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翠红

编辑:报报

图源网络和视频截图

最近播出的好几部剧都引起了极大的话题讨论度。

但我没见过一部剧能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又仿佛剧中人物就在身边。

更何况还是一部讲家长里短的家庭剧。

这部刚播出几天的《都挺好》,做到了。

这部剧名叫《都挺好》,解读起来就是里面的人都不怎么好。

愚孝且碌碌无为的大儿子、妈宝还啃老的二儿子、自私任性小气的老父亲、强势还重男轻女的老母亲、有能力却封闭自己的三女儿……

苏家每个人好像过得都挺好,表面上风光无限,但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

有人说是“重男轻女”、是“自私自利”、是“原生家庭”造成了故事里的所有悲剧,而这些悲剧戳中了人心。

但其实,是这些角色都有病!

《都挺好》的剧情展开时,母亲陈瑾已经去世,苏家一家人病态关系却是以消失了的母亲为核心展开。

母亲陈瑾这个角色只活在各个人物的回忆里,但些许片段却已将这个人物勾勒得非常明显。

大儿子想考去美国,考了两年,陈瑾可以为了大儿子的前途卖掉家里一间屋子接济他。二儿子结婚要买房,陈瑾再卖一间房给他买房。二儿子不学无术想要出去旅游,二话不说就给钱;二儿子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陈瑾为其花钱找关系没有一句怨言……

但对最小的女儿明玉,陈瑾一句台词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

所以可以为了儿子的前途卖掉女儿的房间;可以为了儿子让马上就要高考的明玉替哥哥洗衣服;可以无视女儿优异的成绩而逼她放弃考清华的梦想,让其念免费的师范生……更可以一言不合扇女儿耳光。

正是这样一个强势的角色,她的离去,这个表面和平的家庭深藏的所有病都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他的老伴——苏大强。

与一般家庭里老人失去伴侣强忍悲痛料理后事不同,大儿子明哲刚赶回来,父亲苏大强就倒伏在明哲大腿上,叨叨着老宅不能住,二儿子明成的家也不能住,因为这两家到处是老伴儿的影子。

倒伏在儿子腿上这个镜头揭出了藏在暗里苏家关系的各种倒错:名义夫妻实则是代理母亲与儿子,而且父子关系也颠倒了。

苏大强和陈瑾的伴侣关系中,陈瑾是苏大强的“代理母亲”。

作为丈夫,他是懦弱无能的,在家里大小事由陈瑾说了算,陈瑾不断贴补二儿子明成一家,去世时家中存款只剩五万。

苏大强没有“话事权”,他把自己的位置也摆在陈瑾儿子的位置上,去计较老伴儿给了明成多少钱,每一笔都记账。

观众看到苏大强记账这里会觉得到处透着别扭,原因就在于此,这不是父亲对儿子的方式,倒像是两个争宠的儿子乃至情人的相处方式。

他也把账目告诉女儿明玉了。但对明玉说的话却是:你要是为这点钱和你爸打官司,我就不活了。

可在明玉成长过程中,受到母亲不公平对待,需要他帮着说话时,他顶多悄悄地想夹只鸡腿给女儿,最后还怂怂地放下。

第一集里,陈瑾给两个儿子夹鸡腿,苏大强默默地准备给明玉也夹一个,但看到明玉脸色不佳又默默放回去了。

苏大强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没能负起父亲的责任,也从未为明玉争取过她在家中应得的关爱和地位。

苏大强和家中所有人的关系都是处于“儿子”的位置,他和子女的关系也是倒错的:他是明哲、明成、明玉的父亲,却要求儿子和女儿把他当成未成年的儿子照顾。

苏大强在陈瑾心梗时不打电话给120,反而让人擡着去打出租;陈瑾过世后,不打电话给最近的二儿子和女儿,反而打电话给远在美国的大儿子,然后什么也说不清只会哭。

外卖不好吃要找明成;洗澡要儿子、儿媳妇劝;偷吃鸭脖子导致腹泻,挂水时非得让儿子打电话给兄弟姐妹;明成做好了饭他挑三拣四故意不吃……这些行为更像是学龄前儿童的行为。

