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六個尼安德特人的遺骸在法國南部羅納河谷的一個小洞穴Baume Moula-Guercy被發現。這些遺骸是屬於兩個成年人,兩個青少年和兩個孩子的,現在歷史君要在這裏劃一個重點,因爲正是他們遺骸揭示了尼安德特人同類相食的慘劇

  尼安德特人的模擬復原圖,圖源:independent

  其實,在考古學界,尼安德特人食人的證據並不新鮮。因爲除了在Moula-Guercy發現的遺骸外,研究人員還在比利時、西班牙和克羅地亞的遺址中發現了能夠證明尼安德特人食人證據的骨頭。

  2016年,在比利時Goyet洞穴中,考古學家們曾發現的5個尼安德特人的96塊骨頭和3顆牙齒中的一部分。正是從這些遺骸裏,人類學家Helene Rougier發現了可怕的證據,進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尼安德特人不僅以馬或馴鹿爲食,還以彼此爲食。

  人類學家Helene Rougier展示的證據,圖源:蓋蒂圖片社

  彷彿是爲了佐證人類學家Helene Rougier的推測,之後,考古學家們在Moula-Guercy洞穴發現的尼安德特人遺骸上發現了石器留下的切痕和不同於動物牙齒的咬痕。這些痕跡顯示,殺死他們並吃掉他們的,不是動物,而是他們的同類——其他一些尼安德特人。

  雖然做出了這樣大膽的假設,而且也發現了充分的證據,但他們依然無法確定,究竟是原因什麼驅使這些遠古人類的遠親“秒變食人族”的。這僅僅是爲了生存而需要營養嗎?或者食人是文化或宗教儀式的一部分?

  尼安德特人的牙齒,圖源:History

  近日,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給出了一種解釋。Moula-Guercy洞穴中的尼安德特人的遺骸是在最後一個間冰期的沉積層中發現的,該間冰期大約從12.8萬年前持續到11.4萬年前。在此期間,氣候明顯變暖了。

  當研究人員檢查在洞穴底部發現的動物遺骸時,他們注意到氣候的突然變化導致了尼安德特人食物來源的急劇變化。在間冰期之前,人們發現了大型哺乳動物的遺骸,如野牛、馴鹿和長毛猛獁象,以及較小的動物,如旅鼠和老鼠。但氣溫升高後,他們沒有發現大型哺乳動物的跡象,取而代之的是蛇、烏龜和齧齒動物。

  遠古人類獵殺猛獁象,圖片來說網絡

  對Moula-Guercy洞穴的考古研究表明,隨着氣候變暖,當地開闊的草原變成了溫帶森林,尼安德特人可供狩獵的動物越來越少。而當他們的食物供應明顯減少時,他們中的一些人便採取了激烈的措施——吃掉同類——來緩解他們的飢餓

  因爲氣候變暖,遠古人類的遠親尼安德特人便“秒變食人族”了。那麼,他們的歷史教訓,是不是也可以給現代的我們提一個醒呢?如果我們依然不注意保護環境,如果全球繼續變暖,尼安德特人的悲劇,會再次重演嗎

  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待此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選題/編輯:楊騫

  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 咱們天天相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