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電影很明顯是沖著拿獎而不關注票房的,拿獎對導演和演員都有顯而易見的益處,那投資者能得到那些好處呢,他們為什麼投資?


因為良心。

《1942》算是這樣吧,也不是為了拿獎,但就是馮小剛作為電影人的一種良心使然,求著華誼給投資的。


《1942》也能算叫好不叫座?我真是醉了,知乎網友對電影的認知真的是無知啊。還有談情懷和良心的,我真的樂了。給你說兩個例子,第一個是王家衛,第二個是索德伯格。王家衛拍的片子的錢從哪兒來的?劉鎮偉給他賺的。1998年劉鎮偉息影去了北美,2002年王家衛拍《2046》拍到一半缺錢,於是給劉鎮偉打電話,我缺錢了,有個劇本叫《天下無雙》,你回來拍,給我賺點兒錢花。於是劉鎮偉就回來了。

索德伯格和克魯尼聯手打造了三部羅漢系列,賺的不亦樂乎,可是錢呢,被這哥倆拿去開了公司拍了五部文藝片花的一乾二淨。

所以說,很多時候,文藝片的投資其實都是製片人或者導演自己的錢。大約在人家看來,花點兒小錢拍部文藝片其實跟咱們花點兒錢去看場電影沒什麼區別,圖一樂。再一個,文藝片的資金很多來自電影界的各種基金和獎金,好比張猛的《鋼的琴》,他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劇本評比獲得的獎金,當然這部電影著實算不得文藝片,倒是很符合題主所說的叫好不叫座。還有一些其實是投資人看走了眼,以為能賺錢,其實沒賺到。生意人做生意都能賠,更何況生意人做電影?再有一些就是真的是沖獲獎去的,但這種公司往往都有兩手準備,他在投一部叫好電影的同時肯定投了十部叫座電影。

上面還有人談藝術,真是搞笑,人家拍賣的一幅畫就只有一幅,但你見過哪部電影問世之後只做一個拷貝的嗎?電影是藝術不錯,可你拿藝術來裝逼就不對了,因為電影更是產業,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所以既叫好又叫座的電影纔是真正的好電影,王家衛只是好藝術家,杜琪峯纔是好導演。


得獎了可以出碟啊
人生需要收穫 名與利,自我價值體現,成就感,安全感等等正能量的東西;投資獲得的收益如果單純用金錢來衡量就得不出正確答案了

中國每年能產出大幾百部電影(好像去年過千了),其中最終上映的,也就三四百部。而這三四百部電影中,絕大多數都是賠錢貨。

可能那些揮舞著錢湧進電影圈的業外老闆認為最不濟也就是沒錢但混了點名頭,拿了點獎也是好的。但他們最可能的結局就是那些擠不進熱門檔期,首日排片不足5%,首週三日過後再也不見蹤跡,你壓根沒聽過名字,網站上線後不刻意去找你都看不到相關信息的影片,俗稱炮灰片。

相信我,炮灰片中絕大多數都是爛片,你就算知道了有這麼個玩意兒存在,但是它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從演職人員到故事簡介都沒有一點東西能勾起你的興趣,更多的,你只看到了它的破爛名字和破爛海報就直接滑過了,注意力停留的時間可能還不足1秒。

真慘!

但是,最慘的還不是炮灰片,炮灰片至少曾經還有機會讓別人認識它,然後燒香拜佛祈禱那些人看在自己並不是那麼特別狗屎的情份上,回去後能在餐桌上,在辦公室裏,在激情退去後的賓館牀上介紹自己,讓自己有機會被更多人認識,票房能多一萬,排片能多漲一分。

至少還能做夢不是?

最慘的是那四五百部連上映都沒得上的電影,他們連被人忽視的資格都沒有。

生活的不易,白眼、重擔、傷病慘不慘?慘!但最慘的是你那幾億個兄弟姐妹,這個世界他們甚至都沒來過。

為什麼還有永遠也望不到邊的人羣揮舞著鈔票沖向電影圈?

因為這是個聚光燈下的世界啊,美女、名流、斯文、名利場,流連忘返,甚至還有一點電影夢?又或者看看那座五十多億的山?

誰還沒點夢想。


投資者的出發點可能是其他地方:

比如持續投資一個導演;比如得獎帶來的業內名聲;比如培養新導演;

同時很多錢本身就來自情懷(想要得獎)比如王晶導演等等;或者偶然得到一筆錢的導演想拍自己一直心心念唸的某個素材


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都有人拍→_→


走藝術院線可以獲得長期回報。電影不止賣一次,比如我可以賣到國際上去,可以賣電影頻道,可以賣世界各地的電視臺,DVD。可能收回成本要三五年,後面能賣20年。雖然收益不高,但總體細水長流。


風投或江湖情誼,你看當年恩格斯投資馬克思,投出了一個永垂不朽來~~ORZ!!
為了洗錢
不是所有人做事都抱有一定目的性的
分析一下,個人見解:因為情懷什麼的投資者有,但是我不認為會產生許多類似電影的情況。並且他們並非沒有目的,只是目的不是票房,而是拿獎。也就是說,他們的目的不是捧電影,而是捧人,換句話說,就是捧演員地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