儿子儿媳要上班,给他点外卖后他吃不惯,给大儿子打电话时阴阳怪气

在二儿子(苏明成)家住着,结果引了一只流浪狗回家,还把家里弄得一团乱。二儿媳特别怕狗,就让明成给弄出去,明成和狗对话,他又在一边阴阳怪气地说是在嘲讽他。

好多天不洗澡,身上有味,明成让他洗澡,他就说是嫌弃他,要走。

苏大强原本给陈瑾当儿子惯了,现在继续给子女当“儿子”,又加上老伴去世可能导致心理退行,行为更加幼稚化。

如今老伴不在,子女全成了他的“父母”,嫌明成的车不好,他坐明玉的车;嫌明成夫妇照顾得不好、房子不大,要到美国住大儿子明哲的房子。

要子女争着宠自己,说到底,还是爱的匮乏导致心理、行为幼稚,像个爱的黑洞一样无休止地哭闹着要子女的爱。

在新的预告中,苏大强以为自己要去美国了,约老友们一起吃饭,喝醉后炫耀自己的子女们。

苏家是中国社会常见一种家庭形态,母亲强势当家作主,父亲失位、父爱缺席。

在这样的家庭里,母亲往往把心血倾注到子女身上(特别是儿子),反而在精神上由儿子顶在丈夫的位置上。

苏家顶位的是二儿子。但二儿子最无能,光会耍嘴皮子啃老,其实二儿子明成最像父亲,没有能力承担起家庭重担。

家庭里闹矛盾时,苏大强就躲一边,选择视而不见。

我们不妨做个猜测,陈瑾生前对丈夫不满,假如她离婚了又再婚,找的男人估计还是个无能的——从她挑选二儿子作为最喜欢的子女里已经反映出,她在无限度为丈夫、儿子付出中才能获得存在感,丈夫和儿子的无能成就了她活着的价值。

当今中国社会许多女性一边骂妈宝男,一边不由自主跳进妈宝男的婚姻中,大多由于习惯了原生家庭中强母弱父的形态。

除了无限度为丈夫、子女付出外,没有学会新的平等付出的家庭关系模式,也没有意识到存在价值可以经由自我实现来证明。

剧中倒错的人物关系。制图:新京报 倪萍

在父母病态、倒错关系的影响下,苏家三个子女在自身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的处理上都出了问题。

首先明哲(大儿子)、明成、明玉的情绪几乎都是“裸奔”的,缺少调节能力,又常常把未经处理的情绪直接抖给关系中的另一方,试图让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情绪。

明哲回家奔丧,下飞机后明玉未能如他所想给予抚慰性拥抱,而是因工作而电话不断,他马上来了情绪,给明玉甩脸色。

明玉和二哥明成有矛盾,二嫂朱丽与她素不相识,她分不清情绪指向对象(二哥),面对二嫂友好建立关系的企图,也甩了脸色。

第一次见二嫂,面对二嫂给自己手磨咖啡示好时,明玉全程无表情。当二嫂说:毕竟咱们是一家人,以后多走动、多联系时,明玉只回:咖啡不错。

苏大强腹泻住院,明哲不停地责备明成照顾不周,却对明成夫妇对父亲的付出视若未见。

明玉因工作临时坐飞机去外地,电话联系不上时,明哲打通电话后也只是责怪她不陪苏大强。

相映成趣,两个儿媳妇也各有各的扭曲。

大儿媳吴非在婆婆去世的消息传来后,焦虑丈夫回国奔丧会导致失业。在明哲沉浸于失去母亲的哀痛时,她没有看护好自己的情绪,反而把失业、房贷的焦虑直接抛给丈夫,给他增添压力。然后丈夫失业、不管孩子,还不经同意把公公带到美国来。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对年纪小了二、三十岁的苏大强和陈瑾生活在另一个时空间。吴非不是苏家的孩子,却狂奔在走向陈瑾的路上。

