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的話,我會選擇安迪。可是,我現在我會選擇《當幸福來敲門》的男主角。

因為,我覺得我現在的處境和威爾的處境是一樣的,30歲,無車,無房,無存款。生活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灘死水,現在的我高不成低不就,賺的錢也就剛剛夠養活自己。而且最要命的就是遇到了一羣互相瞧不起的同事。拿著跟我一樣的工資,但是覺得自己不是普通員工的命,應該做老闆。

在電影中,男主角經歷失業,妻子離家出走,自己和兒子住在公共廁所裏,這些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或許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場羞辱。而我也是通過8年的時間,才明白了不能再玩下去了,而且,當你到達這個年齡,你會發現有些事情,你真的感到很無助,比如,有不錯的工作,但是自己的能力不夠。比如,有自己喜歡的人卻感到無力。

但是,男主角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努力地找尋工作,努力地學習知識,在工作中比任何人都要努力。為了更加快速地融入公司,他可以在上班時間不喝一杯水,盡量減少上廁所的時間。也因為他懂得一分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所以,他和他的兒子有過上了好的生活。因為自暴自棄,是沒有人可以幫你的。你放棄了一次,你就輸了。


我會選阿甘。阿甘的經歷,在普通人看來是非常艱難的,卻又是富有傳奇的。

首先就是阿甘的情感經歷。

先後被女友拋棄數次,換做一般男的不看別的,光這一點就直接瘋掉了吧。

米佳和女友大學相戀,畢業後一個留在城市,一個回到了農村,期間米佳只被女友拋棄了一次就被氣的開槍自殺,相比於阿甘,不知道他有多幸運。阿甘給女友送巧克力時,撞見女友的姦情,當面就被無情拋棄了一次。後來去參加越戰之前去舞廳找珍妮,又被拋棄一次。

好在戰役立功,為國爭光,受到總統的接見,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了,不好意思,再次被拋棄,說實話看到那裡,小編都覺得阿甘會不會被女友拋棄到懷疑人生了。但是,內心強大的阿甘抖擻精神,再次站了起來,雖然後面兩人在小鎮相遇後女主再次對阿甘不辭而別,但到最後,女主終於被阿甘所打動,告訴他這個孩子是你的,阿甘終於贏得了愛情。

再者,阿甘的出身就是一部奮鬥史。

阿甘長期智商都不在線,經常被同伴嘲笑為低能兒,不被人當作一個普通人來看待。到職場上也出盡了笑話,但是他始終堅持自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最後收到了戰友丹中尉的誓死相隨,這種命運如果強加給一般人,估計活不過一集,阿甘以堅強的毅力戰勝了他的殘疾,宛如教科書的操作讓人難以置信,同樣是贏得了光輝的人生。

這便是阿甘的經歷,我們要是經歷了這般風雨,估計誰也沒得怕了吧。


我選擇幸福敲門的克里斯,因為他跟相當多當下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相似,很接近平常的生活。

比如我,兩個孩子,父母岳父母都健在,身體都還不錯,手裡有點存款,不多,但是感覺自己一點不能鬆懈,每天早走晚歸,希望能多掙點本錢,為孩子為將來。

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沒有地方住,躲在廁所裏頂著門,還沒成家的時候,自己在外地打工,一個月平均一天只有三塊錢,那種日子真的是太虐心,就跟範德彪落魄時差不多,只能自己咬牙堅持,告訴自己不能輸!

其他兩部一個說對自己要有希望,一個說傻人有傻福,堅持 單純,並沒有引起太多共鳴的東西。

所以相比較而言,敲門這個更真實,更勵志!


