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在近兩年儼然成爲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不管是輕軌穿樓,還是洪崖洞夜景都成了全國遊客必來打卡的地兒。今年春節,重慶以接待遊客4700萬再次成爲全國第一,網紅元素仍在繼續。但作爲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覺得更有義務把自己家鄉的一些故事給大家講講。因爲這些故事,會讓你的重慶之行更加的精彩紛呈。帶着故事去走,帶着疑問去尋,這樣的旅遊比起純打卡不是更有趣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重慶的地名裏,道教三清的名號佔據了兩個,唯獨漏了太清,這是什麼原因呢?

講正題前,我們依舊來點引子,先說說我們最爲熟悉的上清寺。因爲這個名字是渝中區通往江北區的要道,很多公交車都會經過這裏,從上清寺上嘉陵江大橋,然後就可以進入江北區。很多人會問,上清寺這個地名是暗示這個地方以前有一座寺院嗎?還是隨性而取的呢?其實還真被說中了,其實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上清寺都是存在的。而且規模還不小,但經過近代史上的軍閥戰亂,這些寺廟始終逃不過厄運,在戰爭中被嚴重破壞,然後到30年代的時候,被一場大火徹底的覆滅。

而玉清寺就比較的偏了,它位於如今華巖寺旁邊。也是一個純地名,並沒有玉清寺本尊。而關於玉清寺的傳聞和資料也不多,甚至都無法去查證是否有這麼一個寺廟曾經存在過。而且這個名,很多人也陌生,因爲常常被華巖寺所替代。華巖寺應該是重慶市區內香火最好的一個寺廟了!

然而熟悉道教的朋友看到這兩個名字,估計心裏也有疑問了吧。這上清和玉清不都是道教裏三清的宮殿名嗎?玉清是元始天尊的住處,上清是靈寶天尊的住處。那麼爲什麼沒有道德天尊的太清呢?特別是在中國的命名法來看,很多時候都是統一的。這和我們的傳統是一致的。但三清裏面出現了兩個,唯獨缺一,這個現象不得不讓人費解。很多人都會疑問,這是真的被遺忘了還是另有玄機待我們去發覺呢?

其實在小說《失蹤的上清寺》裏,作者就已經對這件事作出了一種解答。其實三清地名還是整齊的,並沒有漏掉之說,只是這太清換了一種叫法而已。在重慶南山之上有個地兒叫老君洞,這就是太清寺。太清在道教裏面是道德天尊的住處,而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所以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信服。覺得重慶的太清寺原來藏在了綠蔭茂密的南山之中,符合仙味兒。

但這裏面也有很多人持有質疑的聲音。比如我剛提到的統一論,中國人比較講究格式的統一,那麼前面都是以什麼寺什麼寺出現,而這個卻獨走偏門,是不是有些牽強。還有人說,這上清寺和老君洞的名字都比較久遠了,而這玉清寺是不是最近才取的呢?其實這些問題確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大家都帶着這些疑問去觀賞景點,是不是比起純粹看風景更好呢?你眼中的風景也許大同小異,但每個人所領略到的心境卻不甚相同。所以帶着目的去旅遊,會讓你收穫良多!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