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導致的早期腦萎縮

  一張新的HIV患者腦組織圖顯示,包括一個主要神經認知控制中心在內的多個區域出現萎縮,在臨牀症狀出現之前可以在掃描中看到收縮和功能喪失。

  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將這張圖和其他一些研究結果發表在《Human Brain Mapping》期刊上。

  喬治城認知神經影像實驗室主任Xiong Jiang博士說:“大腦組織掃描圖描繪了艾滋病毒對大腦的影響的兩階段模型。”

  “我們用來控制艾滋病毒的藥物在體內非常好地運作,但由於血腦屏障,它們不能輕易到達大腦,”Jiang “我們早就知道由HIV引起的神經認知障礙,但這是我們第一次有神經模型將神經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與某些大腦結構的損傷聯繫起來。” HIV相關的神經認知障礙被稱爲HAND。

  該模型顯示隨着時間的推移從最初的病毒感染髮生的萎縮。 它表明,在HIV感染疾病的早期,病毒會影響額葉,被認爲是大腦網絡的重要樞紐,負責注意力,執行和認知功能等高級任務。 相比之下,當個體出現臨牀HAND症狀時,對尾狀/紋狀體區域,皮質下區域以及運動和獎勵機制的一部分的損傷變得更加突出。

  受到阿爾茨海默病工作的啓發,喬治城模型被提議將神經認知障礙與神經基礎聯繫起來,Jiang說。

  “人們強烈希望有一種HAND嚴重程度的神經模型,目前僅通過使用標準神經心理學測試的神經行爲評估來定義,”他說。 “這種模式雖然高度簡化,但可能有助於制定針對性治療,而這種治療可能更有效。”

  研究人員用於評估25項已發表研究的腦萎縮方法,稱爲共定位 - 可能性評估(CLE),由喬治城神經學副教授Peter E. Turkeltaub博士開發,他是該研究的合着者。

  研究人員發現,額葉區域(包括前扣帶皮層或ACC)是HIV +成人中最常受影響的大腦區域,而尾狀/紋狀體的神經損傷始終與神經認知障礙有關。

  這些結果表明,在腦萎縮的情況下,HAND的兩個階段模型,額葉/ACC階段與艾滋病毒疾病和其他可能的合併症有關。尾狀/紋狀體階段與神經認知障礙有關。“這兩個領域可能在HAND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Jiang說。

  “我們的理論和其他人認爲,額葉/ ACC區域損傷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其中重要的是包括對多巴胺能區域的損害,”他說。 “此外,我們認爲尾狀核可能是大腦中關鍵的HIV儲存庫之一。“

  “這種模式是有限的,但我們相信,它在HAND臨牀診斷,管理,治療和未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Jiang說,“對未來的研究來說,明確測試模型的預測將是一個極大的興趣。“

  文章來源

  Novel brain map tracks early brain atrophy from HIV infection

  版權聲明

  本文系HIVnews公衆平臺編譯文章,僅供參考,不代表HIVnews平臺的觀點,請使用“分享圖文”分享本文,未獲得作者授權禁止一切轉載行爲,轉載請聯繫公衆平臺獲取授權,如有發現擅自轉載,一律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