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互助正在不斷通過各類機制保障計劃的公開、透明運作。2月28日,支付寶宣佈,網絡互助計劃“相互寶”正式啓動賠審團機制,相互寶的成員通過考試就可以成爲賠審員。未來,有爭議的互助案件將會進入賠審團審議程序,由賠審團決定是否要給予互助金。

  值得關注的是,相互寶上線不到3個月,已有超3600萬人加入。相互寶上線之初引入了區塊鏈技術,保障救助信息、資金流向等資料不可篡改,並且具有法律效力。除此之外,相互寶對救助申請、平臺規則等內容一律採取公示制度,接受成員監督,保障了運作公開透明和平等開放。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互聯網互助產品的推出具有積極意義,其搭建的社會互動的參與平臺,有利於構建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從客戶吸入速度和數量、產品概念的傳播半徑上來看,“相互寶”具有傳統險企保障型產品無可比擬的優勢,不僅秉承了原有產品特性,而且使得各個階層人羣更易獲得健康保障,體現互助共濟的理念。同時,“相互寶”引入區塊鏈技術,保證了互助金運作公開透明。

  低門檻“投保”破解行業難題

  花三分錢幫助一個遭受意外重創的家庭,你願意嗎?一名因意外導致腦部外傷的5歲女童,去年12月14日通過相互寶得到了千萬成員共同承擔的30萬大病互助金。而對於所有參與者來說,每人分攤0.03元,就能幫助一個家庭。

  有病時有依靠,無病時做公益,近段時間以來,這種守望相助的互聯網互助體驗引發了業內熱議。

  支付寶推出的“相互保”自2018年10月16日上線以來,依託支付寶帶來的巨大流量以及“0元加入”的超低投保門檻,改變了不少人的保障理念。11月27日,支付寶官方微博宣佈,“相互保”產品升級爲“相互寶”。

  據瞭解,升級後的“相互寶”定位爲支付寶上的一項互助共濟服務,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支付寶會員,加入時無需付費。加入後,如遇重大疾病,可享受最高30萬或10萬不等的大病互助金,費用由所有成員分攤。

  那麼,這個費用是如何分攤的呢?螞蟻金服方面表示,“相互寶”服務會根據實際發生互助申請案例的情況進行費用分攤。

  根據規則,每月兩次公示、兩次分攤。在公示日,期間發生的互助申請案例均會在適度隱藏敏感信息的前提下,給予公示並接受異議申訴。公示無異議的所有互助申請案例產生的保障金,加上規定的8%管理費,會在分攤日由所有用戶均攤。錢花在哪裏,每個參與者需要分攤多少錢,完全公開透明。

  相互寶方面承諾,對於每個用戶而言,2019年度分攤總金額不會超過188元。

  在一項調查中,72%的用戶表示看好“相互寶”這種網聯網互助模式,有望成爲趨勢;15%的用戶稱正在瞭解中,會去嘗試。

  數據顯示,年輕羣體保障意識相對較強,目前在相互寶用戶中,30歲以下的佔到了46%,甚至超過了“上有老下有小”的80後34%的所佔比例。另有12%的用戶除自己參與外,還爲未成年子女申請加入。

  其中,男性用戶保障意識更強,佔到了59%。二三城市用戶的保障意識逐漸提升,佔到了整體用戶的6成以上。另有12%的用戶自己參與外,也爲子女報名獲得一份保障。

  截至目前,相互寶公示的救助成員累計已有12人。他們中大部分是兒童、外出務工人員,七成來自低線城市和農村。相互寶的數據顯示,目前相互寶的所有成員中有31%來自農村和縣城。而在這些欠發達區域,還有一部分人羣沒有基礎的醫療保障。

  除了爲未成年子女申請加入外,“相互寶”還新增了爲配偶加入功能。成員可在個人“相互寶”頁面找到“爲家人加入”入口,按提示填寫配偶信息、確認健康要求後,即可同家人一起享受大病互助保障。

  業內人士表示,用戶羣體擴大會讓整個互助羣體更接近大數法則,即每個用戶承擔一個合理的互助金額分攤,在此基礎上獲得充分的保障。

  互助共濟模式倒逼行業變革

  雖然我國在醫療保障制度中不斷提升覆蓋面積,保障醫療水平,但面對中國地廣人多,貧富差距較大的現實情況,以及大衆大病保障意識整體薄弱。不過,目前的醫療保障制度仍然難以滿足部分人的需求,在保障內容和醫療報銷比例上,仍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2018年10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三部門聯合提出,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要100%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範圍。

  而相互寶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啓蒙了大衆的大病保障意識,也成爲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

  以最新一期被救助的小劉爲例,他今年36歲,家在湖南新化,平時自己接點活做點小生意,是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小劉的妻子沒有工作,正懷着二胎。2018年12月,小劉去貴州畢節務工,在路邊被一輛麪包車撞倒當場昏迷。醫院診治發現,小劉顱內多處出血,胸前多根肋骨骨折,肺部也被戳傷。隨後,小劉被轉送至貴陽的醫院進行開顱手術和治療。

