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明義,改名字是為了「根正苗紅」

在戰國時期日本,想在朝廷上做官,除了需要足夠的經濟、軍事力量以外,還需要看看自己家的祖先「抱大腿」的能力,以及自己家族的出身。

所謂家族出身,就是日本人的【氏】,代表家族祖先的來源。

松平家的起源?

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松平家·德川家系譜,都是江戶時代重新修訂過的資料。

在系譜中,松平家、德川家的先祖,是一位............和尚,叫做松平親氏。

松平親氏自稱:

*是清和源氏中新田氏支流出身;

*祖籍是上野國、新田郡、新田莊、得川鄉;

*祖先領主叫做得川義季;

*他做和尚的時候,法名叫做「時宗」;

*松平鄉的領主,松平(太郎左衛門少尉)信重招他做女婿;

*所以這個和尚女婿改名叫做松平親氏;

*松平親氏和他的弟弟(或叔父)一同擴大了松平鄉的領土;

【請注意,事實上這些內容,同時代的史料上完全沒有記載過!!】

真實的松平家又是怎樣的?

關於松平家,歷史上同時代的資料,最早也只是從松平家第三代——松平信光開始,之前的資料完全無法考證。

這個松平信光,是室町幕府的政所執事伊勢氏的被官身份。

這句話是不是信息量有點大?那我們來大概解釋下:

1、室町幕府最高管理者叫做「征夷大將軍」、「將軍」;

2、將軍下屬有個高管,叫做「管領」;

3、管領下面有三個機構,「侍所」、「問注所」、「政所」;

4、侍所負責高層人士的管理和行政訴訟工作;

5、問注所負責管理文件、勘定錯誤、證件文書等等工作;

6、政所負責幕府財政,包括借貸、買賣、質押等等工作;

7、政所最高長官叫做「執事」;

8、伊勢氏最終擠掉二階堂氏,世襲政所執事;

9、被官,是代替大名代為管理領地的家臣;

所以,松平信光是伊勢氏的家臣,從事替伊勢氏管理領地的工作。

松平家如何發展壯大?

簡單來說,三河國的守護是一色家,然後他被推翻了,新任守護是細川家。

松平信光牢牢抱住「新大腿」,推翻了一色家的統治。

之後瘋狂的開枝散葉,把自己的孩子分列的滿地都是——

竹谷松平家、安祥松平家、形原松平家、岡崎松平家(大草家)、五井松平家(深溝家)、能見松平家、丸根松平家、牧內松平家、長澤松平家......

【知道兒子多、親戚多的好處了吧?】

可惜,嫡子所在的岩津松平家在戰亂中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安祥松平家勢力增強,成為宗家。

安祥松平家的家臣團,也被單獨稱為「安祥譜代」家臣,是從早期就跟隨的家臣氏族,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酒井氏」。

酒井忠次,德川四天王筆頭

我們熟悉的內容來啦!!

安祥松平家稱為松平宗家以後,其他親戚肯定不服啊,松平家陷入了內亂,整整6代人都沒有辦法完全收服親戚們。

直到第七代安祥松平家家督(領導人)松平清康的出現。

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的爺爺)

松平清康13歲成為家督,攻破了岡崎松平家,把居城轉移到了岡崎城。

隨後統一了三河國北部、東部,在準備向西進攻,進入尾張國攻打織田家的時候,被家臣暗殺,死了。

第八代安祥松平家的家督,松平廣忠,在父親被暗殺的時候,年僅10歲,於是只能投靠駿河國大名今川義元尋求庇護。

艱苦維持家族安定的同時,松平廣忠不得不選擇交齣兒子「竹千代」作為人質,換取今川家的信任。

1544年

松平廣忠的大舅子水野信元投靠織田信秀,這導致松平家在今川義元的心目中岌岌可危。

1547年

松平廣忠決定與織田家徹底抗戰,決定把6歲的兒子竹千代(德川家康)送去駿府城,換取今川義元的信任。

但是負責護送人質的家臣戶田康光背叛了松平家,把竹千代送去了織田家,這也許就造就了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幼年歷史性的會面。

1548年

松平廣忠死了,死因眾說紛紜,最著名的就是死於刺客「獨眼的岩松八彌」。

1549年

今川義元起兵,從織田家手中奪回了安祥城。並俘虜了織田信秀的兒子織田信廣,隨後用織田信廣的性命,交換了竹千代到駿府城。

松平元康改名德川家康!

