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我离婚了》 · 主播 | 慕妤

 

回顾:


今天,我们继续解读《我离婚了》,帮助各位听友正确看待和处理离婚这件事。

 

一听到“产后抑郁”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嗨,女人说自己产后抑郁其实就是玻璃心,是矫情。”


说这话的人,大概真没生过孩子。


对很多新手妈妈来说,生孩子除了产痛,更可怕的是紊乱的激素、孩子的哭闹、突然陌生的老公、过度侵入小家庭生活的长辈……


这些,都很有可能把一个原本乐观开朗的女性压垮。



怀孕期间和生产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像过山车一样发生变化。

 

如果一个产妇对产后的生活拥有“高期待”,而家人却只能给她“低支持”,那这种期望落差会影响产妇心境。


给产妇带来创伤感,使其产生绝望、悲伤、无助等消极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无法缓解则可能造成产后抑郁。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怀孕时发生了婚姻危机怎么办。


《我离婚了》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以前住的小区也曾发生过一起产妇因产后抑郁跳楼自杀的事件。死者跳楼自杀时,孩子还不到四个月。

 

跳楼的妈妈和老公是奉子成婚,两个人感情基础不深,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对于很多姑娘而言,结婚是幸福的开始,可对她而言,却是磨难的开始。


怀孕期间,她被查出“胎盘前置”,不得已辞掉工作卧床在家全程保胎,生产前有大概七八个月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当时,她很想让自己的妈妈来照顾自己。


但她妈妈说:“照顾你,是你婆婆的责任。以后我是要靠儿子、儿媳养老的,所以我要留在老家帮你弟媳带孩子,不然惹你弟媳生气就不好了。”


无奈之下,她只好请婆婆过来帮忙。

 

婆婆骨子里男权思想非常严重,认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生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宝贝儿子,心态上觉得自己是“皇太后”,而自己的儿子是“皇上”。


这样两个人在家里朝夕相处,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



早在她怀孕期间,她的丈夫就在婆婆的“薰陶”下,逐渐对她心生不满。


每次她跟婆婆产生矛盾,她丈夫几乎都以“我妈是没文化的农村妇女,而你上过大学更应该明事理”为由,要求她做出让步。


那时候,因为婆婆期待见到孙子,对她倒也不算特别刻薄。

 

生孩子当天,她差点因为大出血而命丧黄泉。


孩子生下来以后,婆婆一见是女孩,当场就给她一个黑脸,并开始心疼为了救治她而花掉的医药费,数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给她用昂贵的进口药而不是价格比较低廉的国产药。

 

生下孩子后,她变得暴躁、易怒,抱着孩子下楼晒太阳时,经常当人面失声痛哭。


她的丈夫见她这个样子,选择了无视和回避。


听说自杀前半个月,她跟婆婆因为给孩子用纸尿片还是尿布的问题产生争执,最后战火升级,两个人越吵越激动,接着动了手。


没有人说得清到底是谁先动了手,但最终的结果是:婆婆和丈夫满屋子追着她打。

 

她决定要离婚,带着孩子住进了酒店,可事后又被自己的妈妈劝回,被婆婆和丈夫接回。


她妈妈跟她说:“你好歹凑合着过吧,谁不是那么过来的呢?你要真离了婚,我可没法帮你带孩子。”

 

自杀当天,丈夫的婚外情人大着肚子找上门,于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她终于撑不住了。

 


她跳楼自杀的时间大概是半夜三点。警方接到报警后赶赴现场,在她的睡衣口袋里发现了门卡和手机。


早晨七点多警察按响她家门铃的时候,她的丈夫和婆婆睡眼惺忪地来开门,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她应该是得了产后抑郁症的,只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


如果她能熬过那段时间,或许也就不会觉得眼前面临的难题必须要靠死才能了结。

 


前面讲的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很多女性生下孩子之后,并不会产生什么悲观、绝望的情绪。


即便婚姻生活过得很不如意,但母性的力量能超越这一切,她们内心里时常会升起一股力量:要把怀里这个小小人儿给照顾好。


只是,并不是每位妈妈都能情绪平和地度过这段时期。


作者有一个朋友,刚生下女儿十一个月,就因为避孕失败又怀上了一胎。生第一胎的时候还好,生二胎时她就出现了严重的狂躁和抑郁情绪。


小儿子出生时大女儿才一岁多,两个孩子都离不开她,小儿子体弱多病,而她跟婆婆的关系也挺令她烦心。

 

她几乎没空在微信上跟谁聊天,也从来不在朋友圈晒孩子,像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样。


有一天,作者忽然想起她,然后发了一条信息过去:“亲爱的,你还好吗?最近心情怎样?”