阿甘吧,阿甘身上有我很欣賞的特質

堅韌,執著這恰恰也是我自己缺少的東西,我是一個很三分鐘熱度的人,所以沒什麼事情讓我堅持很久,所以也是庸庸碌碌沒什麼成就,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有韌性,執著的人。阿甘他就是這樣,或許在別人看來他有一點木訥,做什麼都是一頭衝下去,但是我覺得就現在的我們來說,很多人都是缺乏這一股衝勁兒的。做什麼容易畏首畏尾的,少了那麼一股執著。

雖然說阿甘的生活也是各種曲折,感情經歷不順,看起來不太聰明的亞子。但是他就是憑藉著堅持,最後也是收穫了很多。我一直堅信,有付出就有回報,就像阿甘,人的一生堅持去做每一件你認為對的事情,總是沒有錯的。


這3部電影,分別代表了人生三種狀態:

《當幸福來敲門》——貧窮;

《阿甘正傳》——先天弱智;

《肖申克的救贖》——困境。

如果非要選一種人生,我會選《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的安迪。

影片故事裡,最後,主人公們的結局都是好的:貧窮的黑人推銷員,經過努力,最後成為一名出色的證券經紀人,還開了自己的公司;先天弱智的阿甘,自強不息,一生不停止奔跑,在奇遇中收穫愛情家庭事業;銀行職員安迪,因誣陷,被判終身監禁,靠智慧和才華擺脫困境,重獲自由。

故事裡,三種人生狀態,共有同一種精神: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深夜,也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不放棄對未來的期待。

黑人推銷員,工作好久都談不下單面臨失業、老婆鬧離婚、付不起房租、兒子要照顧要上學……一堆破事兒糾纏著他,要換一般人,早就焦頭爛額、要跳河自殺了吧?他卻坐在計程車上,還有心情幫人擺魔方!哥們兒,你正受苦呢!玩魔方能救你嗎?

事實證明,還真能!對方正好是個股票人力資源經理,給了他一個實習機會。就差一個機會的黑人推銷員,於是,努力學習,叩響了幸福的大門。

阿甘,智商只有75,差點都不能與人正常交流,但他不懼別人的白眼,專註在自己的愛好上,一步步沖向學業、事業: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還跟肯尼迪總統握了手。

雖說這樣的人生經歷,有點傳奇,但在日常生活中,專註於一件事,把他做出花兒來,確實是會發生奇蹟的。

安迪,天資不差,智商和學識甚至高於一般人,也不貧窮,在銀行工作的起碼知道怎麼掙錢,但他遇到的,是更高一級的困境——蹲監獄。

這個困難就大多了。他如果出不去,將一輩子困在圍牆內,行屍走肉、坐井觀天一生。

我為什麼選擇安迪,因為他面臨的挑戰最大,要克服的困難太多。他不像貧窮和天生弱智,後者起碼,還能看看這個世界。

人生一世,不就是為了來這個世上看看嘛!只不過有的人,是穿金戴銀、喫香喝辣地看,是天生慧智地看,而有的人,是衣衫襤褸地看,是懵懵懂懂地看,但總歸,都能看到就是了。但要在監獄裡,什麼都看不了,跟死去沒什麼區別了。

當得知你被監禁終身,你會怎麼想?一輩子呆在監獄裡,你會怎麼辦?

如果是我,我希望會像安迪一樣,不放棄信念,不放過任何一次追求自由的機會。在必要時懂得喫苦和忍辱,挺住,然後審時度勢,發揮自己的智商和才華,跟壞人鬥智鬥勇,最後,走出高牆。

這樣的人生,不要太精彩!


回答這道題之前,我只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為了回答這道題,特地把另外兩部電影也找來看了。看完之後覺得這三部電影都很勵志,片中的男主都不是一般人,隨便成為哪一個,都可以擁有不會失敗的人生。因為他們的內心都很強大,強大到足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駕馭生活,而不是像芸芸眾生,無奈地被生活牽著鼻子走。

但如果一定只能挑一個的話,我還是選擇《肖申克的救贖》裏的安迪。

安迪和另兩部影片裏的男主所共有的那些特質,堅毅、執著、忠於自己、再困難也不放棄等等,就不用多說了。這裡主要說一說安迪和另兩位男主不同的地方。

1.安迪遭遇的命運極度不公,是一般人無法體驗的。

安迪本來是一位年輕銀行家,妥妥的精英階層。然而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先是發現妻子出軌,接著自己被誣為殺人犯,判處終身監禁,被投入令人聞風喪膽的肖申克監獄。

從西裝革履的精英階層,一夕之間跌落渣滓雲集的監獄,那是什麼感受?而且是無辜蒙冤,而且是終身監禁,心理上的憤懣、精神上的絕望,如何排解?

