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採訪過一個做了50多年木雕的老匠人,也是感慨萬千。木雕會逐漸被淡忘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後繼無人。現在的年輕人,很難靜下心去學這樣一門百年如一日的手工藝。但木雕的價值,是永遠都存在也看得到,而且會越來越有價值。不知道您的木雕是什麼,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聯繫我們幫您做傳播喔。

這裡有一篇這位老匠人的故事,您可以看一看。


65歲民間木雕師一生守候工藝,完成鉅作《清明上河圖》

長7.5米,寬2.2米,重達1噸,

選用香榧樹舊料,採用浮雕工藝,

加上深雕、鏤空雕、透雕的輔助,

一幅巨型木雕版《清明上河圖》就這樣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請將手機向右方向橫放

汴河商船雲集,縴夫牽拉,船伕搖櫓,

氣勢非凡的虹橋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

所有的細節,包括小橋流水的感覺,

還有所有人物的神態和姿勢,

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一絲不苟。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守世之,謂之工。

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

木雕師雕出了翰墨遺韻,再現汴梁風情,

清明盛世在他的刻刀之下,恍如重現。

50餘年的匠心木雕之路

這幅作品,

是65歲的民間木雕師周先榮所做。

從選料、貼圖、拓畫、取料、雕刻、打磨…

憑著那雙長滿老繭的雙手一刀一刀地刻,

他用6年時間實了自己的一個夢想。

作品一出來,

便被一位收藏家以高達60萬的價格收藏。

周先榮出生在世界木雕之都浙江東陽,

14歲開始就當木雕學徒。

「那個時候比較窮,

不學一門手藝日子會比較難過。」

所以初中畢業他就沒再學習了,

跟著木雕師傅學習木雕。

白天學習打胚、修光等工藝,

晚上靠著一盞昏黃的煤油燈微弱的光,

在發舊的牛皮紙上練習畫畫,

經常練習到凌晨兩三點鐘。

那時候周先榮住在山上,

房子還是昔日的泥巴牆堆砌的,

他所有的繪畫技能,

就是在這樣荒涼的條件下學會的。

看到這樣的作品,

真的難以想像這是一個從沒接受過專業美術教育的人創作的。

郭子儀拜壽圖

經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

感到最難的莫過於筆觸,

因為筆觸是作者心靈與技巧的產物。

木雕的刀法也是如此,

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一層層推進,

為使作品表面細緻完美,

需要刀跡或圓滑、或板直、或粗獷,

這些都需要將技術練到爐火燉青的地步。

隨著時間流逝,日積月累,

他將東陽木雕的多種雕刻技法都運用到極致:

深浮雕、淺浮雕、透雕、

多層疊雕、圓雕、滿地雕等等。

並且也沿襲了東陽木雕的藝術流派,

題材包括了人物山水、飛禽走獸、花卉魚蟲等。

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歷史典故的題材,

這不僅傳承了傳統工藝的藝術精髓,

更是承載了我們獨有的歷史文化。

福祿壽三星

百鳥朝鳳

八仙過海

竹林七賢

這些木雕作品運用在室內設計之中,

更像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了做裝飾畫、屏風這些物件,

周老先生還參與了古建修繕的工作,

曾奔走大江南北的古廟或書院實地勘察。

保護及修繕古建築是一種責任和力量

獨峯書院,

為仙都名勝古蹟之一,創建於宋朝,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曾講學於此。

周先榮為已腐爛的木雕牛腿做修繕,

盡量還原古建原貌。

所謂牛腿,是在檐柱上方外伸的斜木杆,

上加橫木,以支撐挑檐的檁。

他將浮雕、鏤空雕、半圓雕等技法融匯一起,

燦如錦繡,也不失古樸典雅。

這些牛腿充滿著濃厚的文化底蘊,

洋溢著詩情的神奇韻律,

漫步在古村鎮的老街舊巷,

猶如欣賞著一幅幅襯託在青山綠水中的水墨畫卷。

它們經常出現在一些名勝古蹟,

成為中國走向世界、

世界瞭解中國的一個最美窗口。

老先生說,

「保護及修繕古建築是一種責任和力量,

把古文化融入現代生活需求中,

不至於忘本,

更是造福於我們的後代。」

不禁感慨傳統文化就是需要這樣的情懷,

才得以延綿不息。

每一件常規的木雕作品,

至少都需要半年的時間完成製作。

這些木頭被尖刻的雕刀鑿刻,

被粗糲的砂紙打磨,

歷經風雨才成珍品。

隨著時間的流逝,

它們定是價值不菲。

還記得從前家裡的那套木雕沙發和茶几,

陪伴了我數十年的成長。

後來不知是歲月腐蝕,還是人心所變,

這種傳統物件在我心裡早已失去了地位。

慢慢它們被代替了,

唯有那一扇落灰鋪蓋的木雕屏風,

在角落裡獨自生輝。

如今再看回這些傳統木雕,

撫摸著時間留下來的痕跡,

竟覺得這些巧奪天工的匠心之作纔是世界瑰寶。

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手工藝品,

更是精神的覺醒,

是千百年來文化的傳承。

不僅僅是物質的,

更是包含手工藝人智慧和心力。

木雕並不是隨意模仿,

需要真正的雕刻技藝才能流傳於世。

之所以所有作品他都堅持手工雕刻,

是因為手工的精細度、靈動感,

都是機器無法代替的。

如今有多少人還能夠像這些木雕師,

做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匠人,

耐得住寂寞,守住一顆匠心?

