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狐 狐說

全文字數:2895

閱讀時間:6分鐘

前言 中國網約車起步於2010年,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在2016年1月才首次涉及網約車用戶規模統計數據。本文將結合CNNIC報告及易觀報告等數據,分析中國網約車的發展過程及有關問題。

一.四大階段 中國網約車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四大階段。

2010-2012年為野生階段網約車剛剛起步時,其目的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傳統計程車車主與用戶的信息不對稱,優化傳統計程車行業。因此一定程度上並沒有對傳統計程車行業產生衝擊,也並未有過多的利益衝突。大多人都將其歸屬於普通計程車,交通部也並未為其出臺相關法規,放任其發展。

2012-2014年為爭議階段網約車解決了人們出行的需求,乘坐網約車成為人們出行的一種普遍選擇。此階段私家車加入網約車市場,對傳統計程車行業產生衝擊,使得傳統計程車行業生存艱難,逼迫傳統計程車行業轉型。網約車是否合法以及如何管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2014-2016年為擴張階段此階段網約車用戶規模呈現爆髮式增長,網約車平臺以優惠的價格和良好的服務佔領了處於饑渴狀態的出行市場。同時段,網約車平臺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這場大戰最終以滴滴收購快的和Uber,佔領了市場巨頭地位結局。

2016-至今為規範化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得到滿足,網約車出行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用戶規模因此呈現穩定式增長。網約車市場出現跨界融合現象,競爭依然十分激烈。這一階段,網約車管理規制上出現了許多問題,因而網約車的監管制度在不斷進行規範化整改。

二、滴滴王國養成記

談到網約車,人們不約而同會想到「滴滴」。通過各項數據對比可知,網約車行業馬太效應顯著。那麼,滴滴是如何在網約車行業中穩坐王座的呢?讓我們來看看滴滴的戰略模式:①全面化戰略相對於其他平臺來說,滴滴起步早,業務覆蓋面廣,實行一站式服務。結合易觀國際2018年數據可發現滴滴的用車模式、車型收費標準等方面都是全面佈局。

來源:易觀數據

不僅如此,從易觀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用車市場實力矩陣來看,滴滴在產品創新和現有資源上都獨佔鰲頭,行業領先者地位明顯,不斷朝著高創新能力和高資源佔有的目標前進。

②全球化戰略滴滴的業務涉及了六大洲,全球1000多個城市,覆蓋全球人口的一半,這種全球化戰略開拓了新的網約車市場,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其知名度。

三、滴滴霸主在位,

何以分一杯羹?滴滴雖在網約車行業是地位穩固的行業領跑者,但這並不代表網約車市場已經飽和,相反,網約車仍有很大的潛在市場。其餘的網約車平臺如何能在網約車市場謀得一席之地呢?通過數據比較,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①抓住三四線城市的潛在市場經統計,互聯網出行滲透率地域分佈不均,不同等級城市之前存在出行的鴻溝。除一二線城市出行滲透率達到40.1%和17.3%,其他等級城市都未超過10%。隨著中國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網民會越來越多。要抓住三四線城市這些網約車潛在市場,提高網約車出行滲透率

②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用戶粘性。2018年5月極光調研數據顯示,滴滴出行的專車平臺用戶整體滿意度墊底,神州專車滿意度居於首位,首汽約車排名第二。滴滴的服務一直被用戶詬病。在發生多起滴滴司機犯罪事件後,滴滴的網約車市場霸主地位受到一定威脅,若不及時提高服務質量,用戶粘性將會下降。多樣化的出行服務確實能有效提升用戶粘性,但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服務質量也是影響用戶粘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③個性化服務

易觀數據顯示,三大專車APP用戶在24歲以下人羣不超過各大平臺用戶的15%,而用戶消費能力以中高消費能力為主,其中高消費能力用戶接近50%。針對這一現象,各大網約車平臺公司可對用戶進行定位,將服務人羣細分,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個性化服務應成為各大網約車平臺發展的一大方向。

四.網約車犯罪案件頻發,監管如何發展?

近年來,「網約車乘客被害事件」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這些事件的出現,暴露了網約車監管制度的缺陷。行業的發展使得網約車業態發生了變化,網約車的監管變得愈加複雜。 中國網約車的監管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2012——2016年處於遊離階段

這一階段網約車被多地地方政府嚴令禁止,監管方案缺失,網約車面臨著合法性的爭議。 2015年10月交通部發布《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將網約車服務企業納入常規的計程車管理體系中,實施網約車經營者的許可制度,並要求網約車營運平臺在全國各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逐一申請經營許可。此徵求意見稿套用固有的出租汽車監管路徑,忽視互聯網流通性、共享性等特點,不利於網約車的發展,因此遭受巨大的阻力,一發布便收到了大量的反對意見。[1]2016——2018為網約車合法階段2016年7月,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約車市場進行監管,這標誌著網約車的監管有了明確的標準,但這一標準還需要各地政府細化,針對各地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繼出臺了監管方案,網約車監管走向細化與明確化。

2016年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公佈《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和《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了網約車管理框架和細則。交通運輸部徵求意見稿出臺後,引起軒然大波,各方意見紛至沓來。就一項部門規章,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從消費者到計程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平臺公司、專家學者等各方參與的討論熱潮,這一波熱議至今尚未結束。[6]

2018-至今為探索階段網約車司機犯罪事件不斷出現,網約車的監管方案如何完善成為了各方熱議的話題。自網約車出現以來,相關部門一直在不停探索監管方案,只是頻發的網約車司機犯罪事件加快了這個探索進程。

《大數據時代》的作者舍恩伯格曾經說過,「技術創新可以很快,但是社會適應總是需要時間的。」網約車作為互聯網技術支持的新生行業,被社會適應也是需要時間的。監管方出臺對應的相關法規,需要其深入瞭解研究,才能統籌社會各方意見的博弈,平衡好其中的利弊。 總之,網約車如何監管仍處於探索階段,適閤中國網約車的監管方案應該是連接著傳統與創新的管理模式。

五.總結CNNIC報告中網約車用戶及網約車使用率每年都在實現正增長,表明了網約車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出行服務的數字化程度的加深,數字化升級成為網約車各大平臺的重要挑戰,也是抓住網約車市場的一大機遇。

在未來,網約車平臺將會向出行生態平臺轉型,實現定製化服務、精細化運營等功能,其出行模式變革所創造的價值,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賀天宇, 戴志. 我國網約車監管制度比較與完善[J]. 法制與社會, 2017(2).

[2]王靜. 中國網約車的監管困境及解決[J]. 行政法學研究, 2016, No.96(2):49-59.[3]CNNIC,《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6.01-2018.07.[4]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5]易觀數據,《中國出行服務數字化升級年度分析2018》.[6]章軻:《夜話計程車改革: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殺」》一財網,yicai.com/news/2015/10/.(最後訪問時間:2016年1月7日)[7]趙文君、齊中熙:《交通部「約租車」新規三大焦點引熱議》,載2015年10月21日《法制日報》第004版.

[8]《12名專家建議暫緩制定專車新規,徵求意稿存重大缺陷》,鳳凰網finance.ifeng.com/a/201(最後訪問時間:2016年1月7日);

[9]張效羽:《交通部互聯網租約車管理辦法座談會紀實》,財經網,m.caijing.com.cn/articl.(最後訪問時間:2016年1月7日).

weixin.qq.com/r/cUNGXt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