換成一般人,就算意志再堅強,面對這飛來橫禍,至少也會有一段時間的不知所措和歇斯底里才能慢慢冷靜下來吧。影片中,安迪入獄的第一天,被責令眾目睽睽之下全身脫光,被高壓水槍噴射清潔,這種宛如對待牲畜一般的做法,對監獄老油條來說再正常不過,對於安迪這樣的社會精英怕是一種無法忍受的侮辱吧?難怪老犯人打賭他會哭。

但安迪沒有,甚至後來他被獄霸欺凌,被變態的「三姐妹」侮辱,他都沒有表現出一般人幾乎鐵定會有的崩潰。事實上安迪從一開始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冷靜和淡定,所以才能在最短時間內令瑞德這樣的老犯人刮目相看。監獄其實是弱肉強食表現得赤裸裸的地方,然而那些監犯的眼光也是最凌厲的,安迪正是憑藉和「小白臉」的外貌極不相稱的硬核氣質,才為自己贏得一定程度的安全空間。

這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

對比之下,《當幸福來敲門》的克里斯,或者《阿甘正傳》裏的阿甘,遭遇的困難頂多算生活磨難,而不是像安迪這樣的命運不公。

其中,克里斯的情況算是最具有普遍性的。不管怎麼說,影片中的他至少沒有遭受什麼精神折磨,最多也就是妻子在困難時離他而去吧,但他還可以和妻子爭執,兒子也是他自己堅持要帶,而不是妻子扔給他的。實習期雖然表面上不受重用,但也沒有遭遇什麼排擠或者黑幕。總之,他遇到的困難都是可以預期的,總體上也還是在他計劃之內的,是他自己的主動選擇,這和安迪所處的黑暗環境有著質的不同。

阿甘的情況可能比克里斯複雜一些。因為他天生的身體缺陷,難免會長期被人譏笑,也難免長期處於沒有特定人生目標,彷彿渾渾噩噩混日子的狀態。然而,正因為他腦子不靈光,他反而不在乎世俗的標準和議論,反而可以專註於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並且憑藉一根筋似的堅持獲得成功。他的成功固然也很勵志,因為事實上他也喫了不少苦,但是正所謂「傻人有傻福」,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並不會覺得有多苦。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他在精神上也沒有遇到什麼折磨。

而安迪承受的精神磨難,可以說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我估計大部分人遇到這種命運,不是死就是瘋吧,或者像其他犯人一樣,自我麻醉,最後變成離開監獄反而活不下去的被體制化的人。

而安迪在這種境況下,依然能夠逃出生天,尋回自由,這種境界和能力,個人覺得比克里斯和阿甘要更高出一籌。

2.安迪幾乎全憑一己之力完成不可能的救贖。

正如上面所說,克里斯和阿甘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但在影片中,其實沒有什麼人真正為難他們,相反,他們還比較幸運地得到了一些關鍵的幫助。

克里斯妻子出走,但是臨走前還是盡量幫他帶孩子;房東攆他,也是在事前有過警示的情況下;幼兒園的老阿姨雖然懟他,但也沒有刁難他;政府從他的賬戶扣錢,說實話他知道自己的負債情況,又因此被拘留過,留過賬戶資料,對此應當早有認識;甚至包括那個欠他錢的朋友,因為幫他搬家而自認為已經抵消欠款,聽起來也不算無賴,畢竟只是14美元而已……至於實習期他好幾次被上司要求做雜事而耽誤了業務,但人家也不是有心的啊,而且後來他也都把能拉的業務都拉回來了。