· END ·

採訪 撰文 ? 小若

原文為InnoTalk原創,轉載請告知


不請自來,因我對傳統工藝特別感興趣。我拜師學傳統木工中,但是這是一個興趣愛好。談談我的感受。

目前,隨著科技進步,時代發展,我們不難看出,一些傳統手工藝領域受到極大衝擊,尤其是機器工藝的精準,高效,使傳統手工藝受到挑戰。一些領域的技術革新,往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更多地創造價值,解放勞動力。但是對於傳統手藝不單單是挑戰,我覺得也有機遇並存。

拜師的老師傅,以前是木匠,打小學徒,出徒,帶徒弟,開傢具廠,受聘到工藝美術廠,目前人近古稀,老爺子開了一個木藝工作室,拋開機器,回歸傳統木工,手工製作,自己做古琴、榫卯傢具等。我們師徒聊過一些老爺子過去的事情,他說現在來這個工作室,有三點原因:一,自己幹了一輩子,就喜歡這個手藝,開店一來讓自個忙起來,二來精神上有依託。

二,以前用機器幹活,是為了掙錢,現在夠喫夠喝,回歸淳樸,是為了手藝,對自己有個交代,告訴別人,咱有能耐,不是釘子木匠。

三,手藝現在沒人願意學,想找徒弟,傳統手藝是不能丟,得留住。

老爺子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木匠,特別實在,做的傢具很漂亮,自己畫圖,嵌貝殼,古色古香。

題主,也許您覺得現在靠手藝可能掙不多錢,可我希望您把這個傳承下去!大國工匠精神!

有些圖片找不到了,給大家上幾張截圖吧

http://m.eqxiu.com/s/oELNtJsH?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謝邀(轉載的文章)

我國的木雕藝術源遠流長。木雕由於其應用及裝飾的範圍廣泛、表現形式的多樣雕刻木材質地的不同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雕刻技法,分出了許多類型。

  各式各樣的木雕工藝品既飽含中國的吉祥文化,又體現了極高的木雕藝術價值。人們不僅可以用來收藏,也是家中,辦公場所,或餐飲、飯店、休閑等公共場所極好的裝飾品。

  木雕主要用於建築與室內裝飾,如門窗、屏風、壁掛、箱、櫉等,造型上以面的形態出現。據這些面的具體形狀來構思、創作,就是以面為基形。以面為基形的技法以浮雕為主,依據裝飾面的形狀適形造像。無論是規則或不規則的圖形,都是木雕藝人創作的限制因素,但他們並不被裝飾面的有限空間束縛,而是依憑這些形狀各異的塊面,巧妙營構,創造所需要的作品。

  木雕陳設工藝品就是陳列、擺設在櫃子、桌子、茶几上,供人欣賞的小型的藝術品。起到點綴與美化環境的作用、給人以美的享受。木雕陳設工藝品表現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等。而木雕實用工藝品,就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

  木製木雕裝飾工藝品比較多,如落地燈、壁燈、漆器屏風、木刻屏風、鏡架、筆筒、木刻鐘座等。

  用木雕裝飾其他工藝品的範圍就更廣泛了,如幾、座、案、架。配製裝飾的對象很多,如玉器、牙雕、景泰藍、花瓶、花盆、瑪瑙、翡翠、珠寶首飾、瓷器等等。這些藝術品配以木雕烘託了主體,豐富了整體,增加了藝術魅力。

俗話說,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如今,收藏被認為是繼股票,房地產之後中國內地最火的投資方式。不管是商家大款,還是升斗百姓,無不希望能從中分得一杯羹。於是收藏市場日漸火爆,收藏者隊伍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各類收藏協會,收藏市場近百萬家,收藏者隊伍達7000萬人。中國進入了全民收藏時代。

  進來,許多商家反映,現在基本上不存在資本力量對一些較有收藏意義的工藝精品上進行壟斷、炒作。那麼,之所以木雕工藝品能夠在2011年以一枝獨秀的姿態迅速崛起,再次受到熱捧,其長期的文化積澱不容小覷。當然,如今的市場格局也有著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工成本攀升以及消費者的文化認知等三個方面的因素。

  眾所皆知,精雕細琢出一件優美典雅的工藝品相當耗材,就其使用材質來看,大部分以老山檀香、黃花梨、紫檀、酸枝木、黃楊木為主,使木雕作品具有材美藝精,芳香甘醇,正氣動人的三重特質。但也由於這些紅木原材料的價格一直高漲,木雕工藝品的原材成本就會增加,導致它的價格也隨之上漲。

  其次,人工成本攀升,特別是手藝精湛的雕刻工,一年比一年喫香。儘管現在可以運用機雕提供產量,但在搜、鑿、挖、旋、刮、鏟的技巧上,只有嫻熟的能工巧匠們回歸仙遊的核心價值——「匠人的手藝」,才能達到藝術的效果。再次,木雕工藝品是滲透著審美與設計的本質,極具收藏和品鑒價值。它大致分為兩類,其一是欣賞陳設木雕,包括如意雕件、屏風、掛屏、擺件等,其二,宗教木雕,比如洪英工藝品館的《檀香百木子戲彌勒》、文錦古典傢具的《老山檀香千手觀音》等。這些作品給予老材質新生命,充分調動了平、圓、透、鏤、徽等雕刻技巧,獨具匠心,栩栩如生,妙筆生花。可以說,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價值和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和展現,而且還帶有深刻的時代記憶,這使得木雕工藝品的收藏升值空間更大,經典作品更是創出高價,保值增值更是不在話下,特別是工藝大師的作品,更是走俏市場。

鄭州北方汽修學院歡迎諮詢


我的大紅酸枝精品木雕,只做最好的,最貴氣的孤品,發揮工匠專業精神,追逐藝術的最高境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