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拜託了爸媽 原創!

學步車這個東西,其實一直都是爸爸媽媽給寶寶學步常用的,但是兒科醫生卻非常不推薦爸爸媽媽們給寶寶使用的東西,這是因爲學步車並不能真正的起到幫助寶寶學會走路的作用,它只能幫寶寶達到一種看似是在走路的效果,學步車用了之後,爸爸媽媽覺得寶寶會走了,很開心,寶寶也感受到了除了爬之外的另外的行動的方式,非常的新奇,但是除此之外,卻是一點好處都不剩。學步車在被使用的時候,會托起寶寶的臀部,寶寶的雙腿不用支撐身體,只需要輕輕的移動自己的雙腿,小小的摩擦力就可以讓寶寶“走路”了,這樣的方法根本不能對寶寶的雙腿起到訓練的作用,還會延緩寶寶腿部肌肉的發育。而且學步車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也比較多,寶寶在剛剛開始使用學步車的時候,對於肌肉的控制還不是特別的熟悉,遇到階梯或者是地毯邊緣的時候,寶寶很可能就跟着學步車一起摔倒。

所以爸爸媽媽們,想要寶寶儘快的學會走路,還是不要給寶寶使用學步車了。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說,既然不能給寶寶用學步車,那麼牽着寶寶學走路總可以吧。其實爸爸媽媽牽着寶寶走路也是不行的,因爲寶寶的骨骼比較的脆弱,爸爸媽媽牽着走,寶寶的重心都會在爸爸媽媽的手上,稍有不慎,寶寶就可能會被拉傷。而且寶寶被牽着走路,並不能讓寶寶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還有學步鞋,其實爸爸媽媽也太高估它的作用了,學步鞋並不能幫助寶寶學會走路。寶寶剛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需要寶寶的腳底和地面進行接觸,這樣寶寶纔可以儘快的掌握走路這種獨特的感覺,所以寶寶其實是並不需要學步鞋的。但是冬天的時候,寶寶如果雙腳直接接觸地面,可能會讓寶寶着涼,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給寶寶選擇鞋底較軟的學步鞋,這樣既可以避免寶寶的雙腳直接和地面接觸,又讓寶寶可以很好的感受地面帶來的感覺。鞋底較軟的鞋子,既不會影響孩子的腳趾抓地,還有利於寶寶足部神經的發育。

挑選學步鞋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也要多多注意,一雙適合寶寶的學步鞋,應該是鞋臉比較的長,鞋帶的扣子可以調節鬆緊,鞋底較軟,鞋墊較硬的鞋子。鞋墊和鞋底加在一起的厚度,最好不要超過5毫米,過於厚的鞋底,也是會影響孩子對於地面的感知的,等到孩子走路已經比較的平穩的時候,在把寶寶的鞋底厚度調整爲5到10毫米,這樣相當於是給寶寶增加了走路的難度,可以讓寶寶更加熟悉走路的方法。

除了幫寶寶購買一雙正確的學步鞋之外,爸爸媽媽們還可以怎樣幫助寶寶學習走路呢?答案就是鼓勵,寶寶剛剛開始嘗試着走路的時候,對於寶寶來說,可能走了一兩步,寶寶就放棄了,又換回了爬姿,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也不要着急,要儘量的鼓勵寶寶,讓孩子重新找回信心,因爲寶寶學習走路是一件大事,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正常情況下,寶寶在10到15個月,通過獨坐、爬、扶牆等等的行爲,慢慢的鍛鍊腿部肌肉,自己走路完全沒問題。

如果寶寶遲遲學不會走路,爸爸媽媽們就應該注意一下了,情況比較的嚴重的,一定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