說實話,最後上司還他5美元的那一幕,我都覺得陽光得有點過分:克里斯其實還是遇到了好些貴人啊!人家只不過沒有出手救濟他而已,反正也不知道他過得如此落魄。但只要他主動開口,那些金融精英們哪個不是友善對他?當然克里斯自己足夠努力,但在影片中,他的努力基本上都有回報,包括幾次被人拿走的醫療儀器都能拿回來,可以說很順利了好不好?我本來還期望看到他在地鐵衛生間被人狼狽驅逐、兒子因為不理解而給他製造麻煩、同僚為了爭奪唯一的出線機會而對他下絆子、上司因為精英階層的慣性傲慢而拒絕給他任何解釋和補救的機會……等等這些在現實中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結果一幕都沒有。

還有那個懂事的主動提出可以再去地鐵衛生間過夜的兒子。作為一位母親,我很明白在生活困難的時候,孩子的意義不僅僅是拖累,還是莫大的精神動力和支持。要不克里斯為什麼打死也要和孩子在一起呢?孩子能給予的精神力量,有時是別人給不了的。

阿甘也是這樣。看到前面有答主說珍妮幾次離開阿甘,對正常人來說這是很受傷的。但其實對精神很單純的阿甘來說,珍妮給他帶來的傷害遠遠不及給他帶來的鼓勵。阿甘的人生座右銘就是一個「跑」字,而這是他唯一的精神偶像珍妮教他的。因為有了珍妮,阿甘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他一直都有一個思念的人,也一直都有跑下去的動力。其實受傷的反而是珍妮,她從小就遭受父親的侵害,怎麼能指望她堅強勇敢一直守護阿甘?她的善良開啟了阿甘心裡永遠的明燈,這就足夠了。

還有阿甘的母親,她的睿智就不用多說了。還有軍隊裏的戰友和長官,雖然說話不好聽,但是他們實際上都對阿甘不錯。阿甘最後成為億萬富翁,以他的智力水平,沒有鄧中尉幫助理財是無法達到這種成功的。可以推想,阿甘的人生路上,如果沒有別人在實際業務方面的出手相助,阿甘自己一個「傻子」是不可能成為大老闆的。

當然還有原始積累。影片中有個地方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阿甘的家庭環境其實不錯的。那麼大的房子,租客中連貓王這樣的人才都有,在母親堅持之下,正常學校的校長就不得不接收阿甘,可以想像阿甘家境比一般人優越,至少片中從未出現他為生計發愁的情況。阿甘天生智力低下,要是家境再不好,那妥妥的就是社會底層,很難想像他一個腦子不夠用的人,如何在這種基礎上發家做老闆。

相比之下,安迪在獄中幾十年,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麼有效的外力幫助。唯一的朋友是瑞德,但與其說瑞德幫他,倒不如說他開導瑞德。瑞德確實提供了他要的工具,但這是安迪自己列清單並且用等價交換的方式得來的,並不是瑞德出的主意。實際上,瑞德以「過來人」身份給安迪的「指點」,恰恰是他不接受的。至於監獄裡的其他人,包括管理人員,要麼就是欺負安迪的,要麼就是對他敬而遠之的,要麼就是心安理得接受他的幫助卻不給他回報的,哪裡有什麼幫得上他的人?

