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假設的有些趣味性!眾所周知,溥儀雖然在幼年時便被迫退位了,但是從他後來的表現來看,他是不甘心的——否則,他也就不必先順從張勳搞復辟,後又在偽滿當"大滿洲國皇帝了″!

回到本題上來,題目是在假設溥儀未順從張勳復辟清朝會如何?他的後來人生結局會有何不同?試從以下三點回答。

1,如果浦儀沒有順從張勳復辟的話,那麼可能不會被驅逐出紫禁城!正是因為他順從了張勳復辟才導致其不被民國政府所信任,成為後來馮玉祥派遣鹿鍾霖將其逐出紫禁城的誘因。

2,如果浦儀沒有順從張勳復辟的話,那麼他將依然留在北京城(後改稱北平)中,那將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在其後日本人佔領了北平後,會不會利用浦儀這個清朝遜帝作作文章呢?會不會扶植浦儀成立傀儡政府呢?而且不甘心情願失去帝位的清遜帝又會不會附合呢?要知道從他甘當偽滿皇帝這一點看,他是無時無刻不在夢想復辟清朝的。

3,如果浦儀沒有順從張勳復辟,也沒有順從日本人做傀儡政府的首腦,更沒有在新時代到來前追隨老蔣去台灣,而是繼續留在紫禁城中。那就帶來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新時代里還留存著這麼一個舊時代的尾巴!可能還真就成了擺在新政府面前的老難題了?屆時,又該如何處理這個難題呢?還真是得頗費一些精力才可能妥善處理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無論是誰,人生的路怎麼走都是自己選的。行走的方向也是自己決定的。而這條路到底是光明大道,還是荊棘遍布?就只有走路的人自己去體會了!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張勳復辟的歷史背景,「府院之爭」爭的不可開交,張勳以「調停」為名強行進去北京,其實段祺瑞在當時完全有實力阻止張勳的「辮子軍」,但是為了抑制黎元洪,便支持其進入北京。由此可見,張勳只是被段祺瑞利用而已,其殊不知,當時的人們已經在逐步接受「民主科學」的理念,當時的環境已經容不得「皇帝」的存在了。

再來看看這個假設的問題,溥儀當時才12歲,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對於復辟是沒什麼概念的,他可能更想在高大的紅牆內盡情的玩耍。而當時溥儀身邊的遺老遺臣應該是被張勳連騙帶哄再加上威脅,半推半就的讓溥儀重新坐上了龍椅。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情況下,迫於「辮子軍」的壓力,即使溥儀不想復辟也沒辦法,張勳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溥儀只是傀儡而已。

等到張勳把黎元洪趕走之後,段祺瑞就出來了,為了維護共和的體制,組織起討逆軍,「辮子軍」一觸即潰,張勳被迫退出了北京。溥儀做了12天的皇帝,再次宣布退位。

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溥儀不可能不復辟,他沒辦法選擇。他的出生就註定自己命運多舛的一生。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1906年出生,在1909年第一次繼位,成為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作為一個皇帝,溥儀的一生是悲哀的,從年幼時對皇位的無趣,到長大後,對皇位的愛而不得。為了復辟,溥儀相信日本人去當一個被操控的滿洲國傀儡,而也使得日本有了對中國侵略的借口。如果溥儀當時沒有選擇這條路,那麼現在他應該會有後代,也會保留皇帝這個稱謂,主要也是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這也是另一種好的局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