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接連對泰國、柬埔寨、越南、希臘等中國人熱衷的海外房地產市場進行了深度分析。

有人給我們留言:「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也有看了我們的文章之後,懸崖勒馬,暗自慶幸。

年初,我們又拋出一篇《東南亞買房 最後的忠告》,讓我們感到慶幸的是,在海外置業這件事上,很多人終於回歸理性。

我們從沒說海外置業是錯的,但很多人喫虧,就喫虧在信息不對稱。

當下很多房產中介,利用自媒體做宣傳,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以偏概全,就不僅僅是人品問題了,韭菜急的也會砍人。

就拿今天要說的日本市場來說,利用國人不瞭解日本房產制度,和稅收制度的情況下,通過隱瞞真相達到銷售目的,你真能睡得好嗎?

最近有很多中介跳出來說,快點買房,不然要大漲了。

然而在日本,二手房的賣家是個人,則不會對交易徵收消費稅,土地購買價格也不徵收消費稅。

為什麼很多人海外置業會選擇日本?

在我看來,人羣和投資東南亞的有點不一樣。普遍多次來過日本旅遊,對日本的環境很有好感。

另外,多多少少有求穩的心態。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最新發布的《不動産市場動向》調查,2018年東京的房地產均價為86.8萬日元/平方米,比2013年上漲了23%,一舉超過1998-2013長達15年間的漲幅。

其中,中國資本,在日本不動產市場海外資金中的佔比,從2014年的5.5%,上漲至2016年的16.2%。

「就是中國人硬生生把東京炒起來的。」這是石榴叔,一位在日本定居朋友的原話。

當然,能這麼火,也要拜中介所賜。一位白手起家,專門做中國人生意的華人中介,花了兩年時間就開上了法拉利。

永久產權、對沖保值、穩定、東京奧運會、發達國家...... 這些都是中介口中最高頻出現的詞。

當然,中介公司對中國客人「掙錢買房,躺著收租」的痛點把握得十分精準。

但有三點,他們往往避而不提,也從來不敢寫在文章中:

1. 房屋折舊

2. 持有成本

3. 空置率

一、房屋折舊讓你瞠目結舌

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日本,買房子首先要決定是買新房還是買二手房。

如果你有仔細去了解過日本當地二手房交易情況,就會發現越老的房子,價格越便宜。

很多人中介強調,日本的房子看起來很新。為什麼呢?因為在日本,10年會有一次小翻新,20年會來一次大翻新,這樣做為了不大幅降低房租。

在日本,只有新房,而且是第一年,租金才最高,之後租金遞減。並不像中國,房東每年還能漲個5%。

我們做了側面瞭解,以東京為例,一次小翻新的費用,需要5-6個月的租金。大翻新的費用大概是2年的租金。

如果交給公寓管理公司全權處理,這個價格還要乘以1.5倍(翻新期間沒有租金)。

折舊?日本法律明確規定(可以在日本國稅廳官網查到),木造住宅法定耐用年數,是22年;RC公寓(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法定耐用年數是47年。

木造結構住宅到了22年立刻就要拆除?政府並不強制。未滿22年房齡,木造殘存使用壽命=(法定耐用年數-已使用年數)+已使用年數×0.2。超過22年房齡,剩餘可使用年數=法定耐用年數×0.2)。

但是地上建築物的市值已經嚴重縮水了,到了33年房齡以上時,房屋價值接近0,只剩下土地價值。RC公寓同理。

根據統計,日本房子10年折舊24%,20年折舊40%,30年折舊55%。

問題來了,你的投資預期回報率裏,考慮折舊沒?