不但幫不上,反而還帶來更大麻煩。能證明安迪清白的新獄友被獄長滅口,獄長明確告訴安迪,這輩子都別想出去,得老老實實留在監獄幫他洗黑錢。可見,獄中幾十年,安迪身邊沒有任何貴人、智囊、助手,別說實打實的幫助了,就連精神上的鼓勵和慰藉都沒有,因為沒有任何人知道安迪心中的想法,包括瑞德。

除了瑞德照他要求提供了一把小鎚子和一張畫報,安迪完全是憑藉一己之力逃出了肖申克。這樣的奇蹟,個人認為,還是比克里斯和阿甘的故事更高一層的。

3.安迪最後得到的並非世俗的認可,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格獨立。

同樣都是勵志故事,我認為安迪的故事和克里斯、阿甘的還有一種本質上的差別。

克里斯和阿甘的故事屬於比較典型的世俗成功者的類型:先天條件不好的主角,憑藉自己過人的毅力頑強奮鬥,一步步走向成功,最後也獲取了世俗社會的認可和掌聲。

克里斯的困境雖然很真實,但他的成功也一樣可以預期。他要是沒有自知之明,就不會這麼孤注一擲地賠上老婆家庭,寧願流浪街頭也要抓住股票經紀的培訓機會。他不光是有夢想,也有自信,還有一定的運氣——至少沒有遇見忽視他或者給他下絆子的人。還有,培訓時間和被最終錄取的標準他是瞭解的,也可以說他對自己生活變化的時間表是有預期的,以他的天賦和專業素質,可以設想,他一定是計算過,這段時間的落魄是可以承受的——只要成功如期到來的話。

不管實際多麼困難,只要有通往成功的計劃和時間表,而且事實上沒有太多意外,基本可以按照時間表推進的話,成功就不是小概率事件,那這段時間的困難感覺上也就會有所削弱。

克里斯是有目標的,就是被經紀公司錄用。這個目標的路徑和時間表都有,唯一的麻煩在於要與人競爭,而他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已。

阿甘略有不同。他沒有具體的人生目標,也沒有時間表。但是他「不差錢」啊,有母親留給他的家底,又有陰差陽錯積累起來的名聲:幾次被總統接見、和貓王以及約翰·列儂這些名人有交集,更不用提那一場颶風之後忽然很順利地成為捕蝦大戶、跑步跑成明星還順帶網羅了一羣追隨者這些多少有點魔幻的情節了,總之,他有這樣的條件,是不用為生活發愁的,也正好可以心思單純地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他所做的事並不離經叛道,反而每一次都幫助他成為大眾明星和偶像。雖然是「傻子」,但是他也是不折不扣的名人和富翁,最後也如願以償娶了珍妮,有了可愛聰明的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名利雙收,是世俗層面的成功者。

克里斯和阿甘的故事,都是從低到高,從困頓人生走向輝煌成功的傳統勵志故事。而安迪的故事截然不同。

他本來就是身處社會上層的成功者,蒙冤入獄後人生跌至谷底,比一般的社會底層還慘。《肖申克的救贖》讓我覺得震撼的一個地方,就是故事走向和傳統套路不一樣。我本來以為是傳統的好人蒙冤得雪、重新得到自己應有的一切的故事,結果發現不是。安迪不得不用逃獄的方式獲得自由,而且從此以後他必須用偽造的身份隱姓埋名地生活在主流社會之外。

他沒有拿回他原來的東西,他只能另闢一條路徑,開啟另外的人生,這就意味著他在原來的人生中失去的一切,包括名譽冤屈、身份標籤,永遠都不能翻盤了。在他的舊人生或者說真實的身份中,他就永遠是那個逃獄的殺人犯了。

從世俗社會的觀點來看,這無論如何不能算是成功。相反,只能算是高開低走,最後除了一點人身自由,其他的社會屬性,安迪都算失敗了。而人身自由應該是最基本的東西啊,安迪拼盡全力只拿回這點基本,從這個角度看,說他的人生徹底失敗也不為過。

所以,安迪的勵志,和克里斯、阿甘的勵志有著本質和層次的差異。我不是認為這種勵志更低級,相反,我認為更高級。

克里斯和阿甘的成功,是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的。這種標準少不了一些外在的身份標籤、物質屬性。但安迪不同,安迪脫離了自己原來的社會軌道,表面看是一無所有,但是內心的自由無人能及。當身份、名譽、社會地位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下的時候,社會對他有多大約束力呢?這時的安迪已經不必被物化的東西所奴役,他不謀求走進社會尋一個「位置」,而是天高海闊做自然之子。

