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弱電筆記」

(1)施工隊的選擇

儘可能地找合作過,可靠的施工隊幹活。重點考察帶班的,要靠譜,滑頭一點或者倔一點都沒有問題,但是那種喜歡P大胡話,半瓶子醋還牛哄哄不聽指揮的二胡卵子堅決不能要,絕對坑爹!

初次合作的施工隊,在簽合同前要有如下要求:

1.資質要求;(現在大型弱電分包都有資質要求)

2.配合性要求;(服從項目經理管理)

3.經驗要求;(實施經驗5年以上,在某一領域有豐富的經驗)

4.能力要求;(人員數量、年齡、工作效率、趕工能力等方面)

5.保險要求;(團體險)

(2)施工費用

弱電行業施工隊承包的施工費用計算主要有3種模式:

1、按照點位計算費用,比如監控點位,室內290一個點位(含布線和安裝攝像頭),室外410一個點位(含布線和安裝立桿及攝像頭),具體價格高低要結合圖紙,按施工難度係數確定。

2、按人工來計算費用,項目經理擬定人力資源計劃。比如多少人多少天完成工程,這種計算方式一般小工程較多,比如南京一個大工一天的費用可能在300-500天(技術熟練,帶小工),杭州小工的費用在100-200天,基本上都是做穿線的活,清單做好後,由項目經理走流程報批。

3、按清單計算費用,直接把清單上一項一項來報價。橋架多少錢一米,管子多少錢一米,線纜多少錢一米,裝個設備多少錢一台這樣,調試配合費多少錢一項,這種就比較適用於大型工程。

(3)進度安排

先做出綜合布線和機房裝修的施工計劃,再按各個子系統排列設備安裝、單體調試、聯調的計劃。

(4)質量保證

根據具體工程情況,列出保證質量的方法。(大型或政府類項目驗收需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

(5)物資供應

根據最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預算,以及施工進度計劃來編製設備材料採購計劃,合理調配採購資金,滿足連續施工要求。既不要一次採購到位壓資金,也不用太過零散讓施工隊等待窩工。對整個工程的設備和材料採購工作及設備進場驗收進行合理安排。

物資供應過程中有幾點要注意:

1. 對於設備供貨周期要心裡有數,一定要和供應商溝通好,留點提前量。

2.考慮施工過程中因不可避免的施工計劃調整造成的影響;

3.供應商的技術調試人員工作安排同樣要做好,做好配合,別讓他們耽誤項目,也別動不動沒啥事就喊人家過來,耽誤他們的工作。狼來了喊多了,就沒人信了。

4.做好設備開箱檢查,最好逐一通電測試;光纜也要做開盤測試。

(6)輔材

螺絲、扎帶、標籤、電纜頭、水晶頭、膠布等施工輔材也必須在開始施工之前準備好,小東西缺了,活一樣幹不成。

1. 輔材質量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選擇;考慮防水、防腐、強度、防爆等要求。

2. 零星買小輔材開票很煩,建議在工地附近固定找一家正規的店,還能送貨,一個電話東西就能到位,然後財務按月結算。

(7)施工機具(一般施工隊自備)

根據採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進度,確定施工機具的類型、數量和進場時間,確定施工機具的供應辦法和進場後的存放地點和保管方式,編製機具的需要數量計劃。

機具準備過程中有幾點要注意:

1. 工具必須妥善保管,對工人做好要求,別一路干一路丟。

2. 製作工具表單,對工人發放工具要簽字,原則上不對外借。

3. 制定工具管理辦法,定時清點核對工具並記錄。

4.電動工具一定要買質量過硬的,並且對工人使用操作做好培訓,天天修能煩死你。

(8)技術交底

在施工前,下列技術準備要做好。

1.布線系統拓撲圖(含系統整體架構圖)

2.平面布置圖圖(含設備以及鏈路走線路)

3.穿線技術要求,線纜編號

4.特別注意要跟施工隊帶班的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交底的核心內容是要使工人理解穿線的目的和要求,過程如下:

1)講解系統拓撲圖,了解系統大概架構;

2)講解平面布置圖圖,了解工程布線實施;

3)講解穿線質量要求,探討施工工序;

4)講解穿線要求,穿完線後,做管道和線纜的檢查;

穿線實施是整個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做好這個實施工作,就要提前做好項目的組織策劃,關鍵要組織好穿線,關鍵在於項目經理和帶班的要熟悉整個項目的實施環境並理解以下實施思路。

1)理解布線系統總體結構,不要穿錯路線。

2)能明確區分要敷設的各種電纜,不要用錯電纜。

3)熟悉電纜要經過的管路。

4)有豐富的穿線經驗,懂得預防典型的影響穿線質量和進度的問題。

5)理解並牢記我們對於綜合布線系統電纜敷設的特殊要求。

6)思路清晰,把信息點分組,一組一組地敷設,不多穿,不漏穿。每組應不超過20個信息點,否則同時穿放的電纜量大,穿放費力容易導致電纜損傷,也容易纏繞、打結,非常影響進度。

7)嚴謹地做在線纜上做好標記。

(9)其他準備工作

1.產品和安裝工具存放點

工程在進場實施的時候,項目經理協調甲方提供存放設備的倉庫,比如存施工隊安裝設備,梯子、電鑽、網線、電源線、光纖等。

2.辦公室

項目實施過程中將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報告項目進度、分析原因、制定策略等,召開時間基本固定,需提前向甲方確定提供會議地點。

