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和防止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問題,近日,丹東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敢於創新,先行先試,採取“4321”工作法,即“四研、三查、兩看、一核”專項整治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問題。

“四研”

精研上級文件

中央和省、市紀委關於堅決糾正和防止紀律處分決定執行不到位問題的通知下發後,精研文件內容,領會通知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決策部署上來。

潛研政策法規

專人找,上網查,登門問,蒐集相關政策法規,潛心研讀,打牢專項整治工作基礎。

深研對策措施

針對機構改革後,面臨機構整合、人員變動、檔案移交帶來的疑難問題,與4家監督單位會商,深研對策措施,確保整治工作順暢,實現全覆蓋、無死角。

細研整治方案

制發《關於堅決糾正和防止紀律處分決定執行不到位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整治目標、時間、範圍、內容和方式,確保整治工作落細落實。

“三查”

單位自查

組織4家監督單位對黨的十八大以來辦結案件處分決定執行情況逐一進行自查,填寫處分決定執行情況登記表,按時上報自查情況報告。

系統篩查

查詢案件管理系統,篩查4家監督單位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受到黨紀政務處分人員情況,確保“不漏一人”。

監督檢查

成立監督檢查組,採取查閱處分卷宗、人事檔案、會議記錄,以及與相關人員瞭解情況等方式,對照檢查範圍,圍繞六個“是否”,對標對錶,“全方位”“拉網式”檢查,發現問題,下達監察建議,限期整改,建章立制。

“兩看”

看整改落實

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回頭看”。黨組(黨委)是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掛圖整改”,列出整改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壓實整改責任;是否實行對賬銷號,逐條逐項整改到位,取得實效。

看制度建立

是否將“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針對專項整治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剖析原因,查找薄弱環節,建章立制,從制度上杜絕“打白條”等問題的發生。

“一核”

覈實問題線索

拓寬線索來源,公佈舉報電話、信箱,受理羣衆舉報,對建組以來收到的問題線索“大起底”。對信訪舉報、“大起底”和“三查”發現的瞞報、漏報,處分決定執行不到位、不規範,整改不力、敷衍應付、虛假整改等問題線索,逐一覈實,發現違規違紀問題,一查到底,精準問責,通報曝光,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通過採取“4321”工作法開展專項整治,發現1家單位在2015年執行李某黨紀處分決定過程中,存在處分決定未裝入本人檔案、李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當年年度考覈被違規評定爲稱職等次、單位違規爲其發放13個月工資等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問題。

針對該問題,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向李某所在單位下達了《監察建議書》(丹駐農監建〔2019〕1號),要求該單位立即將李某的處分決定裝入其本人檔案,一週內追繳違規發放給李某的13個月工資,一個月內取消李某2015年度考覈稱職等次,按規定辦理。

下一步,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將採取電話督辦、定期約談等方式,跟蹤整改。對整改不力、敷衍應付、虛假整改的,嚴肅追責問責。

謝恩廷/文 編輯/何婷婷

責任編輯/鄭定成 主編/李志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