安迪的勵志,在於他還原了「人」的本質。剝離了社會性,成為一個不接受世俗評價的「自由人」,這纔是真正的強大和獨立吧。

參見相關問答:

《<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有著幾次和假釋官員的談話,唯獨最後一次才成功,你怎麼看?》

《<肖申克的救贖>中,為什麼安迪冒著被關禁閉也要放一首音樂?這麼做有什麼目的?》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全球的勵志電影不勝枚舉,打著雞血喊著治癒的片商一廂情願的刺激著觀眾的神經,但最後,只有那麼寥寥幾部具有誠意和才情的經典留了下來,而能留下來成為經典的勵志電影,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比如《當幸福來敲門》。

27歲那年,第一次看《當幸福來敲門》,前面十分鐘感覺就是平淡的肥皂剧,一個落魄潦倒的男人和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經歷著貧窮所帶來的巨大衝擊而搖搖欲墜,繼續看越來越精彩,也觸動著內心的某些東西。男主角迦納中年失業,妻子感動無法忍受他的失敗,於是兩人分道揚鑣,這些本該成為笑柄的情節,卻因迦納的兒子而變得溫情動人。作為中年失業的父親,迦納沒有放棄對這個世界不公的反抗的勇氣,迦納一邊承受著金錢的壓力,一邊小心呵護兒子的內心,另一方面,迦納作為勤奮的銷售,並沒有得到他預期的回報,於是在失意後的爬起總是顯得頗為艱難。迦納死死抓住意外獲得的金融公司實習機會,這對一個人到中年的男人來說,是何其寶貴又極具負擔。迦納獨自在學校和公司間奔波,努力平衡著新工作和照顧兒子間的矛盾,然後私下利用空餘時間惡補專業知識。這幾乎是一個被瑣事完全填滿生活的男人,但他爬起的力量卻異常驚人,為了在幾個月後的實習競爭中獲得進入這家大公司的機會,他用比別人更快更辛苦的方式跑著業務,導演將迦納努力期間遇到的各種困難作為戲劇衝突,反襯出迦納對機會的珍惜和對命運的不妥協。看到最後迦納拿到夢寐以求的崗位,邁入人羣中為自己鼓掌時,我的眼眶是濕潤的,多少人的真實寫照,又有多少人能堅持到最後的初衷,男主角選一個我會選迦納那樣活著,如果人生就是如此,讓我們共同面對未知的困難,卸下重重的煩擾,遵從內心最初的夢想,堅持就是成功!無論結果如何!

又看了一遍《當幸福來敲門》,內心澎湃而充滿力量,希望你也如此!


我選擇《肖申克的救贖》的男主角安迪。安迪出獄後的生活跟我的人生規劃是一樣的。在海邊買條漁船,安度餘生。不知道是導演刻意安排還是真有其事。以安迪的能力,出獄後東山再起不是不可能,繼續從事金融,再做銀行家。他在監獄用專業人金融知識為自己贏得了尊嚴,也為自己越獄後的生活儲備了豐厚的財富。他沒有選擇老本行,而是退隱江湖,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對自由的詮釋。獄友們坐在屋頂喝啤酒,獄友們聆聽天籟音樂,獄友們共同改造圖書室,獄友們努力學習考取高中文聘。這一切在安迪出現之前,獄友們想都不敢想。獄友們唯一的奢望就是出獄後找到一個能上吊的地方。他們看不到任何希望,他們也無能為力。

現實中的你我,就是安迪和獄友。能夠在壞的不能再壞的環境裏成功逆襲絕對是少數,除了非凡的勇氣,堅強的意志,還需要過人的智慧,超強的能力。多數人在那樣的環境裏只能隨波逐流。的確實力不允許。安迪心中充滿希望,他渴望自由,可望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加倍努力,用20年時間堅持做一件事前。而獄友們雖然也幻想過自由的生活,面對困境全都放棄了。

