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华盛顿11日电) 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一处大型回收厂数个月来面临一大问题:必须付钱才能摆脱大量纸类和塑胶品,他们通常会把这些垃圾卖给中国。

然而中国已不再买垃圾,宣称回收物「受到污染」。

在距离华府约1小时车程的马里兰州埃尔克里奇(Elkridge)这家回收厂,输送带上一周5天不分昼夜倾倒的900公吨垃圾,确实不干净。

数十名员工戴著手套和口罩,在令人神经衰弱的嘈杂声和尘土烟雾中工作,从成堆可能算是「污染物」的物品中敏捷地分类,其中大多是女性员工。

废弃物从衣物、缆线到树枝等应有尽有,以及所有回收者的克星:塑胶袋,这不应该进入回收箱,因为会让机器卡住。

经营这家回收厂的公司Waste Management回收作业主管泰勒(Michael Taylor)表示,「我们已放慢机器,并且聘雇更多人」来清理垃圾。

然而分类线的终点是终产物:大捆含有纸张、纸板或塑胶的压缩废弃物。数十年来,这些大多是由中国业者购买处理,转化成工厂用的原料。但中国1月在北京推行新环保政策下,拒收多数纸类和塑胶废弃物。

埃尔克里奇Waste Management回收厂设法将塑胶瓶卖给南卡罗来纳州的买家,并将纸板运到国外,但大批混合纸类和混合塑胶根本一文不值,还得付钱给分包商才能将它们送走。

其他美国回收厂甚至打破了一大禁忌,不再分类塑胶和纸类,而是直接送到垃圾掩埋场。

华府废弃物回收业协会(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的艾德勒(Adina Renee Adler)说:「这里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几乎没给业者过渡期。」

华府公共工程局局长萧特尔(Christopher Shorter)表示:「几年前回收价格比较便宜,然而今非昔比。」

他说:「对我们来说,回收会愈来愈贵。」

根据萧特尔,为免成本节节攀升,市府希望「进一步教育居民哪些应该回收哪些不该回收」,尤其是不要把塑胶袋放进蓝色回收箱。

为减少回收或掩埋的垃圾量,华府也考虑提供第3种垃圾桶让居民放有机废弃物,并设厂将有机废弃物制成堆肥。市府也考虑根据居民制造废弃物的重量,要求他们付钱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