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遊戲日報的飲料君。面對《全面戰爭:三國》一而再,再而三地跳票,國內三國愛好者們的熱情一點沒有被澆滅,熱情反而隨着遊戲發售的臨近與日俱增。作爲《全面戰爭》系列首次製作中國題材,又是三國這樣的重磅主題,《全面戰爭:三國》對國內玩家來說有着天然的親切感。

  由於再三跳票,玩家們只能積極關注官方發佈的信息與試玩視頻來望梅止渴。可就在最近,玩家們發現了一些端倪。

  就目前看來,《全面戰爭:三國》中的許多內容存在縮水。首當其衝的就是戰爭模擬中的重頭戲——攻城戰。衆所周知,中國自戰國以來就有用雲梯、井欄攻城的戰術,但《全面戰爭:三國》的攻城戰卻只剩下士兵以繩索攀越城牆的攻城辦法,本來波瀾壯闊的攻城場面一下子寒酸起來。

  對於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有玩家從遊戲性的角度作出理解。《全面戰爭》系列的攻城有使用攻城器械(包括攻城塔、撞車等),但諸如前作《戰錘》系列等又有士兵憑空變出梯子爬上城牆的機制,甚至在《幕府》中士兵更是徒手爬上城牆。這就有理由認爲《全面戰爭》製作方CA是認爲移動緩慢的攻城塔過於雞肋纔將其取消掉的。

  上述觀點引來了不少玩家的激烈辯駁,有玩家指出,同爲歷史題材的《羅馬2》、《阿提拉》等作品都有攻城器械,唯獨中國歷史的《全戰三國》沒有設計攻城器械,前者的歷史在遊戲中得到了很好的還原,但《全戰三國》卻被CA剝奪了歷史上存在的攻城方式。作爲一個以還原戰爭場面爲特色的製作商,CA的偷懶究竟是不懂歷史還是不尊重三國愛好者呢?

  如果說攻城塔的取消還可以說是和攻城梯在功能上有所重疊,所以選擇刪除,那CA在水戰和關隘設計上的省略就完全稱得上是對三國愛好者們有些不負責任了。

  衆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談,鎮守虎牢關的飛將呂布也是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抵擋住了來自東邊的十八路諸侯聯軍的討伐。可以說,關隘設定在三國中就是和武將單挑一樣具有重要意義的設定。

  不僅如此,關隘也是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存在,《三國演義》中就有不少筆墨描繪了關隘的重要性以及奪取關隘的不易。作爲一款兼具戰略和戰術模擬的戰爭題材遊戲,《全面戰爭》在三國主題上竟然忽視了關隘的作用,實在是不可忽視的瑕疵。

  水戰問題一直是《全面戰爭》系列歷代的爭論重點。在《中世紀2》全面戰爭以前,遊戲的水戰還是以自動戰鬥的方式進行,可能是基於成本或是技術的考量,沒有單獨設計一個與陸戰完全不同的水戰玩法體系。在後來的作品中逐漸開始引入的水戰體系受到了截然不同的評價。

  有的玩家認爲,《全面戰爭》就應該專精於陸戰,水戰着實雞肋,部分玩家不願意操作水戰而是選擇自動戰鬥跳過這一部分遊戲內容。但相當多的玩家雖然更喜歡陸戰,但也認爲水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戰錘》系列由於版權等問題一直沒有水戰是許多玩家心頭的一大憾事。

  無論玩家們是否喜愛水戰系統,但在三國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水戰如果消息在全面戰爭中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三國中最爲後人稱道的赤壁之戰就是水戰,吳國整體也是專精於水戰的國家。除《戰錘》情況特殊以外,自《中世紀2》以來的歷代作品都有水戰,這一波刪除水戰的操作實在讓人費解。

  退一萬步說,《全面戰爭:三國》在其他地方縮水尚可理解,但水戰的刪除就既是對於三國這一主題的不尊重,又是本次遊戲縮水最爲突出的地方了。有玩家猜測這些內容可能會以後續DLC的方式填充進遊戲,不過由於《全面戰爭》之前並未出現過在DLC中增加遊戲系統的情況(多是陣營、兵種等),因此《全戰三國》最終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就不得而知了。

  《全戰三國》的縮水令許多期待者大爲失望,對此你有何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