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是華語流行樂壇的標誌性人物,他有無數經典的歌曲。

他和同是臺灣的羅大佑都被無數的樂迷信奉為教父級別的人物。《山丘》是李宗盛於2013年發行的國語專輯。其同名主打歌《山丘》是由李宗盛親自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憑藉同名主打歌《山丘》,李宗盛獲得了第2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詞人獎。

這首歌曲《山丘》正是來自於他的筆下,巨蟹座的他敏感細膩,很多歌詞看似手到擒來,看似簡單直白,卻每每讀起有一種妙到毫巔之感。據說2003年的主旋律就已經有草圖在他的腦海里了,但他用10年的時間不停的完善,不停的思考,直到用匠心的精神把這種歌曲寫出來。比如開始,用的是他一貫平直簡單的切入「想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 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然後就是問題裏的這句「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僥倖匯成河」。曾先森理解這句話,是李宗盛對於靈感和態度的詮釋。前半句寫的是態度,

「一生的涓滴意念」講的是情感的累積,和人生的歷練。

這是創作者的初心,但是李宗盛前面的定語是什麼呢?「說不定」這是就是態度,我不停的積累,不停的學習,靈感迸發我在記錄,然而「說不定」。我不肯定,我不認死,這種態度說到底就是豁達。 所以才「僥倖匯成河」嗎?這難道不是李宗盛一生創作的總結嗎?

《山丘》絕對算得上李宗盛的代表作,他不再溫柔的訴說情愛,不再控訴社會和人情,而是直面了自己的真性情。


訴盡人生的無奈,卻還是相信未來可期的執著與不甘~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待",這句歌詞,每次聽都是不同的感受。

初聽的時候正讀本科,無憂無慮,想幹啥幹啥,略帶滄桑的音色,娓娓唱來,像一位大哥在傳授人生經驗,不故作高深,也不無痛呻吟。只是慢慢訴說,有些人生往事。

再聽時,談了初戀,對後面的"喋喋不休,再也換不回溫柔,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得罪擁抱,在什麼時候",有了更深的體會。情啊,愛啊,最後也散了,終究還是無人等待。

現如今,少年也已步入中年,研究生也畢了業,討了生活,丟了初戀,無奈又些許遺憾,總有山丘可以聊慰餘生,大哥的雄渾的嗓音,給我以振奮。

從前,少年聽雨歌樓上

而今,壯年聽雨客舟中

不變的,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待,卻還是要不知疲倦的翻越 每一個山丘,瀟灑一生~


謝邀。音樂教父李宗盛,夢醒時分嘆人生。既然想知曲中意,何不癡心度紅塵。


據說《山丘》這首歌,李宗盛寫了10年之久。而這10年,恰是他命運跌宕、感喟頻出的歲月。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山丘》是李宗盛另一首《給自己的歌》,言辭切切,都有現實的對應。但就像《給自己的歌》觸動太多人的情事款曲,《山丘》也像投在波心的石子,激起對生命共通的感喟。

而對於創作山丘這首歌的十年,李宗盛和林憶蓮分手了,恢復單身。

這些年,這首歌,是李宗盛寫給自己的歌。


山丘是李宗盛的經典之作。歌曲中寫出了人到中年的滄桑,寫出一個人經歷了世事之後的淡定和從容。也有無奈和悽涼。人生就像是一座高峯,攀過了一座又一座。人生也像是一場修行,歷經許多世事之後,人也會變得圓融和淡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