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通快遞宣布與考拉便利達成合作,正式入局無人零售貨架。這已經是第二家快遞企業入局無人貨架,也預示著這一領域迎來了新的大佬切入。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無人貨架可以說是裹挾著新零售的概念大火起來的。在這一年裡,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很多寫字樓里,出現了擺滿飲料、餅乾、泡麵、薯片等常見零食,貼著二維碼的開放式貨架,白領們在茶水間掏出掃碼付款就能拿走自己想買的東西,解決了來不及吃早餐、加班時填下肚子的「口腹之慾」,而且避免了等電梯下樓買浪費時間。隨後,無人貨架快速進入二三線城市,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已有40多家入局者。

無人貨架成資本寵兒

作為新零售的一部分的無人零售,在2017年以無人貨架、無人店等形式被熟知並站在了風口,而此前寫字樓被稱為零售業的「無人區」。加之投資成本低、與用戶距離近,爆紅的無人貨架引得一大批資本追隨進來。

截至2017年9月末,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獲得投資,猩便利、每日優鮮便利購、果小美、小e微店等,這些玩家都拿到了上億融資,最高的單次融資額達到了3.3億元。而七隻考拉、領蛙、友盒、陽光樂選、哈米科技等則獲得了數千萬的資本輸血。據talkingdata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無人貨架玩家獲得總的融資金額超過30億人民幣。而給這些無人貨架供血的不少都是知名的投資機構,如IDG資本、經緯中國、藍馳創投等。

當然,吹起新零售之風的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等也不會缺席。阿里巴巴投資了果小美,同時阿里還聯手美的推出了「小賣櫃」,騰訊則將錢袋子給了每日優鮮便利購,京東上線了京東到家GO,而蘇寧也在2018年開年在江蘇試點鋪設了上千組蘇寧小店Biu無人貨架,並計劃在2018年實現5萬組貨架的鋪設。在第一階段完全全國79個重點城市覆蓋後,後續將達到134個城市覆蓋。

無人貨架擴張生猛但或許虛火太旺

每一次行業風口,都會有玩家和資本去快速佔領山頭。事實上,無人貨架的很多創始人都有互聯網從業背景,他們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進軍這個領域,同時資本的反映可以說是迅速的,但是卻不一定是準確的。就像「共享單車」,2017年無人貨架的鋪點數量成為玩家們分秒必爭的關鍵,快速跑馬圈地,獲得的融資幾乎也都是用於這一部分。

其中,野蠻擴張最迅猛的當屬猩便利。截至2017年6月至9月,猩便利的無人貨架點位規模就擴張到10 000個,而到2018年1月,這個數字翻了3倍。其聯合創始人司江華認為「哪家無人貨架公司率先達到30萬個左右點位的體量,基本上就能佔據絕對優勢。」

除了猩便利,前述有大腿抱著的果小美和每日優鮮便利購的擴張也表現激進。

成立不到半年的果小美在完成了超過5億的融資後,在2017年12月放話要在2018年做到100萬個貨架點位。而2017年9月果小美創始人閻利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2017年的規劃是開到8000-10000個點位,那麼要完成2018年的目標,果小美平均每個月就要完成超8萬個點位擴張,具體到每天要完成近3000個點位鋪設的任務。

而歷經2論融資,總額超過10億人民幣的每日優鮮便利購,也將絕大部分的錢用於貨架鋪設,目前其已鋪設了1.8萬個點位,其目標是在60個城市快速占坑50萬個點位。

可以說,比此前的共享單車「鋪貨」之勢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其瘋狂擴張不單單是為了搶佔市場,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成本控制。

有很多人都認為,無人貨架的成本不高。當然,目前無人貨架主流都是簡易的物料,部分有冷櫃的也大多是與冷飲、乳品公司合作,冰箱由這些供貨企業提供。比如小e微店與蒙牛合作,冰箱都由蒙牛提供。並且,入駐寫字樓也基本是零租金。這樣看來經營無人貨架成本是不高,但是大家忽視了「運維成本」。

最大頭的當是補貨的物流成本,據了解在大中型公司的貨架幾乎每天都要補貨,小公司至少一周兩次補貨,涉及的人工成本不低。所以如果儘可能把點位密度提高,相應物流成本就能降下來。

