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入學季,準幼兒園的寶爸寶媽們,是否正焦頭爛額,不知從何下手呢?

別急,幼兒園一線教師,將為您總結出實用的《入園準備寶典》,拿走不謝。

《入園寶典》目錄

一、物質準備

二、精神準備

三、能力準備

三篇內容將分開講述。本章主要講述精神準備。

六月份遞交了入園申請並獲批後,玥玥入園的事塵埃落定。玥玥奶奶卻突然性情大變:一會兒情緒低落,說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一會兒暴跳如雷,覺得兒子兒媳都不喜歡自己…..

玥玥爸媽百思不得其解:老太太不是一直想回老家休養,孩子入園,她正好回家,為什麼不高興?

齊齊媽媽已經連續幾天失眠,每天頂著熊貓眼上班。一邊無精打採的工作,一邊想著如何培養孩子以便順利入園。可是回到家,看見孩子只想著玩玩玩,又忍不住訓斥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還什麼都不會,可怎麼辦?」

樂樂最近有些緊張:爺爺奶奶總說要回老家,以後見不著了;爸爸媽媽緊張兮兮的,整天教自己這個那個。

樂樂知道,自己要上幼兒園了,雖然大家都說幼兒園好,去了幼兒園有新玩具、新朋友,還能變得很厲害,但是家人給他的感覺卻很不好。

幼兒園是不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我們在談入園準備的時候,都會談到如何幫孩子建立起對幼兒園的積極印象:帶孩子去參觀幼兒園、給孩子講述幼兒園新奇的玩具、描繪幼兒園裡的歡樂場景,可是卻忽略了對幼兒影響最大的人的心理建設:父母和祖輩。

孩子受發展制約,並不能獨立判斷,只能從成人的反應來猜測。當整個家庭緊張兮兮的,大家普遍陷入了緊張、焦慮,孩子會疑惑:「上幼兒是件很嚴重、很可怕的事情嗎?」

所以,入園的精神準備,首先應該給父母和祖輩做:達成共識——入園是件平常的事,就像旅行、串門一樣,沒什麼可緊張的。

對於祖輩來說,提前安排好他們的「退休」生活,並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知道,即使孩子入園了,他們依然是最親近的人。

對於父母來說,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擁有極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很快在新環境中找到樂趣。

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

1.不要拿幼兒園和老師嚇唬孩子,如「你還不好好喫飯,到了幼兒園小朋友都笑你」,「這麼不聽話,看老師怎麼收拾你」等。孩子還沒入園呢,就被幼兒園給嚇唬住了,怎麼能建立對幼兒園的積極情感?

2.不要用玩具來吸引孩子。很多家長喜歡說:「幼兒園有漂亮的大滑梯,只要你去了,天天都能玩」,「幼兒園玩具可多了,你可以玩個夠」。等孩子真到了幼兒園,發現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玩,心裡的失落和沮喪會讓孩子更不想去幼兒園。

3.建立對幼兒園積極的情感。引導孩子幼兒園是一個交新朋友,學本領,讓孩子變成厲害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地方,激發孩子內在的入園動力。

入園的精神準備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需要一定的原則和方法

但是,作為一個長期被當做大灰狼嚇唬小朋友的小仙女,我想說:「我寧可你什麼都別做,也千萬別拿老師嚇唬孩子」!

不嚇唬,就是最好的入園準備!

想了解更多入園準備內容,請關注本專欄:

入園準備知多少(精神準備)

入園準備知多少(能力準備 )


作者簡介:丁老師,一個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一線教師,現供職於北京某市級示範園。致力於研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特點,傳播科學教育觀,守護孩子的快樂童年。 個人微信公眾號:跟幼兒園老師學育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