我現在的情況比起安迪,一文不值。創業失敗,賠了很多。最困難的時候想過跑路,躲的遠遠的,誰也不見。也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挺住了,扛住了。現在努力還債中,雖然累但很充實。每次困惑的時候就想起安迪和瑞德在海邊擁抱的場景。我已經安排好自己70歲以後的生活。


我會選擇肖恩克的救贖

因為阿甘正傳是一開始就是有缺陷的,我不希望如果我不能像阿甘那樣,我會成為家裡的累贅,這社會上有很多這不幸的人羣,但是有幾個有幸成為阿甘

當幸福來敲門也是這樣,窮困潦倒可能很多人都會經歷過,很多人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都得獨自一個人去面對所謂的不公平,但是帶著孩子去經歷這一切,對於充滿懵懂的年紀是乎有些殘忍,所以...

基於上有老,下有小的要在身邊陪你走過那些擔心和彷徨,我更願意選擇自己給自己救贖

肖恩克的救贖,導演和電影本身所要表達的是什麼,無論寫實作品追求的真實性都是有它侷限性,可能想賦予的東西太多,想豐富的想法太多,多方面的讓觀眾產生共鳴,我不求真偽,但我追逐自由

作為主人公,一位健全人格獨立的成年人,還具備了2.8定律的少數優質品種,人生的意義就是去經歷一場苦難,人生無非就是春夏秋冬走幾十遍,開心過,悲傷過,得意過,也失落過,既然都嘗試過,無非也就多個大悲或大喜,基本也就加了個量,但是自由絕對很重要.

因為都已經體驗感受過了,人生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有能力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有更多的選擇了,我卻被困住了自由,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其實大多數的人都一樣,為了身邊的人把自己困在生活的流水線上,我極力的學習,拚命的折騰,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豐富了自己,讓身邊的親人安定了,給我自由的身軀,所有的問題都我來扛著,有空餘的時間讓我們悠閑的溫存,??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沒打過工,努力的學習,雖然不能是行業的翹楚,但是多方面的專業還是馬馬虎虎的,現在我有幾個穩定的收入,苦難我自己來承擔,自由是我前進的方向,愛你們,我身邊的親人

橫店鴻銘記


首先我要聲明的一點是,《肖申克的救贖》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起碼看了三遍以上。因為最後的反轉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看著男主角安迪一步一步的籌謀,不僅僅是解決了大反派、解救了自己,還給好友留下了出獄後的出路,給肖申克監獄的犯人帶來了溫暖、希望和機會。這需要多麼大的意志力和心機啊!

但是,我不想成為安迪,在我的心裡,他就是一個傳奇,而成為一個傳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是,你必須要承受普通人承受不了的痛苦,安迪逃獄前遇到的事情實在是太慘了,我根本不想經歷。

《阿甘正傳》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句臺詞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我從阿甘的身上學習到了目標專註、熱愛生活、永不言棄、保持善良,可是,我也不想成為阿甘,因為我覺得他的命運太坎坷了。

作為一個現實的普通人,我還是願意當《當幸福來敲門》的克里斯,因為他的人生、他的勵志、他的成功是普通人踮起腳尖可以夠到和實現的。所以,他的成長經歷和獲得成功的方式對普通人都是有借鑒意義的,相比傳奇,我們更需要這樣一個貼近現實生活的標杆來激勵和影響自己。

作為一個家長,我也很喜歡克里斯對兒子的教育方式。比如兩個人在地鐵衛生間過夜的那一段,就算是再困難的境地,他也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兒子,還是給兒子傳遞著樂觀的信號,這樣的教育方式也值得借鑒和學習。

而且,作為一個現實的俗人,我相信,克里斯在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之後,不僅能讓自己和兒子過上理想的生活,也能夠再次遇到愛情。

家庭、事業圓圓滿滿,不就是我們普通人所追求的生活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