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曝光“714高炮”高息現金貸等亂象後,行業協會接連出手。3月20日,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瞭解到,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9日向相關會員單位發佈《關於開展高息現金貸等業務自查整改的通知》。其中提到,各會員機構應針對高息現金貸、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等違規業務開展全面自查工作,並於3月底前向協會提交自查報告,對自查發現的問題應立即整改。廈門市地方金融協會也在19日發文稱,開展廈門市助貸及民間借貸機構摸底排查專項工作。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也表示,針對“714高炮”等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會員單位3月底前提交自查報告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3月19日向相關會員單位發佈的自查整改通知顯示,據協會監測,部分網貸機構仍從事提供高於國家法定民間借貸最高利率的貸款、直接或變相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等被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明令禁止的業務活動,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上述自查整改通知提到三方面內容,囊括借貸利率、信息披露、催收規範、自查時間表等。其一是,各會員機構及所合作機構均應依法合規開展營銷和宣傳活動;不提供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利率規定的借貸及借貸撮合業務,向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統一折算爲年化形式,並在事前對貸款條件、息費收取標準及逾期處理等信息進行全面、公開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關風險;不得從借貸本金中以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的方式直接或變相收取“砍頭息”;應自覺遵守《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的有關要求,不得暴力催收或騷擾無關人員,不得非法獲取、濫用、泄露消費者隱私信息。

同時,通知也列明瞭自查的時間表。“各會員機構應針對高息現金貸、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等違規業務開展全面自查工作,並於3月底前向協會提交自查報告,對自查發現的問題應立即整改。”

而對於相關領域的合作,通知寫到,各會員機構應對合作機構所開展的相關業務進行排查,如發現涉及高息現金貸、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等違規業務的,應敦促其立即整改,並暫停與其合作。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將對各會員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持續監測,對於不遵守國家法律及金融監管規定,仍開展高息現金貸、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等違規業務的會員機構,協會將依照自律管理規則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將取消其會員資格。

北京、廈門等地方協會提示風險或摸底排查

3月20日,廈門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網站披露一則來自廈門市地方金融協會的通知,主題是開展廈門市助貸及民間借貸機構摸底排查專項工作。

通知稱,排查對象包括廈門市行政轄區內的公司名稱或經營範圍含“金融信息服務”字眼的企業及名稱不含金融字眼,但從事助貸、民間借貸等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3月19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也發佈風險提示函。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稱,已經組建包括律師、會計師、專業人士在內的20多人摸排檢查小組,對全市非持牌放貸機構進行全面摸排檢查,是否存在“超利貸”和“現金貸”業務。協會也將對參與上一輪自律檢查的網貸機構,再次進行檢查,是否存在“超利貸”和“現金貸”業務。

上述風險提示函指出,目前,一些非持牌放貸機構和金融超市、互聯網平臺合作,導流獲客,從事非法“超利貸”和“現金貸”業務,賺取高額利潤。這些互聯網平臺涉及電商平臺、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在互聯網上通過智能算法進行流量批發、零售的公司;門戶網站、互聯網廣告公司等。一些消費者出於應急性融資需求,盲從、非理性地通過金融超市、互聯網平臺進行借貸,陷入金融騙局,導致個人隱私被侵犯,揹負高額貸款,甚至家庭破裂、付出生命代價。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提醒,金融超市及以上公司嚴格品控、加強對合作機構相關資質的審查,注意合作機構產品的合規合法問題,並立即下架合作機構的所有“現金貸”產品。另外,金融超市及以上公司保存自2017年12月打擊“現金貸”以來的相關歷史數據,主動聯繫協會,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自律檢查活動,聯合摸排檢查涉嫌“714高炮”超利貸和“現金貸”的放貸機構,並向協會提交自律檢查報告。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方面向記者表示,2017年12月剛排查時,發現廣州從事現金貸的APP有20多家,在市、區金融辦的整治與清理下,基本已退出或轉型。目前,像714高炮這類違規從事現金貸註冊地在廣州的公司,在排查中已沒有發現,但是互聯網沒有邊界,異地公司APP在廣州展業是個監管難題。

延展

多平臺被舉報,高息現金貸爲何屢禁不止?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714高炮”,使現金貸再次進入公衆視野。“714高炮”指期限爲7天或14天的高息網絡貸款,具有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利率畸高,年化利率大多超過了1500%。

