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光秀沒有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因為他說錯了一句話。他說「敵在本能寺」。把大魔王當成了敵人,就等於把戰國發展的潮流當成了敵人。大魔王的死誰得利最大?有人說是秀吉,這是從結果看,從表面看。嚴格來講,是天皇家和公家。足利將軍沒有取天皇而代之,做了一把天皇的名義父親。信長是完全不會有這個雅興的,天下布武的最終結果是以武為皇,是完全有可能的。且在當時看,無人能反抗。即便沒有信長,舊的秩序也無法阻擋新的發展趨勢。新的實權將軍必然會產生。所以無論是陰謀論還是懷恨論,替傳統秩序,反抗新規律、新秩序必然會失敗。

同時,光秀沒有這個能力。圍攻本能寺是一個在後世看來,說好聽點叫十分費解,說難聽點是萬分懵逼的一個行為。無論是哪個論,都本不該發生。所以這也是後世很多人最後實在沒辦法歸咎於「激情犯罪」的原因。並且從光秀隨後的表現看,也沒有一個可行的整體計劃和謀略展現的跡象。他唯一做的居然是接受了公家的冊封,而非迅速戰略轉移和安排,從而去佔據戰爭的有利位置。似乎覺得信長一死就解決所有問題了?

其次,歷史沒有如果。如果沒有秀吉與德川會不會統一日本永遠沒有互為因果的關係。理論上,在歷史中你移動一片樹葉,都會有無限可能,何況這麼大的人事變動。簡單講幾個概率大的。

織田家很有可能出現新的繼承人,清州會議主題改寫。因為織田家還有血脈在近畿領軍且軍力不弱。退一萬步講,即便無法馬上消滅光秀也足可以相持等待正在趕來的柴田軍團。而老烏龜的部隊連出發都還沒有,且遠在千里之外。

如果織田家出現新的血親家督,老烏龜的年齡優勢也就化為泡影。此外,由於新家督的能力和威望很可能遠遠不及信長,但是包括柴田、稻葉在內的大部分實權家老全力支持。與老烏龜、伊達、上杉、北條等實力大名之間會產生新的,微妙的變化和拉鋸,最終結果也就顯得撲朔迷離。尤其是伊達的所謂晚生十年之遺憾,還存不存在都是未知。西日本由於壓力驟減,格局變化同樣會大受影響。很有可能會誕生有實力一爭的強力大名。


好震驚,頭條是怎麼知道我對這段有點小研究的?我應該從來沒發過相關的文章啊??

算了,簡單說下吧,德川家康一定會統一日本。甚至於沒有猴子,德川家康會更快統一。

首先明智光秀並不受到大多數人支持,他與織田家的爭鬥一開始就錯誤的放在了一個「義理」的對立面。要知道,在當時的日本,他們也對「義理」有著某種偏執,這一點受中國的影響很大,儘管味道變了很多,這是題外話。

其次,德川家康和織田家關係非凡,佔據大義名分。而如果沒有猴子,德川家康立刻會取而代之,以幫助織田家獲得大義,然後快速整合織田家資源。明智光秀小計謀是很強的,但是戰略計劃,城府,謀略遠不如德川家康。而且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關係非同一般,更有姻親關係。

最後,德川家康雖然低調,但是實力已經很強,尤其是常年耕耘,基礎紮實。而且他處事老道,對於織田家各家佬關係都不會差,更沒有對手。沒有猴子,德川家康只會更快崛起,浮現到檯面上來。


