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諸葛亮去死後,蜀漢就沒有丞相了?如果指的是丞相本身的職務,那麼早在西漢時期就不設置了,但不代表就沒有類似丞相的職務。丞相一職早在設置之初,就是百官之首,擁有的權力太大了,嚴重威脅君權,所以文帝設置了左右相以分權。到了漢武帝之後一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之前,丞相一職就不設置,取而代之的是「領尚書事」,「錄尚書事」的加官,這就相當於丞相了。

到了蜀漢,繼承的是東漢體制,除了職權,還要加上州領,才有真正的權力。所以,諸葛亮是蜀漢正兒八經的丞相,領了益州牧;蔣琬,費禕「錄尚書事」,職權上屬於丞相,二人都領著益州刺史;比較不同的是尚書令,輔國將軍董允,本傳明確說明了董允是費禕的副手,相當於副丞相。所以,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並稱「蜀漢四相」,在名義上毫無問題。那麼,在事迹上,這「蜀漢四相」實至名歸嗎?我們一個個說。

諸葛亮,劉備稱帝時就被任命為丞相,錄尚書事,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開府,又兼領益州牧,全面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而此時的蜀漢,自夷陵之戰後,元氣大傷,又面臨著內憂外患,幾乎有覆滅的危險。諸葛亮先是和東吳修復關係,和陸遜,諸葛瑾密切聯繫,關係好到諸葛亮甚至可以寫信告訴陸遜,侄子諸葛恪的品行優劣。因此,從此後,蜀漢東吳兩國有重大的人事,軍事變動都會互通有無。至於平定南中,就不說了,重點是諸葛亮對曹魏的五次北伐。很多朋友認為諸葛亮北伐把蜀漢搞得空虛,民不聊生的,其實不然。很簡單,以諸葛亮去世後在蜀漢的地位,民眾的愛戴,甚至在遙遠的秦嶺之外五丈原的百姓,都流傳著「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之說,可見諸葛亮的百姓心中的地位。因此,諸葛亮絕對實至名歸。

蔣琬,諸葛亮重點培養的接班人,諸葛亮去世後,蜀漢一時人心惶惶,只有蔣琬能沉著冷靜的應對,安定了人心。蔣琬掌權時,可以說很好出色繼承了諸葛亮的內政,軍事倚重名將馬忠,王平,對諸葛亮賞識的費禕,董允,姜維都加以重用。但是,蔣琬也不了盲目的追隨諸葛亮的角度,比如北伐路線,蔣琬本打算從漢水襲擊東三郡,但是還沒成行就去世了。蔣琬不但是非百里之才,而且性格寬厚能容人,無愧蜀漢之相。可惜的是,蔣琬兩個兒子,都死在了蜀漢滅亡的亂軍之中。

費禕,先後得到劉備,諸葛亮的器重,劉備讓他教導兒子劉禪,諸葛亮南中歸來,只邀請費禕共乘。而且,費禕的情商極高,當諸葛亮為楊儀和魏延的紛爭頭疼之時,正是費禕做了二人的「潤滑劑」,為諸葛亮排憂解難。到了蔣琬後期,已經逐漸把錄尚書事,益州刺史的職務職務放給費禕。費禕執政時,蜀漢和曹魏的差距越來越大,不過還是成功防禦了曹爽的進攻。在北伐上,費禕壓制著姜維,算是給蜀漢贏得一些休養的時間。只是可惜,費禕後來死在了曹魏降將郭脩的手上。

董允,蜀漢名臣董和之子,曾經和費禕一起進入東宮,教導劉禪。諸葛亮北伐時期,最擔心就是後方後宮出問題,好在朝內有蔣琬,宮裡有董允。劉禪最害怕就是董允,因此,終董允一世,劉禪寵愛的黃皓不過只是個小宦官。蔣琬把權力放給費禕,又安排董允為尚書令,輔佐費禕,本來還要給董允進爵,不過被董允拒絕了。正是董允為人簡樸,威重,禮賢下士,得到了蜀漢上下的認可。因此,董允作為費禕的副手,也無愧於「蜀漢四相」之一。


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

只有諸葛亮千古俊才,被稱世之賢相。但蔣琬、董允、費禕也在諸葛亮逝世後,為蜀漢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雖然後三人並無丞相之職,但有治國之行。

世人都道:

諸葛亮的傳人是天水麒麟兒——姜維。實際上,姜維在後三國時代,只繼承了諸葛亮一部分的軍事才能,而諸葛亮真正的治國之選,另有其人。

蔣琬的一十二年

諸葛亮逝世後,蔣琬最先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

他是劉備從荊州帶來的,以民為本,謙遜高尚,深得諸葛亮賞識。在諸葛亮破釜沉舟,出兵北伐失敗之後,蜀漢國力損耗嚴重,而蔣琬接手後,主張休養生息,成功的遏制住了魏吳,蜀漢的國力漸漸恢復了過來。

可惜蔣琬是個病秧子,諸葛亮去世後12年,蔣琬也追隨諸葛亮駕鶴西去了。

董允的輔助賢能

董允官至尚書令,也一直沒有正經的執政過。但他為人正直,是非分明,因此得到了諸葛亮的隆重推薦,且一直管理宮中事物,因劉禪年幼,免不了受奸人蠱惑,而正是因為董允的存在,保得蜀漢宮中一陣安寧。

董允上可匡扶幼主劉禪,下可管制宦官黃皓,在他活著的時候,黃皓一直懼怕董允,不敢弄權。

費禕最後的璀璨

諸葛亮在表中,給蔣琬留了個接班人,便是費禕。

費禕志慮忠純,賢良廉潔,為蜀漢之發展費盡心血,乃是安邦定國之大才。

蔣琬費禕基本都是掌握軍政大全,一心一意的為蜀漢社稷發展之費心勞力,殫精竭慮,不可謂不賢。

而他們執政的這幾年裡,治國有方,統兵得效,也令黃皓不敢動分毫干政的念頭。

三個人的努力,也是為蜀漢自諸葛亮逝去,延續了最後一點星光。

所以後世,以蔣琬,董允,費禕續諸葛亮之榮光,並稱蜀漢四相。


我這邊一一羅列一下吧。

蔣琬:零陵湘鄉(今湖南省湘鄉縣)人。是蜀漢時期的大將軍,大司馬。他主要的功績是採取閉關息民政策,使當時的蜀漢國力再次得到加強,並且提出了從水路進攻魏國的計劃,可惜的是並沒有被採納。

董允:瀘縣嘉明鎮人,官至中郎將,為費禕的副手。他的功績主要負責在宮中匡扶劉禪,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在保持蜀漢後方的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費禕:荊州江夏鄳縣(今湖北孝感)人,為蜀漢重臣,深得諸葛亮的器重,曾經出使東吳,與孫權和東吳官臣辭鋒論難,而不失下風,頗有當年諸葛亮舌戰群儒之才。他在位期間,蜀漢執行了修生養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也為蜀漢與東吳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緩和。


實際是三國迷的肚造八卦經,那來四相與政跡,如真能如此,何耒領先滅國。純屬子乎哉也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