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經典詠流傳》在守正的基礎上,對節目立意、內容表達和傳播等進行全面升級,給觀衆帶來全新震撼與感動。

《經典詠流傳》胡夏、鬱可唯演唱《知否知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3月16日《經典詠流傳》最新一期節目中,歌曲《知否知否》原唱胡夏、鬱可唯首度同臺獻唱,將這首《如夢令》演繹得婉約柔美。此外,節目用全息投影的方式,讓鄧麗君與11歲少年對唱《但願人長久》,經典旋律再度響起時,全場觀衆恍若隔世。節目播出後,引發觀衆熱議。

自2018年春節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CCTV-1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和社會效應,《明日歌》《木蘭詩》等詩詞改編的旋律被廣爲傳唱。新一季《經典詠流傳》在守正的基礎上,對節目立意、內容表達和傳播等進行全面升級,給觀衆帶來全新震撼與感動。

立意:體現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一檔節目核心的創新在於立意層面的創新。”《經典詠流傳》總策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介紹,第一季節目開創了“和詩以歌”的節目形態,將傳統經典詩詞與流行音樂結合,真正做到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第二季《經典詠流傳》則在立意上更進一步,將傳統文化精髓與時代精神結合,體現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這是第二季立意上的着力點,也是節目設計、表達的初衷和落腳點。

節目製片人、總導演田梅介紹,第二季節目中的詩詞範圍從傳統古詩詞擴展到從古至今各時期的優秀詩詞文化,比如汪國真的《山高路遠》、余光中的《鄉愁》等近現代詩詞也被納入其中。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節目中譚維維演唱的《山高路遠》大氣磅礴,抒發了進取執着、樂觀自信的情感。當5次挑戰攀登珠峯的夏伯渝老人演唱這首歌時,歌的境界與老人的頑強精神相得益彰,這首歌也成爲當下國人奮鬥精神的寫照。

節目中,那些凝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前人智慧的古典詩詞也閃耀着時代意義和時代價值。作爲一名四川人,歌手張傑用川音演唱李白的《蜀道難》,不僅參與歌詞改編、創作,還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他對巴蜀精神的理解融入其中。李白筆下“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如今已天塹變通途,四川人百折不撓、敢爲人先的精神卻依舊引發着當代人的共鳴。

英國作家本·瓊生說:“莎士比亞不是一個時代,而是屬於所有歲月。”這句話被許文廣多次引用。在他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也屬於所有時代,經典詩詞文化蘊含的價值在今天仍然閃光。

田梅說,經典傳唱人李玉剛曾說過的一句話給她很大觸動,即“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是我用全部尊嚴和生命探尋的路”。這也是她和團隊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

表達:詩、歌、人三者統一

開始策劃第二季《經典詠流傳》的一段日子,田梅壓力很大,十分焦慮,甚至哭了好幾回。對於這檔將經典詩詞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創新文化節目,她心懷敬畏。尤其到了第二季,她和團隊在製作時更“如履薄冰”。“融媒體時代,內容更迭太快了,一檔節目如果維持原樣,觀衆覺得不新鮮了,再想達到第一季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很難。”田梅說。

許文廣有着同樣的壓力。他認爲節目第二季最難做,甚至有些節目的第二季就成爲內容生命力的終點。

爲了煥發節目的生命力,團隊在本季節目的創新力度上進行升級,做了諸多調整:節目模式優化,詩詞解析環節前置,每首歌曲的結構變爲朗誦、評析、演唱、鑑賞互動4個環節;增加第二現場和外拍視頻,充分展示經典傳唱人與古典詩詞的故事。這樣,觀衆可以在欣賞歌曲之前進入詩詞意境中,及至演唱環節更容易被代入。康震、廖昌永、朱丹3位鑑賞團成員分別從文學、音樂和情感3個層面賞析互動,再借助聲光電等舞美手段烘托,整首歌曲也變得立體起來。

在經典傳唱人的選擇上,本季特別強調詩、歌、人三者統一,每首歌傳遞出來的情感、思想與歌手必須高度契合。表演《鄉愁》時,余光中朗誦這首詩的影像與臺灣歌手齊豫的表演完美融合,詩人和歌者對故鄉的繾綣情愫款款流露;音樂風格典雅浪漫的林志炫,演唱李白的《長相思》時,亦別具美感。

田梅介紹,第二季節目加大了素人比重,很多與中國古典詩詞有着不解之緣的素人歌手參與其中,有些人與詩詞的故事比明星帶來的傳播效果更顯著。比如,在社交網絡和短視頻平臺爆紅的歌曲《夢蝶:一百萬個可能》原唱者克里斯汀,其實是一位喜歡中國文化、崇拜莊子的美國籍中國古典文學在讀博士。克里斯汀在《經典詠流傳》舞臺演唱這首歌的短視頻在節目官方抖音賬號發佈2小時內吸粉10萬人,點擊量超100萬,引發網絡熱潮。

