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們分兩頭說。

首先,鮑爾和富爾茨在大學的三分命中率都高達41%,而且都有場均5次以上的出手。所以說他們「沒有投射能力」這個描述本身就有問題。(當然西蒙斯是真有問題,他自己也壓根懶得投)

至於他倆目前在NBA的投射困境,無非是因為原本的投籃節奏到了更高水準的比賽中沒有那麼好用罷了,未來只是一些調試問題,找回感覺成為射手並不太難。

其次,關於所謂高順位新秀很多沒有投射能力的質疑……

2016屆前10新秀裏,除了西蒙斯和純內線珀爾特爾以外,其他人中穆雷、希爾德都是以投射為招牌的球員,傑倫-布朗和英格拉姆上賽季的三分命中率都在39%以上(不過傑倫的出手是英格拉姆的5倍),另外內線克里斯本德爾都有射程,可以說十個人裏有明顯投射問題的只有西蒙斯和鄧恩,而鄧恩本人大學時也有射程,去年在三分線外也有進步。

2017屆前10新秀裏,塔圖姆馬爾卡寧已經是成熟射手,艾薩克作為四號位三分命中率35%可以說是合格。科林斯作為中鋒也有射程。史密斯和二年級的鄧恩類似,菜鳥賽季已經積累了場均4.9次三分出手,只是需要更好的投射選擇。

真的有問題的是尼利基納、福克斯和約什-傑克遜,但這個「不會投射」的比例也並不算稀奇。其中尼利基納是半程品,約什-傑克遜大學三分投射命中率是38%,也只是適應和調整問題。唯一可以說已經確定不會投射的只有福克斯。

而今年2018屆是內線大年,前十里的外線東契奇、特雷-楊、塞克斯頓、布里奇斯投射都不差,內線中艾頓、巴格利、卡特、傑克遜、諾克斯大學時都有可觀的射程,唯一可以說「沒有投射能力」的其實只有班霸,但實際上,他在大學也是有在開發三分的(場均超過1次三分出手)。

綜上所述,最近幾年NBA的高順位新人中普遍投射能力並不差,尤其是今年,幾乎每個人都是帶著遠投基礎進NBA的,這在15年前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而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只是因為被幾個曝光度比較高的新秀影響了整體判斷,而目前來看,鮑爾和富爾茨的三分能力也是被相對低估了的。

最近三年,真的有嚴重投射短板,毫無基礎的高位新秀,大概也就是西蒙斯、珀爾特爾、福克斯三人而已。


你說的這3個球員的投射能力問題各有不同:

富兒子是易普症,席夢思是從一開始就不會投籃(這貨一開始都不知道用左手還是右手投籃),靠身體天賦碾壓上來的,球哥大學是頂級射手,進nba後高強度對抗下完全不適應(你在肌肉棒子叢林中掙扎幾下再去投籃就知道了,球哥力量是弱項,所以更掙扎)

另外年輕新秀進入nba後技戰術水平不夠高也很正常,因為很多新秀是以天賦碾壓拿到的高順位,而不是技戰術水平很高。比如湖人的英格拉姆,超級大蜘蛛人一個,絕對的靜態天賦優勢,直接保送他上榜眼,但是他的第一年技戰術水平,真的可以用糟糕形容,完全就是一張白紙等開發的狀態。第一年練對抗第二年練突破,今年開始應該成為全面得分手了。而像米切爾這樣的大齡新秀(米切爾96年9月的,比他前一年的榜眼,97年9月的英格拉姆還整整大了一歲),在大學多打了2年,基本功和力量都比這些18 19歲的新兵蛋子好(米切爾191的身高98kg,英格拉姆206的身高大蜘蛛86kg,對對抗的接受能力完全不同,湖人哈特100kg,對抗下上籃穩如狗)

至於塔圖姆,選秀的時候塔圖姆的風評是進攻萬花筒,天賦上限可能不高,所以強如他,在17年選秀的時候,也完全爭不過富兒子和球哥。不管他天賦上限高不高,起碼進攻萬花筒是打出來了。他屬於比較早開發出全面進攻技巧的球員了。