1560年

桶狹間之戰後,今川義元戰死,松平元康聽從大樹寺住持的建議,改為松平家康。

1566年

統一三河的松平家康得到了朝廷的敕命,改名德川家康。

1、德川取自家譜中所謂的祖先,松平親氏的血親祖宗,得川義季。

【意義】:這就代表朝廷認可了德川家康祖先是清和源氏中新田氏支流的身份。

2、除了安祥松平家以外,其他松平家都不準改姓德川。

【意義】:這代表號稱十八松平分家的身份,全部低於安祥松平家,改姓德川後,其餘松平家的身份都不能算親戚,而是譜代家臣。完全徹底的凌駕於松平家之上。

3、證明自己出身清和源氏、鋪平朝廷任職道路。

【意義】:在此之前,剛剛從今川家獨立出來的松平元康就已經自稱「源氏」身份了,在給其他勢力發布「安堵狀」(官方承認權利文書)的時候,就使用過「源元康」的稱呼。

這次朝廷敕命,無疑做實了自己身份的正當性。


《信長の野望Ⅵ?將星錄》裡面,曾經出場過一位名叫松平清康的三河岡崎城主,能力值超強,他就是德川家康的祖父。據說,當時對清康,有「如果活到三十歲,定能平定天下」的風評,只可惜他沒能活到三十歲,就被家臣誤傷而死。傷他的刀是一把名刀,叫作「村正」。松平家由是大亂,清康之子松平廣忠流亡到了伊勢。當廣忠終於回到岡崎之時,西有織田信秀,東有今川義元,兩隻魔爪一齊伸了過來。為了家族的存續,廣忠決定把年僅六歲的兒子竹千代送去駿府做人質,可誰料半道上竟然被親織田派的田原城主戶田康光給劫了,往相反方向送到了尾張的熱田。作為報酬,織田信秀送了給戶田康光一千貫永樂錢(小時候就那麼值錢,果然前途無量)。從此,竹千代就在那古野住了下來,和織田嗣子三法師(信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對應織田的謀略,太原雪齋獻計進攻三河安祥城,捉住了城主、信秀的長子信廣,拿來和竹千代做交換。信秀無奈,只好送走了這一千貫買來的「寶貨」。竹千代到了駿府,被雪齋收為弟子,嚴格管教。竹千代元服以後,義元賜以苗字,稱作松平元信,後又改元康,收為大將。而就在竹千代來到駿府前不久,他老子廣忠也死了——不是好死的,是死在家臣手握的名刀「村正」之下。從此村正被稱為「妖刀」,似乎是專為找松平?德川家索命而來到人間的。所以後來大坂之陣時與德川對立的豐臣諸將,以及近代倒幕的志士們,無不在佩刀上鏤上「村正」二字,心說不砍死你也把你咒死了。義元一死,元康馬上在岡崎獨立,扔了做人質時候得來的「元」字,改名為松平家康。1566年,他統一三河後,才改姓為「德川」。這個姓氏來源於源的名門新田一族,新田有分支住在上野的「得川」流域。這表明自己是源氏的後裔(天曉得),因此他以後可以名正言順地開設江戶幕府


當然是為了獲得對三河國的更合理的統治權以及抬高家名,日本戰國時代改名都是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在其中的,並不會隨便改。

早在德川家康的祖輩就已經開始自稱源氏,不過這個僅限於自稱,對其他人來說可信度並不高。

德川家康原本元服時取名松平元信,其中元字來源於今川義元。後來改為元康,康字來源於祖父松平清康。

在桶狹間之戰以後,為了表示自己同今川家決裂,松平元康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松平家康,隨後開始著手對三河國的統一。

松平家康出身的松平氏是西三河的安祥松平氏,實際上真正屬於他們家的勢力範圍就只有西三河一部分。當時三河的其他勢力還有今川氏、吉良氏等等。

後來基本佔領三河國以後,德川家康周圍領國的大名都是誰呢?

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今川氏真。

這三個人,今川氏真、武田信玄都是正宗清和源氏河內流出身,織田家雖然出身不明,但是好歹也自稱是桓武平氏平資盛流的後裔,只有松平家康的地位最低。為了抬高家名認祖宗,便編造了自己是清和源氏河內流的新田得川氏出身的家譜,說當年得川氏落難,跑到了三河國做了松平氏的上門女婿。

還有的地方記載,說松平家當年那個上門女婿是南朝大將新田義貞的後人,這地位可不得了。要知道,武田信玄雖然也是清和源氏出身,但是他是源義家的弟弟源義光的後裔,今川氏真則是足利氏的分家吉良氏中再分出來的分家。而新田氏祖先新田義重和足利氏祖先足利義康是親兄弟,都是源義家的親孫子,並且新田義重還繼承了祖產新田莊,論親疏是和足利氏同級別的。

不過,當時幕府正值足利義輝和三好三人眾內訌,松平家康無法從內亂的幕府獲得認可,只得直接同朝廷聯繫。朝廷表示這系譜太複雜了,想認源氏得得到源氏長者認可,可是這時候恰逢長者足利義輝被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通砍死了,此事只能延後。

松平家康花了錢自然不能白跑一趟,就只好找近衛前久幫忙,近衛前久收了錢,直接把松平氏系譜改成藤原氏了,說當年其實還有個松平氏養子是藤原氏出身並且剛好就是松平家康的直系祖先。因為他自己就是藤氏長者,是不是藤原氏他自己說了算。

於是朝廷就下令讓松平家康複姓得川,同時承認其藤原氏的出身,並補任三河守。三河守這個官職屬於朝廷的國司系統,雖然當時朝廷國司名存實亡,但是卻依舊是「公儀」也就是大義名分的重要來源。

因為認了別人祖宗,松平家康覺得不大好意思,就把得川改成更好看的德川了,二者讀音一致,在那時候的日本改名字中同讀音的漢字並不算改名。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正統得川家的子孫其實在關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