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在河南三門峽義馬市二十里鋪村,村民段從敏和王小紅夫婦正在養殖棚裏查看蝸牛的生長情況。2014年他們夫婦倆開始養蝸牛,花了八千元從洛陽引進1000只開始繁殖,發展到現在棚內已有20萬隻在養。

蝸牛在河南那個地方都有,不過我們印象中的都是那種小蝸牛,只在夏天下過雨後纔出來,也沒有什麼實際用途,最多被小孩子拿着玩。而段師傅養的蝸牛,個頭很大,很像從小河溝裏撈出來的螺螄,並且它的主要用途也是喫。

養蝸牛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溫度需要常年保持在25度,還對溼度有一定的要求。這些放在盆子裏的是孵化的小蝸牛,等到長到一定程度才放到對面的格子裏進行餵養,一般五個月左右就可以拿到市場上銷售了。

蝸牛喫什麼?很多人對這個會比較好奇,據王大媽介紹,蝸牛喫菜也喫糧,她現在準備的胡蘿蔔絲,還有白菜葉子,青菜葉子,拌上玉米粉,就可以喂蝸牛,另外不是每天都喂,三天投一次食即可。

養蝸牛讓人感覺很新奇,喫蝸牛對很多中原人來說,估計還有點兒不習慣,就像過去河溝裏的螺螄,北方沒有多少人喫,後來去南方打工的多了,來回這麼一交流,現在北方愛喫這個的也很多。

平常來村裏收購蝸牛的客商不少,王大媽一般都會給他們弄上幾隻嚐嚐。她說喫的時候先把外殼洗乾淨,然後燒開水把蝸牛焯水十分鐘後撈出,再用牙籤把肉挑出,去掉不乾淨的內臟部分。

這些弄乾淨的蝸牛肉,還要用手不停地反覆抓搓,爲的是把肉上的黏液抓出來,然後用清水沖洗掉,這個抓搓的過程要持續十分鐘左右,才能把黏液最大程度地弄出來。

把肉拾掇乾淨之後,王大媽開火倒油,放入幾粒花椒,然後把蝸牛肉放進去翻炒,之後放入切好的芹菜段,出鍋之前再放各種調味料。

蝸牛肉喫到嘴裏綿軟,跟螺螄肉的筋道還不一樣,王大媽說她做的方式太簡單,飯店裏做出來的可好喫了,另外現在燒烤也開始流行烤蝸牛肉了。他們的蝸牛現在賣出去十幾塊錢一斤,一年下來能收入十來萬元。攝影記錄|張春光(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