這個其實是兩個問題,第一應該是在假設沒有豐臣秀吉的情況下,明智光秀能否勝得了其他家臣。第二是無論是誰勝了,最終德川家康能否在和其他織田的家臣爭奪而最終獲取天下。

第一,明智光秀能否勝利。實際上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從表現來看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暫且不說明智光秀為什麼反叛,單說明智光秀殺了織田信長之後的行動。明智光秀在本能寺殺掉織田信長之後,表現出的行動都是很隨機的,他行動成功後沒有繼續行動,只是接受了公家的敕封。但是公家的話和廢話差不多,明智光秀最緊要的是找到盟友,但是無論是筒井順慶,還是親家細川藤孝都沒有選擇支持明智光秀,由此可以看出明智光秀對這次叛亂的行動準備的非常倉促。而豐臣秀吉趕在所有人前面擊殺明智光秀,是因為消息靈通,安排妥當。如果沒有豐臣秀吉,在越前的柴田勝家,大和伊賀南的丹羽長秀等人也會在解決自己的問題後夾擊明智光秀。而自有丹波時間並不長,且沒有盟友的明智光秀是基本上頂不住織田信長家臣的報復的。所以第一個問題,我的結論是,明智光秀同樣活不下來。

第二,德川家康能否最終取得天下。說到這,就先說一下為什麼德川家康最終取得天下。豐臣秀吉在天王山之戰打贏了明智光秀,地位提高,可以和柴田勝家相提並論,從而有機會掌控了織田家。但是因為並非武家出身,而且在小牧長久手合戰沒有打贏德川家康,且壬辰倭亂進攻朝鮮折損了實力,最終被德川家康取代。但是,如果沒有豐臣秀吉,那麼織田家的話語權勢必落在柴田勝家手裡。而本能寺之變除了織田信長之外,他的長子織田信忠也被殺。織田信雄因為過繼給北田家,理論上不具備繼承家業的資格。而柴田勝家就極有可能會扶正信長的另一個兒子織田信孝。柴田勝家兩代人都效忠織田家,恐怕也是不會想著架空織田信孝,所以織田家的家業可能是由織田信孝繼承。但是,因為明智光秀內亂,可能會導致織田家實力大損。正在攻略的關西毛利家,還有本能寺之變前就和織田信長鬧翻的四國島長宗我部家一定會出亂子。與此同時,越後的上杉家也一定不會臣服。加之柴田勝家不是會實行懷柔政策的人,所以我估計戰國一定還會持續一陣子。而作為之前的盟友,德川家康無論是顧忌名聲,還是實力能不能吞併織田家,德川家康都不會行動。所以說到這,我認為德川家康一定還會保持與織田家的關係,無論是面子上還是里子上。

當然,豐臣秀吉是一個極其會打仗的人,但是仍然不能奈何德川家康,恐怕柴田勝家或者織田家其他家臣也不一定能弄的了德川家康。但是要知道,德川家康能最終獲取天下,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兩個人給他打下的基礎。也就是說,如果德川家康繼續和織田家結盟,那麼下一個對付的可能是強大的毛利家,或者是關東北條家。豐臣秀吉很快統一天下,一定程度上和毛利家的合作密不可分,但是沒有豐臣秀吉,那麼毛利家肯定是還會繼續開戰,戰國時代可能會更晚結束,德川家康就算有野心,恐怕活不過織田信孝或者柴田勝家,更別說統一天下;如果德川家康選擇不結盟,甚至撕毀和織田家的同盟,那麼毛利家,織田家,北條家,上杉家,九州的島津家,四國的長宗我部家都會成為潛在的敵人,勢單力孤的德川家康又要重新通過戰爭和結盟的方式繼續在戰國時代生存,活到最後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個人觀點,德川家康最後也是極難獲得天下。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異議,歡迎指導。)


德川家康認為自己比較吃虧,因為本能寺之變時,他正好在附近的堺,差一點死於亂軍之中。等他逃回領地,秀吉已經捷足先登,討伐了明智光秀,進而掌握了織田家的實權。德川只好拚命搶佔武田遺領,以積蓄勢力對抗秀吉。如果毛利困住了秀吉,討伐明智的可能是柴田勝家也可能是德川家康。家康的政治能力明顯高於一介武夫勝家,但他畢竟不是織田信長的家臣,能把織田家攪個天翻地覆,但直接繼承織田信長的事業,德川家康缺乏大義名分。沒有秀吉的中國大返回,織田家可能四分五裂,日本統一的進程會延長。


我只知道沒有徐福跟那五百童男童女就一定沒有日本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