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初生牛犢掀翻前世界第一,必然引起轟動稱為大冷門;其次這隻太極虎確實實力已過硬、軟實力信心方面正爆棚;第三,德約肘傷困擾。

當然賽後德約像很多巨星級球員一樣,沒有將失利推給肘傷,客觀誇讚了一番鄭泫。

大滿貫賽場中央球場挑戰前球王、澳網六冠王,機會擺在眼前時你必須有實力且準備好,抓住她,機會錯過了對挑戰者來說就不叫機會。機會是千載難逢的,很多新秀有過這種機會,錯過的話可能又要沉寂一兩年。

一個重要原因是,鄭泫上一輪淘汰的是領銜簽表3/4區的最大種子薩沙茲維列夫。這個小茲這兩年已被很多專家和球迷公認為是未來的世界第一,2017賽季斬獲了兩個大師賽冠軍,讓無數90後心服口服。只是大滿貫一直沒能打進8強。去年小茲請了前世界第一、法網冠軍費雷羅當教練,意圖很明顯,早日在大滿貫賽場突破。結果鄭泫可以說爆了個冷門,鑒於小茲和德約的地位差距,所以引發漣漪不夠,但對小鄭來說自信心有了新的升華。

網球作為個人運動,在每分出手瞬間的信心決定了你的回球質量。無論你是19個大滿貫冠軍的費德勒,還是排名100開外的挑戰賽常客,出手信心都至關重要。

鄭泫 去年年底在ATP米蘭新生力量總決賽以最後一名入選者一舉奪冠,收穫了不少的信心。跟德約這場,整場比賽用德約賽後的話說,對手在底線就像一堵牆一樣,德約很難打出WINNER,要知道銅牆鐵壁可是德約的本色。(鄭泫本來就是德約的粉絲,兒時訓練時經常模仿德約的擊球套路。)

具體到韓國小子目前進化到什麼層次,除了發球偶爾不穩定、網前不夠老辣外,底線幾乎沒有漏洞,能夠在瞬間完成攻防轉換,像女版克里斯特爾斯。他的大粗腿決定了他像張德培一樣跑不死,1米88的身高對亞洲男子來說很不錯,正手移動中有轟出斜線反攻球和直線制勝分的能開,雙反是他最在底線穩定的技術環節,雙反能夠從容把握相持球的節奏並突然加力進攻。

德約為了減輕肘部疼痛壓力,多次隨球上網,甚至幾次在網前攔網建立優勢下,被鄭泫防守中打出斜線過網急墜球無情穿越。

最後必須說一下鄭泫能爆冷德約的另一個原因:整場比賽超乎21年齡的冷靜、專註,即使出現難免的失誤,也沒有丁點兒情緒波動。這就有些可怕了,情緒管理能力是一個新星的看漲空間有多大的重要指標。

8進4小黑馬鄭泫將迎來好籤運,對手是比他更黑的黑馬,是之前壓根沒打過幾次大滿貫賽事的美國壯漢,個人感覺5盤拼掉處於盲目發力階段的蒂姆已經到了極限,鄭泫應該能順利殺進半決賽,給自己爭取到與費德勒(須先要趟過老對手伯蒂奇這一關)在羅德拉沃挑戰和表演的機會。

鄭泫的故事網上有很多就不多說了,年少時在中國打青少年比賽輸過中國球員,幾年下來發展軌跡完全不同。鄭泫小時候有眼睛疾病,韓國還有一個小將是失聰,都很勵志。其實不光是鄭泫,本屆澳網的兩名韓國新星和兩名日本球員,都給中國男網在敲著警鐘也指引著方向。

體育不分國界,只要是精彩的對決和拼搏的故事,對球迷來說都是正能量。德約這場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肘傷帶來的疼痛和心理壓力做鬥爭,三盤都抗到7的表現值得點贊。


在實力的基礎上,這個韓國人真的是太能跑了,用一段經典的臺詞來形容是這樣的:

「年輕人,他繼承了韓國人光榮的傳統!樸三肺、安貞煥在這一刻靈魂附體!鄭泫一個人,他代表了韓國人悠久的歷史的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

賽後小德在談起這場比賽的失利時特別提到了韓國人的防守:「在後場,他就像是一堵牆,跟兩年前澳網交手他變化很大,現在的他明顯更強壯。」先不說德約自己發揮的怎麼樣,就鄭泫在這場比賽中展示出的打法和鬥志是頂級的,因為從小就將德約科維奇視為自己的偶像,所以鄭泫的打法基本就是在拷貝德約科維奇。但是在體能上,韓國人無疑更加具有優勢,就在賽後的採訪中,鄭泫自己也談到了這一點:「我比他年輕,即便第三盤丟了,再打上兩盤我也不會疲憊。」

當然,良好的體能和不懈的奔跑是一個加持,真正支撐起鄭泫扛起亞洲大旗的還是他的實力。鄭泫的發球質量很高,一發得分率為64%,與小德不相上下。二發得分率鄭泫為46%,比德約的38%還要高出一截。如果鄭泫再利用好自己接近1米9的身高,強化發球威力,無疑會更上一個臺階。此外,韓國人底線技術出色,面對同樣擅長底線進攻的德約,鄭泫幾個長拍回合對決一點不落下風,可以想見這個年輕人的技術和心態有多麼強大。

在鄭泫淘汰了德約科維奇之後,本屆澳網男單3/4區徹底交由非種子選手把持,這也意味著一位大滿貫四強新人將會誕生。與鄭泫爭奪四強席位的是美國人桑德格倫,年初的奧克蘭站中,鄭泫曾擊敗過桑德格倫,不知道本屆澳網韓國人是否能更進一步。