目前央視曝光的高息現金貸平臺大部分已經被下架,但還有更多平臺“潛伏”於地下。據網貸天眼用戶舉報,在“手到錢來”平臺上借1500元,到手1050元,也就是被收取了450元的砍頭息,7天后需還1511元。該平臺還被爆存在暴力催收現象,用戶稱“還款最後一天還沒逾期就被暴力催收,電話恐嚇,爆通訊錄,羣發變態信息,逾期費用高達200多一天”。該用戶出示的截圖顯示,逾期13天產生了3141.84元逾期費,平均每天241.68元。

網貸天眼的舉報專區顯示,有平臺以購物券、商城券的名義變相收取砍頭息,以券的形式發放借款金額的一部分,實際到賬金額遠低於借款金額。一名用戶舉報,在一個平臺借款2500元,平臺以“購物券”名義扣除700元,但最終用戶要還款2552元。

其他用戶舉報的“714”平臺包括超薪白卡、小金豬、小白兔、51樂寶、螞蟻借道、金牛貸、姐有礦、螞蟻花、衆優寶、789信用貸、容易寶、張飛借錢等。還有多名用戶舉報網貸平臺惡意催收,採用電話騷擾、短信威脅等方式。

2017年現金貸曾引發極大關注,早在2017年末,監管部門就發文整頓“現金貸”業務,要求經營放貸業務必須取得業務資質,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符合民間借貸利率規定,並對不當催收、多頭借貸、濫用隱私、砍頭息等問題做出詳細規定。互金平臺開始進入整改期,削減存量現金貸業務規模,以求合規備案。

但隨着備案延期,一些平臺開始擴大現金貸業務規模,高息現金貸有“重返江湖”之勢。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高息現金貸屢禁不止,有供需兩方面的原因。供給方面,超利貸屬於暴利生意,即便是高壓監管下,願意鋌而走險的機構仍大有人在,加上超利貸平臺小而散、隱蔽運作,也容易逃避監管。需求方面,現金貸新規後,持牌機構不再提供年息超過36%的貸款產品,但借款人的風險屬性是連續的,部分風險等級較高的客戶年化綜合成本超過了36%,被持牌機構拒之門外,由於市面上缺乏透明的高息產品,只能被超利貸平臺任意宰割。

觀點

運用金融科技進行治理,加強線上線下排查

“714高炮不是網貸,網貸是常規的民間借貸撮合,714高炮等於是非法放貸。”北京互金協會助理祕書長張羽個人認爲。

對於高息現金貸,應該採取哪些舉措進行治理?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認爲,首先要把這類“打一槍換個地方”的現金貸公司與正常經營的網貸中介機構區分開來,不能混爲一談。對其治理,一是各部門要形成合力,運用金融科技技術,加強線上線下的排查。“714高炮這類純線上運作的現金貸公司,3個月就改頭換面換一個名稱和APP,加之其公司名也往往隱藏,在線下很難找到其經營地。對於這種機構的監管,如果按照互聯網金融整治模式,以機構監管爲主,則難以有效覆蓋。要通過金融科技力量,加強線上的隨時抓取和識別能力,對非法金融活動和亂象,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

同時,要加強手機各大應用商店和貸款超市的管理。方頌也建議,對互聯網金融實行“牌照制+白名單”的監管機制。“各種各樣的網上金融層出不窮,老百姓確實難以識別,金融業務牌照制管理已是共識,互聯網專項整治的白名單也要盡快出來,這樣就可以清楚地告訴老百姓,哪些機構是允許的,可以去借款的,哪些是不合法不能去碰。”

其表示,專項整治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不合規金融業務和風險已大幅下降,但是白名單始終沒有出來,這就留了灰色地帶給不法分子渾水摸魚的機會,而老百姓的識別能力有限,難以區分好壞。因此建議加快互金專項整治的進度,儘快發佈白名單。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遏制高息現金貸亂象僅靠協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監管和執法層明確監管責任和方式,加大打擊力度。對於監管來說,一方面要進一步細化落地監管方案,在市場準入,渠道監管等方面多管齊下;另一方面加強市場借款人教育,針對合理借款需求,鼓勵更多的機構提供合法產品。

新京報記者 陳鵬 顧志娟 黃鑫宇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薛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