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第二季已經開播了,這部紀錄片以醫院爲拍攝原點,聚焦醫患雙方面臨病痛、生死考驗時的重大選擇、通過全景化的紀實拍攝,抓取真實場景,還原真實醫患生態,人性化展現醫患關係,其豆瓣評分高達9.6。

  在數以萬計的評論中,有觀衆寫到——“每天都是實戰,沒有演習”。的確如此,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每一次與疾病的抗爭,都是實戰。

  圖片來自《人間世》紀錄片

  那麼如何分辨虛假醫療廣告和真實有用的醫療信息?生病時選擇好醫院還是好醫生?醫生對你的喜好會不會影響他的診療決定?醫學結果是否一定準確無誤?

  今天湛廬君推薦由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傑爾姆·格羅普曼所著的兩本書——《醫生最想讓你讀的書》+《最好的抉擇》,並請來了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腫瘤醫院外科醫師爲你分別解讀。讓你清楚瞭解看病就醫時常識和思維,做一個夠理性、有智慧的患者。

  1.

  《醫生最想讓你讀的書》| 王一方解讀

  王一方: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

  1.我們要做聰明理性的患者,首先就要學着爲自己的健康作出最佳決策,要摒棄一種“委託心態”,不能認爲診療決策是醫生的私事。要知道比醫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醫患”的共謀。

  2.醫生展現出來的診斷套路、竅門,可能存在疏漏,患者應該瞭解醫生的診療思維,並且通過充分溝通,幫助醫生避免糊塗決策、糟糕決策。

  3.臨牀醫學,是一系列的不等式,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打個比方,我們講1+1等於2,但是臨牀上1+1可能不等於2,1+1可能等於0。有的時候人財兩空,花了錢了,花了技術了,最後人沒了,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4.資深的醫生和毛頭醫生的差別在哪兒?不在學歷,而在閱歷,但是也不能對此產生迷信,因爲並不是經歷越多的人診療水平就越高。高明的醫生,往往會思考、好思考、重思考。

  2.

  《最好的抉擇》| 閻石解讀

  閻石:腫瘤醫院外科醫師、腫瘤學博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