过了很久很久,她才回复了一条信息:

还好。但是,刚刚看到你这句话时我哭了。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家里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感受,他们只顾着逗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


真的,问我心情好不好的,你是第一个。我觉得自己快要抑郁了,有时候真的想过要自杀……

 

幸运的是,她老公及时坐下来跟她沟通,并且开始慢慢关照她的情绪。


现在,她心情渐好,不再狂躁抑郁,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晒两个孩子的合影。

 

不是每一个孕产妇都会产生抑郁情绪,但真的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意识到,世界上真的有“产后抑郁”这回事,然后学会关爱每一个孕产妇。


特别是丈夫们,更应该给予妻子足够的爱和关心。



关于预防产后抑郁,作者也结合自己的体验给了孕产妇们一些建议:

 

第一,如果自己没有独立养育孩子长大的能力,建议慎重考虑要孩子的事。


如果确定要孩子,那么从刚怀孕时起就要做好身心准备,充分接受自己即将成为妈妈的事实,尽早进入母亲的角色。

 

第二,多与宝宝交流,快速增进母子感情。


这点相信很多母亲能做到,因为它几乎是一种本能。


就我来说,一见到那个粉粉嫩嫩的小肉团,再被冰冻过的心都要融化了。

 

第三,有不良情绪要学会释放,与丈夫多沟通、交流,争取夫妻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


如果人家不配合,也不必过分纠结自己不被爱、不被尊重这个问题。


人活一世,什么糟心事都可能会遇到。命运从来不跟咱讲道理,那它给咱什么,咱就说服自己去接受。

 

第四,既不以受害者心态自怜,也不以功臣心态自居,学会对自己的决定和人生负责。


没有谁能毁得了谁的一生,很多事情的发生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所以要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算受了伤害,我们的人生也不都是被动的,我们依然有选择远离伤害的主动权。



第五,对抑郁,在战略上轻视它,战术上重视它。


大部分人孕期、产后都会有轻度忧郁的表现,正常情况两周之内就会消失,最长一个月左右也应恢复正常或者减轻。


别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已经抑郁了,然后把自我角色设定为说不得、碰不得的“瓷娃娃”。


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反常持续很久,而且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调适或治疗,必要时可以用药。

 

第六,好死不如赖活着。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生命又只有一次,就别再让它染上惨烈的底色。

 

真心希望每一个产后抑郁患者,都能走出抑郁的阴霾,迎来“心”的阳光。

 

【结语】


孕产期遭遇婚姻危机,的确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但是选择的权利依然在自己手中,不要轻易外界左右。


【今日话题】


近年来,因“产后抑郁症”自杀的妈妈屡见报端。


丈夫应该如何做来最大限度避免妻子产后得抑郁症的概率?


有什么看法?


欢迎分享给大家。




简单1步,完成打卡


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参与到共读打卡中来啦

现在点击下方打卡按钮

一键记录你的共读成长

每天21:20,我们不见不散!

参与打卡的小伙伴

还有机会收到十点君送出的福利哦

▲共读打卡,记录成长


-领读-

《我离婚了》,一部关于21世纪中国离婚议题的现实作品。讲述婚姻过程中的真实遭遇,反思离婚的经历,帮助你正确看待和处理离婚这件事,疗愈创伤,重塑自我。

-主播-

慕妤,警营主持人,一个有情怀的疯子,用电波传递温暖,用声音还原生活,微信:garfield_vip。

-版权-

本文内容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发布,若需使用,请联系出版社授权。


实习编辑:阿医


今日共读《我离婚了》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十点读书App

免费领取精品小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