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發表研究報告指,農地轉換將會是施政報告的焦點。由於社會對「明日大嶼」的高建造成本存有激烈爭議,預期香港政府或會將此計劃擱置。

該行相信,取而代之下,未來的土地供應將會更依賴於農地及棕地轉換,並預期政府會鼓勵發展商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資料圖片

該行續指,發展商持有大約1,000公頃農地,佔政府估算截至2046年有1,200公頃土地短缺的83%。政府計劃發展的三個新發展區相當於984公頃,當中有大約700公頃農地將會被轉換以應付未來五年的公共發展需要。

該行又估計,新增住宅供應量或會超過17.7萬個,相當於香港政府四年的年度房屋供應目標。不過,首批住宅供應似乎不能在2024之前出現,故對短期房屋供應的影響有限。

此外,該行預期立法會將會在沒有太大爭議的情況下通過空置稅,並將會最早在今年12月13日生效。唯一的討論是應否將豪宅包括在內,因其銷售率低且對房屋供應的影響有限。

資料圖片

短期內,該行相信發展商會加快銷售其大量的住宅庫存。若住宅需求較市場預期疲弱,則會採取延遲新屋動工、預售及完工等方法,以避免產生額外的空置稅。

若發展商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估計對恆基地產(012)的資產淨值增值最大,其次是新世界(017)、新鴻基地產(016)及長實(1113);而潛在的空置稅推出將會對嘉裏建設(683)及新鴻基地產的盈利造成最大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