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最硬的考试方式!复试还分两种,再另外加上口试!个案研讨会(黑人问号??)我真的是当场随机应变......

也是最轰炸的一间学校!(名不虚传)第一天笔试,第二天直接复试的!

 

笔试

实作一:个案研讨会

笔试 (集体)

写下曾辅导的个案个案概念化,以及辅导策略。

模拟个案研讨会

大家围坐一圈,评审在旁边打分数,评审从头至尾没有说话,等大家都讲完后就结束所有考试。

每个人(辅导教师)会轮流提报自己的个案(一人10分钟),在别人提报完后,你可以随机扮演角色(扮演导师、家长、处室主任或是老师、祖父母、特教老师等等)问问题或是演戏。

例如:我是妈妈,老师讲完个案概念化及辅导策略后,我可以询问老师说我的小孩在家都不跟我讲话,所以我要怎么做?

心得:

  1. 表现积极,勇于发问。
  2. 你可以拆其他考生台也可以帮助对方,有些人没有讲得很清楚,你可以借由你的提问,让他再清楚的表达她的个案概念或是策略。
  3. 表现出关心学生的态度。
  4. 展现有条理及看见问题的能力。

 

实作二:小团体(真实学生8位)

高一学生,从兰屿、绿岛及外岛到台东来读书,有生活适应上的问题,本次为第三次团体,共有六次。

  1. 总共有六次团体,你怎么设计的?

1)以现实治疗中的WDEP。

目前对他们而言有生活适应上的困难,(我自己有思考,学生的困难到底是他们自己觉得的还是老师觉得有适应困难,但题目中无从得知),本次透过了解「我想要的生活」让他们自己觉察自己期待,也省察自己做了什么行动来达成这个目标,但也许孩子的作法做错了,可以来评估或是认识更多方式去达到,并做出更正确的行为。

2)团体分次

第一次:彼此认识(介绍)、规范等等。

第二次: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与评估适应,成员彼此经验分享,也让彼此了解对方的状态,增加普同感。

第三次~第六次:带入WDEP做设计(.......),结尾(没太详细说明)。

  1. 这次带的团体你又是怎么设计的?

此次团体为第三次。

1)引起动机:

●寒暄问暖,以及鼓励大家这么早的时间今天全部到齐。

●撕纸活动:发下纸张用撕纸来表示著一周的心情。全程请他们感受撕纸的声音,嘴巴不出声。

当时那八位学生大部分的人大家都没有撕而选择把纸放在地板,我就找到大家的共通点,但我也没多问大家

(只是个体验活动)。

2)发展活动:

●语句完成:写/画下「目前我想要的生活是⋯」,带分享讨论。

 (图画纸与色笔,以及我自己已经写好的题目)

走动---观察他们的动作,我有说:「我看到有些人已经有人选择用画的也很有创意有的还在思考有人画像猪的鸟、空白、写简单平淡称赞他们都不一样很特别」。

分享---采自愿,找成员间连结。

(时间不多所以就没有太深入的询问)

3)结尾:

我太沈浸小团体所以没结尾。

  1. 刚刚有发生什么状况?你又是怎么做的?

当时我是选择用学生的口吻把发生的状况点出来,并且正面直接的讨论。

1)跟我要line---

跟学生小聊「前两次团体怎么不跟我要呢?谁叫你都没来!」

2)玩手机---

「上课手机就该收好,我这么温暖的人在你面前,还要碰那冰冷冷的东西。」

「知道你们很想玩手机,但这个时间点是要做.....喔!」

3)吵闹---

「今天大家好兴奋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眼神示意,同学发现互相提醒。

4)讲性相关的东西---

直接与学生对话谈论以及转移变成正向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学生说的有价值观错误,可以选择停下来先跟他们讨论。

  1. 你的判断是否限制学生讲性相关行为,依据是什么?
  2. 团体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怎么做?

这题我很明确跟评审说,我没有遇到甚么困难的问题,但是还是有硬要提一两点出来讲。

  1. 如果这次是50分钟团体你接下去的活动是?
  2. 你觉得妳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

1)走动

2)用眼神取代责备

3)懂得开玩笑

4)顺著他们的话再带回来

5)做成员间的连结

6)具体化

7)沈浸在团体与他们互动像是真的认识每位学生

 

﹝下次整理﹞

准备什么

想团体整个架构

做不好

撕纸跟暖身衔接

 

口试

  1. 请自我介绍
  2. 经历中提到教会的老师是在做什么的?
  3. 你在实习中,有什么成功的辅导经验吗?你怎么做的?
  4. 工作上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5. 如果跟同事有意见不合(发生冲突)的话你会怎么处理?问两题类似。
  6. 有个学生失恋,情绪不稳,在班上(倒在地板上)哭闹,你会怎么处理?
  7. 我们学校学生大多学习低落、对生涯没有想法,不像都市有升学观念,关于这点你如何看待?你会怎么推动生涯辅导及升学?
  8. 进来我们学校你对自己的期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