韓國小將鄭泫名不見經傳,2015年,鄭泫成為第二位闖進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韓國選手。鄭泫在2015賽季的排名上升了122名,取得了職業生涯的最高排名——第51名。在美網斬獲了職業生涯首場大滿貫比賽的勝利,此外,鄭泫全年還奪得了4座挑戰賽的冠軍。早在2016年1月,鄭泫就與當時的世界排名第一德約科維奇交戰過,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首輪比賽中,以3-6、2-6、4-6告負。

而這位95後的小將在2018年澳網公開賽1/8決賽的爭奪中擊敗了小德,說爆冷是因為德約科維奇曾經的輝煌以及鄭泫的名不見經傳,但是從破發機會10破6對19破5,制勝分47比36,雙發失誤2比9,鄭泫在絕大多數關鍵數據上佔據優勢,最後的勝利也是實至名歸。從比賽過程來看,小德雖然有時能正常發揮,但在鄭泫縝密的戰術體系面前顯得有心無力,鄭泫的防守幾乎是密不透風,在底線頑強的防守和身體極度的柔韌性,並且在關鍵時刻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一直保持高度的專註,發揮相當的穩定。

雖然傷愈復出的小德只拿到了14號種子,但過去3場比賽,他僅僅在對陣孟菲爾斯時丟掉了一盤,狀態正佳,似乎讓人看到他又重回巔峯時的樣子。但是他一如既往的慢熱,一再送出發球局,第一盤末也是覺得肘傷很不舒服,第一盤丟掉搶七後,塞爾維亞人就申請了醫療暫停,可見肘傷還是十分的影響他,這也是左右比賽的因素之一。第三盤,前12局戰成6比6, 塞爾維亞人沒能頂住壓力,最後鄭泫以7比6、7比5和7比6擊敗了賽會的冠軍德約科維奇。

鄭泫的傑出表現也讓我們看到了日韓網球的崛起,或許與歐美人身體素質不同,但是也一樣可以打出豐富多變得球路,根據自身的優勢以及對手的不足,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及臨場的應變,在關鍵分上能夠穩住,把自己正常的水平發揮出來,也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當地時間24日,在2018年澳網公開賽男單四分之一決賽中,21歲的韓國新星鄭泫以6:4、7:6(5)和6:3橫掃美國選手桑德格倫,打入澳網四強。雖然兩天後,他在半決賽中不敵衛冕冠軍費德勒並因傷退賽,但這次的澳網之旅,鄭泫已經刷新了韓國選手在四大滿貫賽事的最好成績,堪稱本屆比賽的最大冷門。

出生於1996年的鄭泫從2014年轉入職業,次年開始在挑戰賽和希望賽上嶄露頭角,2015年他首次打進大滿貫正賽,但在首輪不敵當時從資格賽突圍的法國好手赫伯特。2016年傷病讓鄭泫短暫離開了賽場一段時間,回歸後他以20勝4負的挑戰賽成績重新把排名拉回了前100。

但他在澳網的表現並非是「橫空出世」。去年在米蘭舉辦的首屆ATP新生代年終總決賽上,鄭泫以全勝的成績奪冠,已經表現出了不俗的實力。今年的澳網賽場,他在第三輪「送蛋」橫掃世界第四、新生代領軍人小茲維列夫,第四輪橫掃德約科維奇,持續著上佳的狀態,「黑馬」一詞已經不足以概括他的實力了。

鄭泫身高1米87,體重87公斤,從先天條件來說,他無論是爆發力還是耐力都達到了其他同齡亞洲選手難以企及的高度。即便和歐美球員相比,鄭泫的身體素質也不落下風。和小德的那場比賽,雖然塞爾維亞人受困於肘部傷勢,身體狀態不如往昔。但鄭泫幾個小時不知疲倦覆蓋全場的奔跑,以及底線端大力擊球調動對手的水平,也著實讓人驚訝。

實際上,鄭泫的比賽風格和德約科維奇有些相似,都是喜歡與對手進行多拍對抗,卓越的身體素質和充沛的體能讓他擁有了出色的奔跑和覆蓋能力,同時也經常能夠打出一些不可思議的擊球。此前接受採訪時鄭泫也透露,「當我還非常年輕的時候,我就會去模仿德約科維奇打球,他一直都是我的偶像。」

不過,鄭泫畢竟年輕,經驗不足和心態不成熟是他目前最大的軟肋。半決賽失利,固然有腳上的水泡磨出血肉的原因,但面對費德勒多變的快速打法,鄭泫明顯準備不足,場上幾乎沒有多拍回合的拉鋸戰,費德勒打著自己的快速網球,高效的拿分加破發,讓鄭泫根本無處發力。

賽後有輿論認為,「本場比賽可以說是鄭泫職業生涯最慘痛的失利。」但是,輸給了5奪澳網冠軍的一代天王,並不是丟人的事。相反,這場失利可以讓鄭泫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來日未必不能一雪前恥。畢竟,就連費德勒都認為這個年輕的對手不一般,「我認為他以後會更上一層樓,肯定會打進世界前10。現在我明白為什麼他能打敗德約和茲維列夫,他會成為一個非常、非常出色的球員。」


前兩年還都說費納時代結束,是德穆的天下,可現在呢?養好傷費納照樣有統治力,有統治力又不能保證每一場都贏,人又不是機器,機器好有壞的時候呢,大牌球員輸一場算個什麼事有什麼說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