  小劉出事後,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也斷了。小劉沒有醫保,撞人的麪包車沒有保險,司機也拿不出醫療賠償。嚴重的病情和巨大的治療費用,讓小劉妻子幾乎每天都以淚洗面。

  小劉妻子在手機上發現,丈夫之前在支付寶上加入了相互寶,也參與了救助其他成員的分攤,幫助了別人。

  隨後,小劉妻子馬上聯繫相互寶發起了申請。後續治療中,相互寶的30萬互助金成爲這個四口之家唯一的保障。“相互寶真的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接下來我想給自己和孩子都加入相互寶。”小劉妻子說。

  對於“互助共濟”的運營模式而言,如何保障透明公正最爲關鍵。螞蟻金服方面表示,“相互寶”除了遵循法律法規進行信息披露外,還引入了兩大措施:一是設立公示制度,接受全體成員監督;二是引入了區塊鏈技術,保障信息不可篡改。

  而爲了進一步增強透明性,相互寶還公示了互助金餘額的使用規則:互助金餘額將自動用於下一期用戶的救助上,用戶在當期互助中也只需要分攤扣除餘額以後的金額。

  公示顯示,相互寶第一期結算餘額金額爲51227.37元。假設下期互助金總額爲30萬元。餘額抵扣後,3300萬成員實際需分攤的互助金總額爲248772.63元,人均不到1分錢。

  2月28日,相互寶引入賠審團機制,進一步強化相互寶運作的透明度。按照相互寶的規則,成員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或意外,可申請30萬元或10萬元的互助金。成員在申請互助金的過程中,如果對審覈人員的初步審覈結論有異議,可以申請賠審團審議。成員是否符合健康告知、大病界定等因素是引發雙方異議的主要原因。

  在業內看來,賠審團機制一方面能夠讓相互寶更好地處理爭議問題,保障計劃的平等開放、公正透明。另一方面,相互寶是全體成員共同所有、共同治理的互助組織,賠審團機制讓成員能更直接參與組織的管理。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認爲,相互寶可能成爲中低收入人羣的醫療保障補充,民生意義重大。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指出,相互寶秉承了原有產品特性,使得中低收入人羣、隱形貧困人羣更容易獲得健康保障,一定程度上緩解和防範這部分人羣因病致貧、因病致窮現象。

  互聯網互助能走多遠

  近幾年,網絡互助平臺不斷壯大,用戶對其接納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很多年輕羣體,更看重其互助公益的特點。

  “相互寶”中“互助共濟,相互守望”的產品特性是許多用戶參與的原因。一方面,在用戶本人需要救治的時候能及時簡便獲取資金,另一方面大基數用戶小額投入便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

  90後的小洪(化名)表示:“這款產品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每一筆費用不僅保護了自己,更是在幫助他人”。

  也有用戶留言稱,“幾分幾毛錢,就能幫助拯救一個生命、一個家庭,加入相互寶讓我覺得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幫助他人、守護自己”也是“相互寶”成立的初心。

  不過,互聯網互助行業模式的推廣尚處於教育市場的階段,目前行業仍面臨着資本、監管、拉新等挑戰。

  有聲音稱,目前網絡互助平臺個人分攤較少,一大原因可能是平臺成立時間不長,大部分會員仍在觀察期內。如果一旦所有會員都開始享受互助金的權益,疾病分攤數額應該會遠高於目前的數字,如何控制其中風險,考驗平臺的運營智慧。

  有分析人士指出,網絡互助不是保險,它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資源的一種創造性的優化配置。隨着BAT巨頭的進入,勢必會進一步助推網絡互助行業的發展。這種“一人患病,衆人均攤”的互助模式,以其低門檻、高性價比的方式,在社保、商保之外,爲消費者提供了一種補充,對於進一步完善個人健康保障體系,有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方正證券非銀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師左欣然發佈研究報告稱,從客戶吸入速度和數量、產品概念的傳播半徑上來看,“相互寶”具有傳統險企保障型產品無可比擬的優勢。

  左欣然指出,“相互寶給大衆以低費率獲得一定保障的選擇,迅速引發了社會對相互保險的空前關注,對保險的傳播、普及和消費者保險意識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驗證了各類消費者對保障型產品最真實的需求。“

  “互聯網互助產品的推出具有積極意義,其搭建的社會互動的參與平臺,有利於彌補目前醫療保障體系中的缺陷。”在經濟學家看來宋清輝,一般的消費者在抵禦大病面前顯得很無助,相互寶滿足了這個羣體的需求,這也是“相互寶”大火的原因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分析認爲,相互寶與消費者利益高度一致,建立好運營機制、整合好服務資源、服務好消費者是相互組織經營的核心目標,結合互聯網技術、高效運營,可以讓更多人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推動健康中國順利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