二儿子明成靠着嘴甜在母亲家里混好日子。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些矛盾,有时候对甲甜就是对乙苦,明成在父亲面前说“天下女人多的是,爸只有一个”,转过头又给老婆朱丽赔不是。

他和朱丽怎么能走到一块儿呢?处事方法太一致了。

朱丽在人前特给丈夫面子,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就对着明成凶。

每个人对自己、对这个世界都有幅画像,明成和朱丽的画像都是“人面前不能说实话”。

朱丽和明成闹矛盾回了娘家,父母看出了她心情不好,她百般遮掩。

她在哪里都是假人,就丈夫跟前是能发脾气的真人,再没用、再烦人,两个假面人在“人格面具”这方面有共识,很快就能和好。

在网上获得好评最多的就是苏明玉,因为从小受尽不公平对待,她没有像樊胜美那样一边自己受苦一边被原生家庭吸血。她与家里断了联系,总是一眼看穿自己父亲和哥哥心里的想法并冷酷地揭穿。

她努力把自己从苏家摘出来,但又因心软会默默付出:带苏大强买很多很贵的新衣服;心疼父母的存款被明成吸血而和明成吵架;得知苏大强生病偷偷订高级餐食送给他吃……

网上关于她的讨论多是赞扬,并称她是全剧最正常的人。

确实,明玉距离家庭核心最遥远,在家庭病人中,她的“家庭病”最轻,没有弄个无能的丈夫回来养着。

她主要问题除了和哥哥们一样情绪管控不良之外,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母亲长期忽视,她在工作上极度渴望被看见。

在请求洪总原谅的过程中,她不惜等到深夜的坚持,源自于童年创伤,一个家庭里最缺关注的那个孩子,如果没有人格萎缩在墙角里,要强的性格往往会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特别耀眼的那个。

因为在潜意识中,他们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优秀让母亲关注自己,爱自己。

在陈瑾葬礼上和二哥吵架,明玉开车离开后,却难过烦躁的解不开袖章。

为了一桩生意要请求洪总原谅,明玉飞到成都在洪总公司连喝多天免费咖啡、办公,好不容易见到面后,逼自己吃吃不了的火锅、喝一大杯白酒……只为了弥补之前自己工作上的失误。

明玉的情绪问题与哥哥们还有些不同。成长过程中父亲回避责任、失位,母亲忽视、不公,痛苦和愤怒的感受过于强烈,为了不让自己被撕裂,她选择了情感隔离。

她接明哲回家奔丧,车上微笑着谈论墓地、葬礼。明哲说她“像在说别人家的事儿”,她确实是在说“别人”的事儿,她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隔离起来了——爱与恨都太强烈,在隔离恨与痛的时候,把爱也隔离了,所以她一再地“微笑,保持微笑”。

工作上一次次迎接孙副总的刁难时,她还是淡定、微笑——这是她所熟悉的生活模式,以前母亲、二哥经常这么对她(伤害她的利益),微笑着打败他们就好了。

面对同事刁难,明玉微笑

面对洪总的嘲讽,明玉微笑

父亲失位,明玉就给自己找了个象征性的父亲:老蒙。

老板、师傅都是父性权威的象征,老蒙又是懂得赏识明玉的伯乐,明玉的理想父亲形象在老蒙身上完美体现。

你认为与病态家庭断绝来往就能获得心理问题的豁免权吗?

这种想法很符合现下“快意恩仇”的爽剧心态,然而明玉告诉你不行,创伤就是创伤。

从目前的内容来看,这个苏家每个人都有病,各种各样的病。

要从病态中真正走出,得从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成为这样的来着手,理清与父母的关系。

要获得完全的自由,得和过去和解。

是接受,不是忍耐;是和解,不是忍让。

最后安利一发我们公号的粉丝群噢~群里会不定时发放福利!还能有更多其他功能:

1.吐槽和调戏报报及编辑部

2.说出你想看的爱豆,及想要的爱豆福利,我们会尽量满足

3.第一时间得到下一次“福利”的信息,成为人生赢家

4.当然,终极是,希望大家在群里一起快乐追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