3.臨時用電

施工前了解清楚施工場所臨時用電情況,附近是否有220V電源插座,電源插座與產品安裝位置的最大距離是多少,以便提前準備好施工取電材料。

4.施工電梯使用

和總包談吧,錢的事,一般放在總包配合費里談,砍下來的可都是利潤。

(10)施工穿線

(1)所有的鋼管口都要安放塑料護口。穿線人員應攜帶護口,穿線時隨時安放。

(2)余長:電纜在計算機出線盒外余長30cm,余線應仔細纏繞好收在出線盒內。在配線箱處從配線櫃入口算起余長為配線櫃的(長+寬+深)。

(3)分組綁紮:余線應按分組表分組,從線槽出口捋直綁紮好,綁紮點間距不大於50cm。不可用鐵絲或硬電源線綁紮。

(4)轉彎半徑:50芯電纜轉彎半徑應不小於162mm。

(5)垂直電纜通過過渡箱轉入垂直鋼管往下一層走時要在過渡箱中要綁紮懸掛,避免電纜重量全壓在彎角的里側電纜上,這樣會影響電纜的傳輸特性。在垂直線槽中的電纜要每米綁紮懸掛一次。

(6)線槽內布放電纜應平直,無纏繞,無長短不一。如果線槽開口朝側面,電纜要每隔1米綁紮固定一次。

(7)電纜按照計算機平面圖標號,每個標號對應一條4對芯線,對應的房間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錯。兩端的標號位置距末端25厘米,貼淺色塑料膠帶,上面用油性筆寫標號或貼紙質號簽再纏透明膠帶。此外在配線架端從末端到配線櫃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電纜皮上用油性筆寫標號。

(8)按3%的比例穿備用線,備用線放在主幹線槽內,每層至少1根備用線。

(9)穿線完成後,所有的4對芯電纜應全面進行通斷測試。測試方法:把兩端電纜的芯全部剝開,露出銅芯。在一端把數字萬用表撥到通斷測試檔,兩表筆穩定地接到一對電纜芯上;在另一端把這對電纜芯一下一下短暫地接觸。如果持表端能聽到斷續的「嘀嘀」聲,就OK,每根電纜的4對芯都要測。這樣測試能發現的問題是斷線、斷路和標號錯。

(11)電纜保護

(1)穿鋼管時鋼管兩端要加護套,所有電纜經過的管槽連接處都要處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損傷電纜。

(2)拽線時每根線拉力應不超過11公斤,多根線拉力最大不超過40公斤,以免拉伸電纜導體。

(3)本系統使用的電纜是高速計算機網路電纜,價格昂貴,裕量很少。

(4)電纜一旦外皮損傷以至芯線外露或有其他嚴重損傷,損傷的電纜段應拋棄,不得接續,接續的電纜無法滿足信號傳輸要求。

(5)整個工程中電纜的貯存、穿線放線都要耐心細緻,避免電纜受到任何擠壓、碾、砸、鉗、割或過力拉伸。布線時既要滿足所需的余長,又要盡量節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費。

(6)布線期間,電纜拉出電纜箱後尚未布放到位時如果要暫停施工,應將電纜仔細纏繞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隨意散置在施工現場。

(12)收尾工作

1. 圖紙優化

在施工完成後,由項目經理按照施工實際情況優化施工圖。因為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有修改,為了讓調試人員、軟體組、客戶都能能比較清晰地了解管線的實際走向攝像頭、交換機、伺服器等設備的實際安裝位置情況,以及攝像頭、交換機等設備的配置參數,按規定在完成之後施工單位繪製並提交竣工圖。

竣工圖應準確、清楚、完整、規範、修改到位、真實反映施工時時的實際情況。要保證圖紙質量,做到規格統一,圖面整潔,字跡清楚。編製完成後,施工單位檢查竣工圖編製情況,發現不準確或短缺時要及時修改和補齊。

2. 現場整理

1) 機櫃復原

完成產品安裝、線路連接、硬體調試正常後,需對機房機櫃內的伺服器、交換機等進行檢查,確保安裝牢固,介面指示燈指示正常;網線進行梳理,按規範要求進行捆紮走線,清理機櫃內的垃圾,復原橋架蓋板,關閉機櫃等。

2) 物資整理

完成施工內容後,需清點未使用的材料、產品的剩餘數量,統計已使用的數量,整理出入庫資料。核對剩餘材料、產品與出入庫登記信息是否相符,如出現不符項,需追蹤出現不符的原因。

3 施工收尾

施工結束後,整理需要的備品備件進行統一管理,其他多餘的材料、產品進行打包整理移交業主或調配其他項目使用。

施工機具進行清點統計,並根據入庫清單進行逐條核對,確保所有施工機具都能有效追蹤,避免施工機具遺漏在工地內,給公司造成損失。

(13)試運行及培訓

整個項目應用系統繼續完善工作完成,平台正式上線啟動運行後的一個月左右,將作為整個系統的試運行階段。為了保證XX服務平台項目的正常試運行,委派有經驗的工程師為甲方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培訓內容包括XX服務平台的應用系統操作、XX服務平台應用系統維護。通過專業的技術培訓,確保甲方操作人員能夠獨立對系統進行管理。

(14) 項目驗收

試運行階段各個系統運行情況良好,監管應用服務達到預期,經雙方協商確認進行項目驗收。項目驗收將甲方和項目經理組織進行,對項目運行情況及工作情況等方面進行總結和驗收,並出具《XX項目驗收報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