雖然道理是這樣,但是無人貨架的「燒錢速度」依舊沒有幾個玩家抗的住。

有媒體報道,每日優鮮進駐一家50-100人的公司會給銷售人員每台貨架300元的提成,而進駐100人以上的公司提成則是500元(一般這樣規模的會配3台貨架)。無人貨架的成本按300元算,安裝和補貨的人力成本、再加上每個月的電費等雜費,算下來一個100人公司點位的費用接近3000左右,有的要自出冷櫃錢的可能費用會高達五六千。

拿猩便利3萬個點位在核算下,成本就是上億,果小美。每日優鮮購百萬個、50萬個點位按此計算成本就更是驚人。經歷了一年的混戰,不少先頭部隊已經倒閉或搖搖欲墜。

比如2017年1月才上線的用點心吧在7月關停,而上線僅4個月的「GOGO小超」也在2018年年初停止了運營。除了項目破產,業務整合也不時發生,如易果生鮮與哈米科技達成戰略合作、猩便利收購51零食、果小美和番茄便利合併…

而明星無人貨架代表,猩便利2018年開年也傳出不少負面新聞。在一篇名為《猩便利真相》的文章里,寫到了猩便利南京裁員七十幾人,並有相關截圖證據,同時還通過祭出相關人員的留言,涉及裁員、開除、工資變少等信息。

然後有媒體跟進報道稱猩便利年會只是一場籃球賽,獎品是價值500元的猩便利零食大禮包顯得非常拮据。還有傳聞說猩便利資金鏈斷裂正在尋求收購,收購者可能是京東或是蘇寧。

實際上,「無人」貨架並沒有多少創新模式,跟早些年在地鐵、商場等場合的自動售後機差別並不大。而且最早是投幣購物的自動售賣價,後來也升級為可以掃碼支付。只是自動售賣機收到錢後才出貨,無人貨架全靠自覺,雖然有攝像頭的監督,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拿了貨不付錢的情況,貨損率不低。

物流公司入局有競爭優勢

與不斷倒下的無人貨架公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斷有大佬加入。其中以順豐和中通兩家物流企業的切入被很多媒體解讀為或許給無人貨架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2017年年底,順豐的「豐e足食」無人貨架在深圳展開試點,先期鋪設數百個點,而後快速在北京、上海等地鋪設開來。而2018年2月,中通也入局了無人貨架。

其實,物流企業入局有其天然的優勢基因。前面提到,無人貨架密度和規模效應非常重要,基於補貨的物流成本是無人貨架運維成本不可小覷的一筆支出的事實,像順豐和中通本身就有自己成熟的高密度的配送網路,可以運用到無人貨架領域,如順豐2016年業務就覆蓋全國331個地級市、2620個縣區級城市,近13000個自營網點,中通服務網點超2.89萬個,轉運中心79個,網路合作夥伴逾9400家,網路通達97.69%以上的區縣。

此外,其實新零售還是更講究用戶體驗,如果完全是「無人」,體驗怎能保證?而物流企業有與消費者之前有一個紐帶——快遞小哥,其實快遞小哥可以兼任貨架的責任人,如果用戶對貨櫃有類似補貨等反饋意見都可以傳達給該公司相對固定的快遞小哥。而且本來快遞小哥與企業用戶的長期合作下來都建立了一定的關係,無人貨架也更容易被接受,有人指出更像是「熟人店鋪」。

無人貨架的未來?

據艾媒發布的2017-2018中國無人貨架市場研究報告,其分析師認為無人貨架的規模化是重點,2018年將會是迅速鋪設的一年,各企業佔據優勢區域鞏固市場地位之後將會產生行業頭部企業。

但是目前並未探索出成熟的發展運營模式。

成本實際不低、模式簡單易複製、進入門檻低,全靠燒錢海量鋪設,目前無人貨架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究竟該如何運營?其實新零售就是解決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效率問題,可以看到不少無人貨架創業企業都提出了精細化運營,包括負面纏身的猩便利,其在解釋裁員傳聞時也指出主要是為了推動精細化運營。

但是實際上落到實處的並不多,並沒有多少企業會採集貨架所處公司的用戶信息或品類偏好信息,比如男女比例等。而有的用戶在無人貨架上貼上了自己的商品需求,但是並沒有得到有效反饋,用戶體驗可見一斑。

有用戶反應冬天公司的無人貨架冷櫃的銷量就降低不少,而有些無人貨架公司及時補放了熱櫃,熱櫃的熱飲等產品很受女性同事歡迎。但是這樣精細化運營案例並不多。也許一切都還是因為成本在那裡,目前還是在野蠻擴張階段。

但是如果無人貨架的擴張一味只追求速度,忽視了已有陣地的經營鞏固,最終也可能留下一地雞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