一季節目,60首詩詞改編歌曲,主嘉賓和合唱嘉賓總人數超過200人。要保證每個人物與詩詞、歌曲高度融合,完美呈現,製作團隊需要付出巨大心血,一位歌手電視上15分鐘的表演,線下錄製時長可能將近2小時。

傳播:新科技助力融媒體傳播

用戶用標準普通話將一首詩詞朗讀出來,就能夠自動轉換成一首好聽的歌曲——這是《經典詠流傳》節目組聯手科技公司歷時1年研發的一款人工智能互動H5產品“讀詩成曲”。隨着《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播出,這一款互動H5產品成爲熱門應用,上線2小時,參與互動用戶量超過15萬,覆蓋人羣超過1500萬。截至目前,“讀詩成曲”總參與量達157.3萬人次。

“讀詩成曲”這款融媒體產品是《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傳播上的一大創新和突破。藉助這一產品,每個普通人都能夠成爲經典的傳唱者和傳播人。

許文廣表示,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提出“臺網並重,先網後臺”的戰略,更加註重融媒體傳播。內容生產團隊在製作節目時不僅要考慮大屏傳播效果,還會重點考慮讓大屏內容傳播到億萬個小屏。

除了人工智能互動H5產品,在新媒體端,《經典詠流傳》依託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網、央視影音等央視新媒體矩陣,利用短視頻進行節目內容的碎片化、大範圍快速傳播,帶動全網傳播熱度。此外,節目組精心爲每首歌曲配上一篇文章,藉助文字語言將大屏中呈現的歌曲延展。文章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得以廣泛轉發傳播。

“針對不同受衆,我們把一首歌曲打造成不同的新媒體產品,再進行多樣化傳播,形成傳播矩陣。”許文廣說,這是《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的全媒體傳播策略。

《經典詠流傳》鄧麗君、劉潤潼隔空對唱

此外,全息投影、虛擬歌手等新科技也被運用到節目中,科技和新媒體的加持,讓《經典詠流傳》更具傳播屬性,讓經典詩詞更好地被傳承。

對話《經典詠流傳》總策劃、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

創作優秀的文化節目,是電視人長久的使命

《綜藝報》:《經典詠流傳》第一季播出後,引發了對傳統文化繼承和教育話題的探討。你認爲這檔節目的社會意義有哪些?

許文廣:做第一季時,我就跟同事們說,我們做的不僅僅是一檔電視詩詞文化音樂節目,而是通過節目帶動並形成能夠引發社會共鳴和反響的文化行爲和文化現象,讓經典能夠再度流行,甚至成爲未來的流行。我們也很高興,第一季播出後,《經典詠流傳》中的優秀詩詞改編歌曲真的走進了校園。

《綜藝報》:央視綜合頻道越來越重視節目的融媒體傳播。在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許文廣:從2018年《歡樂中國人》第二季開始,我們已經從“以播出爲中心”轉變爲“以傳播爲中心”。對傳統電視人來說,播出是電視節目製作的終點,現在,播出成了整個傳播的起點,電視大屏成爲融媒體傳播的一個支點。在《歡樂中國人》第二季播出時,我們將二維碼分享植入節目中,讓好的中國故事得以更廣泛的傳播。通過這個手段,我們發現以大屏爲支點對傳播的推動,比純粹在小屏傳播的效果好得多。所以,在重視新媒體傳播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大屏對小屏的帶動作用和推動力。

《綜藝報》:央視綜合頻道是否計劃推出一些融媒體創新節目?

許文廣:目前我們正在設計兩到三檔完全創新的季播節目和特別節目,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我們所研發的節目不是簡單的電視節目,而是一個融媒體產品。創作之初,我們會把節目的全媒體傳播形態當作節目的主形態,考慮節目未來在新媒體端的傳播樣態和傳播核心產品,融媒體傳播會成爲節目的標誌性核心環節。

《綜藝報》: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等文化節目引起了一股風潮,在你看來,此類節目爲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社會反響和共鳴?

許文廣:節目的熱播,可以看出市場的確存在真實的、巨大的需求,以往電視人往往忽略了觀衆的這種需求。過去,每個電視人心中可能都有收視率之痛。當把收視率作爲重要指標時,電視人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和決心去做需要更高門檻去理解的文化類節目。現在,我們有了更加多元、更均衡、更科學的評價指標。尤其在全媒體傳播時代,這些節目的價值通過互聯網傳播被最大化了。

《綜藝報》:你覺得文化節目未來發展態勢如何?

許文廣:創作一批優秀的文化節目,是電視人長久的使命。這類節目對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對民衆文化需求的滿足,對國民素養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時,市場和受衆對創作者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們要做好文化細分題材的挖掘,創作出獨特的、具有差異性的內容形態。我比較擔心一檔節目成功後,大量節目模仿跟風。低水平重複的節目,可能會讓觀衆產生審美疲勞。文化題材雖然是一個富礦,過度開採也會造成節目資源迅速衰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