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朱開雲 編輯 | 劉藝龍

隨着兩會的日程推進,部長們的記者會也一場又一場的開了起來。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3月8日和9日兩天,召開記者會的四部門都提到了同一個熱點問題——“中美經貿磋商”,我們來看看部長們是如何回答相關問題的,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商務部:披露中美貿易磋商細節

在今天上午商務部的記者會上,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首次對外界披露了中美貿易談判中一些的細節。

王副代表說,今年春節放假後的第一天, 中美雙方就在北京磋商;北京磋商之後不到3天,中國代表團就又去華盛頓磋商。有一天華盛頓下了大雪,又逢美國政府“關門”,但經貿磋商團隊還在繼續溝通磋商,原定談兩天,後來加到四天。“磋商過程中大家中午吃盒飯,劉鶴副總理和萊特希澤都是從外面買來的盒飯,劉副總理吃的是牛肉漢堡,萊特希澤吃的是茄子、雞丁。磋商過程中有咖啡,有茶,但他們兩位沒有喝咖啡,沒有喝茶,喝的都是白開水,就是要找共同點。整個週末都在磋商,包括現在雙方經貿團隊都在夜以繼日地溝通,在磋商文本。”

王副代表說,相互加徵關稅對任何方面都沒有好處。從美國最近兩天公佈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到,美國對全球的出口增長了7%以上,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卻下降了7%。今年1、2月份的統計數字也表明,我們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下降了19.9%。

政知君注意到,王副代表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來形容中美之間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關係。他說:相互加徵關稅可以說對工人不利、農民不利、出口企業不利、製造企業不利,它損害了投資者的信心,減緩了企業做出投資決策。相互加徵關稅,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損害了中國的利益,損害了世界的利益。

對於兩國經貿磋商的前景,政知君注意到,王副代表連用了兩個“有希望”。第一個“有希望”在於首先中美兩國元首已經達成了重要共識,確定了原則和方向,就是要全部取消相互加徵的關稅。第二個讓王副代表感到有希望的是,雙方經貿磋商團隊在全力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

王副代表說,去年12月1日到今天,在三個多月時間內,雙方經貿團隊已經舉行了三輪高級別磋商,這些磋商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現在,雙方經貿團隊正在繼續全力進行溝通、磋商,就是要按照兩國元首確定的磋商原則和方向,達成一個協議,取消所有相互加徵的關稅,使中美雙邊貿易能夠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國資委:樂意看到貿易爭端能夠進一步減少

在今天下午國資委舉行的記者會上,中美貿易摩擦的話題依然是熱點之一。來自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提問說,在中國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美方認爲中方給國企的不公平優勢,國資能做出什麼承諾,來幫助貿易談判得到更多進展?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沒有迴避。他說,國有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都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從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來看,我們沒有制度性的特殊安排給國有企業額外補助,沒有基於所有制的補貼,都是按照市場規則、市場化的規則來辦的。

肖主任說,他對於中美貿易談判也非常關注,期望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也期望中美兩個這麼大的貿易經濟體能夠有個好的結果。從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來看,我們和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上很多著名企業都有這樣那樣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往來,我們的海外朋友們也期望有一個好的投資環境。所以,我們很樂意看到貿易爭端能夠進一步減少,創造一個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和經營環境。

扶貧辦:貿易摩擦不會拖延脫貧進度

在今天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辦的兩場記者會上,部長們都沒有迴避這個熱點的敏感話題。實際上,也在同一個地點,昨天下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也被記者問到了這個話題。有記者問他,中美貿易摩擦會不會拖延中國脫貧攻堅戰進度的問題。

劉永富主任的回答很堅決:“我可以明確地告訴您,不會影響,(脫貧攻堅戰)也不會拖到2021年。”劉永富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脫貧攻堅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完全可以採取其他辦法彌補。

他坦言,貿易摩擦對兩國經濟發展會有影響,而經濟發展是脫貧攻堅的物質基礎,經濟發展受影響,對脫貧攻堅也產生影響,比如一些企業崗位可能會減少,會影響部分貧困人口務工。

話鋒一轉,劉永富主任說,現在脫貧攻堅的辦法多得很,不在沿海務工,我們可以就地發展產業。所以,我們會把這些影響降到最低的限度,就是必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能讓它影響到我們任務的完成。“你要相信,我們中國有這個能力。”

外交部:讓中美“脫鉤”不現實

昨天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談中美貿易摩擦時指出, 有個別人聲稱要讓中美“脫鉤”。我認爲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與中國“脫鉤”,就是與機遇“脫鉤”,就是與未來“脫鉤”,某種意義上也是與世界“脫鉤”。最近中美經貿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得到兩國各界以及國際社會的歡迎。這表明,只要堅持相互尊重,致力於平等協商,任何難題都能夠找到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辦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