牡丹亭》的藝人有54人。

在傳奇十分興盛的明代,「臨川四夢」問世後便逐步受到世人矚目。其舞台演出更是衝破了種種限制,在社會各階層的觀眾中得到廣泛傳播,不少折子戲選本和戲目單也都曾記錄戲班演出《牡丹亭》的劇目情況,以《綴白裘》、《審音鑒古錄》、《清末上海崑曲演齣劇目志》為例。從晚明到清末,職業戲班一共演出了《牡丹亭》中至少十三個折子戲。

演出記錄的多少反映了戲曲在各個時期演出傳播的頻率和廣度,折子戲被選情況反映了出演者及受眾對戲曲的偏愛和接受程度。戲劇性也是衡量舞台演出的關鍵,「四夢」雖各有千秋,但戲劇性最強的仍要數《牡丹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