富爾茨、鮑爾、西蒙斯等人都以善組織著稱,但投射能力似乎有極大欠缺。個人觀點,不以組織著稱但是有良好投射能力有穩定得分輸出的米切爾和塔圖姆似乎更有成為巨星的潛質。

首先小小的糾正一下題主,富爾茨其實選秀前是以全能奇才聞名,雖然投射不夠穩定。但還是有不錯的投籃能力的,在大學時的幹拔酷似麥迪。只是進NBA受肩傷的同時得了易普症,有興趣可以搜索一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和肌肉忘了怎麼投籃了,就是根本不會投籃,和初學者一樣。所以在上賽季才表現的特別掙扎。

然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高順位選秀很多人沒有投射能力。其實選秀這個事情,就是賭博,賭未來成就。選秀其實也就是選潛力。選秀順位很多都是潛力排行,當然一些特殊情況不算(鄧獃獃)。就像題主說的米切爾,現在確實很強,而且打出了超乎他順位的實力。但是在選秀時,米切爾比球哥小了1歲多,而且身材對比米切爾191打SG確實有些喫虧。本著優先潛力後即戰力的原則米切爾才更後面選中。去年選秀前預估大概情況是這樣:富爾茨即戰力和潛力並存,第一順位;郎佐-鮑爾潛力高但是即戰力不足,第二順位;塔圖姆即戰力高但是上限不是特別高,第三順位。畢竟投籃等等各種技術是可以練得,身體是練不出來的。

然後說下個人觀點,其實這幾個人還僅僅只是第一個賽季,誰也不知道後面的發展是怎麼樣的。上賽季米切爾和塔圖姆雖然實力很強,但是能打出上賽季那麼亮眼的表現也是有一定運氣的。爵士是剛好走了海沃德,缺少一個主攻點,再加上戈貝爾還傷了,聯盟裏也沒有研究過怎麼米切爾的技術特點,算是半練半打結果練出來。塔圖姆是好在海沃德第一場就傷了(海沃德又是你),然後歐文也是一直有傷的打最後還是報銷,接著是各個位置都有傷的情況下,塔圖姆有了很多的時間和表現機會一下子鍛煉起來。但是其實米切爾上賽季表現這麼炸以後聯盟肯定會加緊研究防守方式和他的技術特點,米切爾下賽季挑戰會很大。海沃德回歸後勢必會佔據首發SF的位置並分去大量的側翼上場時間,塔圖姆下賽季的上場時間還要和莫里斯、布朗、霍福德等等競爭,戲份和上賽季相比會少很多。

相反我還是更看好富爾茨和西蒙斯下賽季表現,富爾茨休賽期好像找到了投籃包,再加上上賽季有限的上場場次裏看出的運動能力和突破能力,富爾茨應該在下賽季會有比較好的表現。西蒙斯其實也只是算打了一年的NBA,在完全沒有投籃的情況下依然能15.8+8.1+8.2。如果他能在新賽季表現出哪怕35%的中投、30%的三分能力,就會很恐怖了。

至於球哥,勒布朗需要周圍有射手,球哥沒有射程。球哥要球,球在勒布朗手裡。看沃頓怎麼安排吧,感覺球哥下賽季一開始會打的很掙扎。

歡迎關注公眾號:拍球驚奇


精於投射不是樂透秀最重要的指標,球隊最看重的是一個球員的身體天賦和發展潛力,拿西蒙斯來說,雖然他的投射能力不及格,但是他有媲美詹姆斯的身體天賦和組織傳球能力,這一點比投籃重要多了,而且很多球隊看來,投籃是後天可以練習的,天賦是老天爺賞飯喫


@瑞劉 謝邀

我個人覺得,兩方面原因

首先,你要清楚NBA選秀選的是什麼,再強的大學生,到了NBA也是小菜鳥,這是不同維度的世界,所以NBA選秀的時候,球隊更關心的是這個球員的潛力,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超巨,而不是選超巨,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奧拉沃坎迪、誇梅布朗、奧登這些所謂「水貨」的原因,以及為什麼大個子更容易成為狀元的原因,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練,但是身高臂長可練不出來

