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喫過代餐。我們在某寶一搜,就會看見諸如魔芋麪條、蒟蒻果凍以及各種莫名糊狀物的減肥代餐。

許多人就像發現了減肥新大陸般囤來一箱天天喫,體重倒是的確見降,但也會發現,即使每頓代餐喫的都飽飽的,但餓的也越來越快,食慾也莫名的大了。最要命的是,好不容易瘦了還反彈。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樣反常的感受呢?今天我們就來叨叨~

代餐減肥,原理大不同

在這之前,先引入一個營養學概念——營養密度

營養密度:能量與營養素的含量,是指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爲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濃度。

對於一個食物,通常應該從兩個維度評價:熱量和營養。

所謂的“營養密度”就是這兩個維度的相對關係,即在同等熱量的情況下,營養越高,那“營養密度”就越大。

但是,有些“減肥腦”就會只看熱量不看營養....而有些“養生腦”,又會只看營養不看熱量....

只喫代餐,就是“減肥腦”常犯的錯。因爲這類食物往往都熱量很低,所以立馬就成爲了減肥首選~不過熱量低的背後往往是付出代價的。如果一樣食物熱量很低,那它的營養可能也不會多充分。(都瘦到80斤了還能指望胸大麼?)

以下我們解說兩種常見的代餐類型——

1.飽腹型代餐

這類代餐往往都是熱量低兼具營養密度也低的,屬於低能量低碳水低脂肪的食物,比如魔芋、烏冬面、蒟蒻等。

它們最出衆的就是膳食纖維含量高。由於膳食纖維進入在消化系統中後有吸收水份的作用,所以會增加腸道及胃內的食物體積,以此達到飽腹感。尤其是魔芋,它含有魔芋葡甘聚糖,這是一種難以消化的高分子化合物,吸收水份後體積可膨脹至原來的80-100倍,飽腹效果拔羣。

由於它熱量很低,所以維生素、礦物質、必須脂肪酸等營養素很匱乏。

這類代餐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便宜。價格在20元—80元,所以也是比較普遍的代餐食物。

2.營養型代餐

這類代餐可就魚龍混雜五花八門了,它有代餐粉、代餐棒等很多形式,往往原料都是穀類、藻類、菌類、果蔬類等混合成分,且額外減少了脂肪和碳水化臺物的含量以降低熱量。這類代餐粉就同時含有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不過目前市面上還是少有營養密度較高的代餐粉。

這類代餐的另一個特點:貴。如果是五穀雜糧粉類型的或許還好說,但有不少國外牌子的代餐粉就價格高昂了,價格從50—1000不等。

基本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會有一個賣不知名減肥餅乾、減肥果凍、減肥果蔬粉的微商吧....

這類代餐價格如果超過了200,也是建議大家不要買了。就算你把配料表所有原材料買回來也不會超過200吧,何況很多水果蔬菜被烘乾打磨成了粉之後,許多最有價值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B1都已經流失掉了。

正如開頭的營養密度所說,想要營養豐富,熱量就不能太低。營養型代餐也不例外。

舉個例子,如果你還真有本事找到了這種大咖型代餐(就不給鏈接)——

來看看這熱量也有多高(不好意思比較糊,偷拍來的請見諒)——

而且無論配料表中有多少營養食材,你思考一下每一餐你只能喫多少g的粉就能明白其實還是沒法攝入夠每天人體所需的營養素。(3~4勺,喂鳥呢?)

所謂有營養的代餐粉熱量高不能多喫,沒營養的代餐粉熱量低喫了空虛。

怎麼喫代餐纔會餓得慌?

許多人買代餐都是爲了減肥吧,而各種不良商家爲了促進銷量就會建議你一日三餐只喫代餐粉,不管是什麼代餐粉一旦完全取代日常飲食達到了極低熱量攝入,自然會瘦得很快。

如果是長期只食用代餐(三個月以上),熱量攝入得不到需求,自然就會出現乏力、頭暈、精神不振等症狀,長期如此會營養不良,女性甚至會出現閉經等情況,還會餓的頭暈眼花。

而且每天只喫代餐,不會嘴饞麼?心理性飢餓可也是很折磨人的噢。

就算最後你減肥成功,一旦你恢復飲食立馬又反彈回去了。這也正中商家下懷,爲了讓你無限回購,他就會引導你繼續喫餓反彈買。

代餐的本質並不是說“代一日三餐”,而是最好“代一餐”或“代主食”用。並不是說喫了代餐粉,其他事物就都不用喫了。

我全文都在強調一個營養與熱量的關係。代餐代來代去,其實就是在用低熱量代低營養,用高營養代低攝入,飽腹型代餐靠低熱量減肥,營養型代餐靠低攝入減肥。但爲了減肥,橫豎都要砍營養幾刀。

世界上最好的“代餐”,就是天然食物,營養密度高又熱量低,比起用代餐截斷了全盤飲食,用土豆代米飯、水果代飲料,蔬菜代蔬果乾,纔是正確的營養食用指南。

但最重要的,還是代餐難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