想賣?買家未必能申請到銀行貸款。在日本房地產市場裏,10年以上的公寓最不喫香。

日本木造結構的房子到了使用壽命,幾乎都會被推倒重建,因為30年以上的房子基本租不出去。

那麼公寓呢?根據區分所有法及公寓重建的圓滑化法規定,只要區分所有權人中有4/5的同意,即使有反對者,也可以進行重建。

不願意出錢的話,公寓的管理工會會購買區分所有權,那時地面建築物價格折舊基本為0,只剩土地價格。

二、每年的持有成本絕對不是個小數字

「繁雜」是日本房產稅制度最大的特點,26種稅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至少有6種。

1、購買時,需繳納印花稅、登錄稅、房產取得稅、保險費

2、持有時,需繳納固定資產稅、都市計劃稅

3、出售時,資本利得稅

4、遺產稅和贈與稅

在日本買房時,需要一次性交付的費用包括登記費(含律師費)、不動產取得稅、保險費用、國定資產稅、都市計劃稅、中介手續費和印花稅等,合計為樓盤價格的6-7%。

這些中介的確會和你說的比較清楚,畢竟瞞不住。

可是即使永久產權,每年仍有一筆根據房產市值,折算的固定資產稅(1.4%)以及都市計劃稅(0.3%)。

貸款可以抵扣所得稅,貸款15年結束後,稅負反而會增加。

這裡插一句,外國人在日本買房,最高貸款額為房價50%,利率2.8-3%,最高年限15年。

而日本人買第一套房,房貸利率0.47%,相當於白送,日本人總購房成本,也要比國外投資客低很多。

除此之外,公寓類房產有管理費和修繕費(一戶建類房產是自己維護和修繕)。公寓類房產每年的維護費用是房屋售價的1.5-2%,一戶建類房產每年的維護費用是房屋售價的0.6%左右。

很多人還忽略了火災險,這是強制購買的(每年約在2萬日元左右)。

石榴叔不知道,外面那些中介是怎麼計算收益率的,大言不慚的聲稱東京的租售比大約是4-5%,大阪的租售比8-10%,民宿的租售比高達15%。

反正我的計算,在東京投資每年實際毛收益率也就2%上下,這其中已經對小大翻新的成本進行了分攤。能否持續還是一個問號。

差點忘記說了,日本人在賣房的時候,是可以享受稅金部分減免的政策。

而外國人享受不到這個政策,加上貸款利率高,在賣房的時候,日本人往往更有底氣報出低價。

三、空置率絕非零

根據中國房屋空置率報告現實,上海的2017的房屋空置率為18.5%。

在很多中介口中,東京是不存在空置率的,我只想呵呵一笑,睜眼說瞎話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下圖是東京,18年9月的統計數據。(media.tousee.jp不動產投資調查)

自己可以對應著看,不是在東京買了房,就一定能租出去的。

根據野村綜研的調研報告,2033年日本房屋空置率將達到30%。

少子化、老齡化帶來的人口減少,嚴重摧毀著日本。

老齡化國家想改變真的很難,而日本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買房,接盤俠在哪裡?

海外投資,信息不對稱背後,都是大坑。朋友告訴我,在日本,幾大坑人產業裏,就有華人坑華人買房。

日本房地產的最佳入場時機,其實在2014-2015年,當年4.9匯率。

現在進場有點晚,國內那一套炒房的手法,在日本很難玩轉,畢竟成本擺在那邊,稅擺在那邊。

順帶提一句,如果有人忽悠你,先在日本買房,然後通過設立公司移民,你可以直接拉黑他。

-END-

首發微信公眾號「石榴詢財」,關注我們,你會發現更多真相

===========================

你被資產配置忽悠過嗎?

基金定投,看這篇就夠了

保險怎麼買才划算?

招行智能投顧,到底賺不賺錢?

不懂貸款?你就不會理財!

真實案例,0基礎辨識垃圾理財產品

中產焦慮下的激情理財

什麼是理財?99%的人都錯了!

我瞎扯過的LIVE:

中產家庭如何 DIY 理財規劃

如何買對理財產品

我寫的知乎一小時電子書:

《借錢有理!個人貸款實用知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