其次,能夠參加NBA選秀,並且在高順位被選上的,都是大學時候的天之驕子,在同齡人當中都是技高一籌的角色,簡單的說,他們在和同齡人比賽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投射!當今NBA的超巨,勒布朗、杜蘭特,剛進入聯盟的時候投射也很差,為什麼差?因為他們打同齡人直接衝進去灌籃就行了,為什麼要在外面投射?現在的年輕人身體天賦越來越好,美國籃球本身就是鼓勵展露天賦的,對於投射這種基本功,這些天之驕子根本不屑於去練的,相反歐洲新秀們的基本功就紮實的多,投射能力穩定,這是大環境決定的

不過,到了NBA,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哪怕是強如詹姆斯,在投射能力沒有開發出來之前,也達不到超巨的水平,環境逼著你,不得不練習投射,當然NBA的訓練水平也非常高,杜蘭特在獲得「死神」這個綽號之前,在雷霆的時候不是被譽為「雷神」麼(因為雷神拿個鎚子一直打鐵),所以只要天賦夠用,投射能力等到了NBA再練就行了


首先,選秀前幾位的球隊,更多看天賦。天賦纔是決定上線的。天賦是什麼?最基本的就是身高臂展。除了極少數像杜蘭特一樣進聯盟了還在長高以外,大部分身高臂展是固定的,這玩意球隊怎麼教怎麼練也改不了。其他諸如投籃,對抗,力量,腳步等技術。甚至速度,彈跳,反應,哪怕是球商都是有可能後天開發出來。所以高順位還是選天賦高的。當然有一些球隊因為球隊有競爭力會選擇即戰力。

再說說題主說這仨,富兒子其實大學打的很厲害的,打球像哈登,幹拔似麥迪。然後莫名其妙就傷了(76人有毒)各方互相推卸責任。最後今年一個訓練師才表示這是一種心理障礙,看今年季前賽感覺投籃包回來了,很順滑。

西蒙斯,就是天賦,肉眼可見的天賦。就是身高臂展速度視野球商都很棒,就差投籃包和一些力量。而這倆都是相對於球商速度更好練出來的技能。

球哥大學投籃也還不錯,但是畢竟學生球跟職業的還是不一樣。對抗,節奏,甚至三分線長度,都不一樣。球哥需要時間。即便是杜蘭特第一年不也是瘋狂打鐵嗎……

再說說米切爾跟塔圖姆,塔圖姆今年能站出來真的是挺意外的。他的天賦不比富兒子差多少,但當時都知道76er要後衛,湖人要球哥,第三順位他就是最有天賦的人。只不過意外他第一年就兌現了這麼多。感覺等他身體再壯一點可以防到四號位就真的太可怕了。

米切爾,說實話不看好。他的天賦真的不高,身高,臂展,彈速都不算頂級,和同為十三順位的科比 布克拉文比,真的沒優勢。最多全明星,離mvp級還是差點。目前看打好了利拉德吧。


ncaa的三分線是6.75m,nba是7.25m。

可能大學球員平時也會加練7.25m的三分,可是比賽時的出手感覺是要靠實戰磨出來的,所以很多在大學時三分不錯的新秀進入nba後會有一個適應調整期。

像庫裏這樣剛進聯盟就場均投4.8個三分中2.1個的實屬罕見。


因為就算技術好射術強,加了對抗之後輕則投籃力量下降,重則技術變形,以前初中,勉強混跡於年級打得最好一堆人打球,佔了個半場開始3v3,大家一頓亂秀,後面加了一組高中的人,感覺對位的人技術可能沒自己好,但是身體壓迫感太強,各種死亡纏繞。。。命中率大跌


其實也可以把「當今」兩個字去掉。

NBA選秀,看重的從來都不是投射能力,而是發展潛力。


天賦太高,投射這種需要花大量時間枯燥苦練才能形成肌肉記憶的技能,對於這些高順位新秀來說,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真的不用練的太好。我比你高,比你快,比你壯,比你彈跳好,比你球商視野棒。晃倒你,隔扣你,一步過你,這些更能讓球探關注到我。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