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毒藥君被朋友安利了部號稱沙雕減壓的島國劇。

沒想到,它竟意外承包了本週的全部笑點。

有多沙雕呢?

記得之前給你們推薦過的真人版《我是大哥大》吧?

有人看過這部新劇後,表示搞笑程度不輸它。

今天,我決定無私推薦給你們。

《后街女孩》

BACK STREET GIRLS

看過動畫的應該知道它在B站的表現。

是的,這部漫改劇實際上之前有做過動畫,口碑還不錯。

之後可能是片方看到民間反響,又相應推出了同名電視劇和電影。

雖然都不如動畫,但真人劇的質量,在同類型中已經算得上良心。

別忘了,隔壁的高人氣《銀魂》,真人化後也只能勉強保住7分的位置。

之所以選擇推薦《后街》的真人劇而不是動畫,其實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真人版的改編更還原原著

從官方發佈的消息和觀衆的反饋來看,不假。

結合毒藥君自己的觀感而言,其實這個說法也是成立的。

比如在一些經典段落的處理上,除了所在次元不同,電視劇的還原度並不輸給動畫。

甚至,一些笑點會比後者更強

其次,動畫因爲是泡麪番的緣故,時間短不說,內容也是按照單元劇的方式推進。

緊湊的節奏,讓它的每個故事之間缺少鋪墊。

更關鍵的一點,是它因經費不足被人調侃的PPT畫風

比如觀看過程中,全程你只看得到人臉上的嘴在動,

其餘的一切都是靜止的。

動態細節的表現上,別的偶像番長這樣:

到了《后街》中,則變成了醬……

更不用說,那些爲了節省成本,乾脆直接懟一張空境的串場了。

雖然憑藉搞笑的設定和故事情節,《后街》的動畫版在去年贏得過觀衆青睞。

但有限的預算,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它的可看性

相比之下,電視劇的還原度其實還不賴,只是少了動畫中的一些浮誇設計。

像什麼飛踹人臉這種高難度動作,現實中當然沒辦法一一呈現。

但原作精髓的部分,電視劇在適當完善一些細節後,其實從觀感的完整性和流暢性來說還是不錯的。

所以接下來,就來介紹下真人版《后街》的故事。

先來認識下三位黑道小哥,阿健、阿亮、阿和。

三個人自入道開始就是結拜兄弟,併發誓要做一輩子的純爺們兒。

分不清誰是誰?

有啥關係,反正他們一會兒要闖禍,最後因此改名換姓。

由於情節太嚴重,甚至……

連自己的命根子都保不住

事件起因是這樣的,這三個哥們兒所在的幫會和別的幫會結怨,正處在戰爭時期。

血氣方剛的三個小夥子爲了保護幫會,加上已經進牢子的老大在一旁鼓勁兒(顯然理解錯了對方的用意),決定找敵對幫派單挑。

結果,被敵人揍出了翔。

對方老大雖然手下留情,沒有除掉這三個小混混。

但與此同時,他也告知了他們一個祕密。

原來,三人所在幫派的頭兒目前正在和敵人議和,且已經快要達成

然而因爲這次突襲,計劃告吹。

得知自己闖下大禍,在被敵人釋放後,三人組趕緊跑老闆家裏謝罪。

老闆得知真相後,雖然也氣得揚言要剁了他們。

不過,他還是提出了一個讓兄弟三人無法拒絕的保命條件:

要麼給老子變性當偶像去,要麼,給老子缺胳膊少腿!

當場嚇尿的三人爲了求生,只能在當晚買好去往泰國的機票。

手術過程中,每人的二弟還要被醫生觀賞調戲一番。

忍辱負重切除了對男人來說至關重要的寶物,這還沒完。

在看臉的時代,沒臉蛋,你好意思叫自己偶像?

於是,三人又去韓國把臉進行了魔改。

別說,這韓國人的整容技術確實先進。

明明是糙漢的黑道三人組,經他們的手術刀一修,瞬間變身“萌妹”。

爲了不過於誇張手術效果,導演刻意選擇了三位長相相對中性的女演員出演,這個細節不可謂不用心。

外表和性別上都變了,可聲音和心理上,三位小哥仍舊是爺們兒。

聲音上好說,再利用手術改造一次聲帶就可以。

行爲舉止上如何讓他們變得更娘更偶像呢?

老闆決定親自下手調教

先從舞蹈開始,展開魔鬼特訓。

然後沒日沒夜逼三人看偶像團體的錄像,學習人家的儀表姿態。

看出幻覺、看吐爲止。

專業方面一招一招過,生活作風也得來個180°大轉變。

偶像是什麼?偶像就是美化過後的商(社)品(畜)!

既然如此,飲食必須嚴格限制,

起居時間也要規律起來,

什麼?戀愛?

偶像居然需要這種亂七八糟的玩意兒?

動畫裏,對偶像的定義可是連OO都不會拉的天使啊

如此培訓一番,終於迎來了出道的日子。

老闆給三人組起了個特別應景的名字,極道女孩(極道,日本黑社會別稱)。

剛開始,因爲是新人的關係,生意全部都要靠幫會小弟硬拽路人進行強制消費。

加上硬核到令人菊緊的歌詞,正常人很難喜歡上這麼彪的組合。

也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老闆開始轉換風格,讓三兄弟改走卡哇伊路線。

果然,萌即是正義。

不多久,但凡有極道女孩出現,現場就爆了!

原本想快速擺脫偶像身份重拾男兒身,不曾想反倒因此大火。

領頭大哥阿健自然鬱悶到不行。

不過,抱着“偶像團體就是快餐文化,來得快去得也快”的心態,兄弟三人認爲自己的偶像之路不會長遠。

誰知,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機會,讓他們的人氣不降反升。

握手會上,變態大叔(敵對幫派老大)的性騷擾激起民憤,結果動靜太大鬧上電視,組合曝光度被擴大。

電臺採訪過程中,故意毀人設的任性言論不但沒有引起粉絲反感,反而製造了話題。

關注度進一步提升。

外憂不止,內患同樣不絕

隨着時間累積,團員內部開始有人逐漸享受起當偶像的滋味。

爲了避免被別人抓包,只能私底下磨鍊口癖和舞臺技巧。

雖然兄弟情義深重,但如此投入,自然讓習慣了粗暴作風的其他人受不了。

名氣大增,加上連自己老大都認不出的相貌變化。

偶像之路不但沒有走遠,反而變成了極道女孩的日常

你說悲催不悲催?!

無論是惡趣味和詭異畫面混搭的段子,

還是鬼畜好玩兒的人設,

你要的快樂,《后街》都有。

當然,除了兜售有趣的設定,這部劇也不忘適當加入一些對人物的側寫,讓觀衆看到故事不單單只是惡搞那麼簡單

比如和酒館老闆交心的那場戲,就讓人看到黑道份子除暴力外的人性一面。

這種反差感的設計,實際上早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就用過。

只是近年,一些日本動畫也開始照搬這個模式,可以說是一種跨次元的老套路了。

《超能力女兒》同樣顛覆了黑幫角色的傳統屬性

提起日本的黑幫題材,經常看島國電影的觀衆除了“狠、重口、很H”外,應該再無別的印象。

黑幫內部的江湖恩怨,以及隨之而來的感官獵奇,老實說,隨着時代的演變,已經很難再滿足口味多變的民衆。

這個意義上說,《后街》和同系列的作品出現,絕對革新了這個題材的敘事方式,讓人眼前一亮之餘,不乏捧腹時刻。

說了這麼多,最後就想問問你:

小夥子,想當偶像嗎?

變性的那種~

近 期 熱 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