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國內綜藝發展勢頭如何?在類型上會有更多的可能嗎?比起「爽綜藝」,嚴肅綜藝會不會成為新的市場潛力股?

關注了一段時間的綜藝之後,我大約總結了一下今年的綜藝,除了一些大眾性娛樂性較強的綜藝以外,還有很多小而美、認真在探討社會現象的「慢綜藝」,如《十三邀 第三季》、《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鏘鏘行天下》和《奇遇人生》。


我真的超級喜歡這種綜藝了

就像臍帶什麼時候能出韓國《熔爐》那樣揭露現實的劇目一樣

感覺國內的電影電視劇綜藝都是娛樂至上

一羣人吵吵鬧鬧看起來好開心但其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唯一的意義就是下飯圖個樂

我超級臍帶這種綜藝

一是我覺得明星就應該發揮你的作用

不好意思我直白點說你賺那麼多錢每天笑一下拍個照就行了,不覺得這是對那些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工資低的要死的人羣的不公平嘛

這真的是社會畸形

而且對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講

明星的影響力遠比科學家大

他們眼裡只有漂亮的小姐姐小哥哥

看到科學家院士就打瞌睡

結果呢???

偷稅漏稅吸毒嫖娼出軌家暴

exm???

二是現在大家都不願意安安靜靜去看書去學習

所以出來了得到出來了喜馬拉雅出來了慕課

那我們能不能進而轉化成這種娛樂化學習呢

你不是娛樂至上嘛

那我們寓教於樂嘛

最後請允許我吹一下奇遇

我不喜歡看這種紀錄片類型的片子

好無聊啊。。

但是奇遇的形式超棒的好嗎

請的嘉賓都是那種超級務實的阿雅小s竇驍春夏

每一幅畫面都超級美

然後春夏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追龍捲風你說是什麼樣的人

而且我昨晚注意到阿雅熱身運動

她是真的在運動啊...隔著屏幕我都覺得累

你們等我...等我去截跑男的運動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差距


?

文 | 影妹

全文字數:3238字 精讀時間:9分鐘

昨天的一條新聞,看得人臉真紅!

韓媒:中國已經抄襲我們34個綜藝節目。

無話可說,無地自容!

除了「抄」就是「吵」的中國的綜藝,出路到底在哪裡?

也許,這部綜藝能給出部分的答案。

它就是——《奇遇人生》

安靜又高級,百分百中國原創真人秀綜藝。

像海報上說的那樣「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太多的人忙於生活,完全無暇顧及自我。自以為是的快樂,根本不知道為何。

《奇遇人生》目前豆瓣評分9.2,不知道中國原創綜藝有沒有能與其相左的。

從9月25日開播以來收穫了眾多的好評。口碑一路上漲的同時,影妹倒想問問,憑什麼《奇遇人生》能夠這麼火?

國際獲獎班底更有用心

《奇遇人生》的導演——趙琦。

2003年擔任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擔任紀錄片欄目製片人。2008年在亞洲廣播電視聯盟電視獎項的工作中擔任評委會主席。製作了《歸途列車》、《千錘百鍊》、《殤城》等數部紀錄電影,獲得了金馬獎、金熊貓獎、伊文思獎(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等近40個國內外主要的紀錄片獎項,成為創作歷史的中國導演第一人。

攝影指導孫少光,業內知名紀錄片攝影師,有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水下攝影的經驗。

導演精準操刀加上攝影師的豐富經驗,讓《奇遇人生》的每一幀都美得像幅畫,影片質量堪比上乘紀錄片。

節目的主持人是阿雅,每一期都會有一位明星和她一起去完成旅行。

「敢不敢和我去趟未知的旅程,和幾個有趣的人相遇?」

「敢不敢拿出更多時間?不玩遊戲也不虐你,不是2天錄完1期,是用7天時間給自己一個難忘的回憶。」

「敢不敢和我一起,在飛快的環境中慢下來,從探索世界中和自己相遇?」

也許,這部明星紀實真人秀從一開始就註定不一樣,是「奇遇」更是「人生」

所以嘉賓就來了這幫人——小S、範曉萱、樸樹、宋佳、春夏、李誕……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一個標籤,鮮明的個性似乎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具。但是世界不可能不改變,拋開過去迫在眉睫。

小S—不搞笑依舊美麗

第一期嘉賓是「小s」徐熙娣。作為阿雅摯友,兩人相互調侃耍寶多年,一開始真覺得這部綜藝可能又要走「尬笑老套路」,但誰都沒想到這樣的組合卻讓影妹哭的措手不及。

兩人來到廣袤的尚比亞草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象護工生活在一起,體驗飼養大象的樂趣。但意外就在這個時候發生,兩頭小象在規定時間未能回到象羣,應是在森林中迷失了方向。讓人瞬間緊張害怕的原因,在於一項荼毒著非洲大陸的活動——象牙盜獵。

在大象保護區保存的一隻大象的白骨觸目驚心。為了獲得高質量的象牙,這些不法分子需要在大象活著的情況下挖走象牙,連同大象的半張臉頰。

幸運的是,兩隻小象經過努力的尋找回到了營地。但是不幸的是,在尋找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頭成年母象已被殺害,象牙已被盜取。

在非洲每天都有100頭大象被殺害,作為瀕危物種這個數字真的太大了。

最動情的,不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而是對於這些生命逝所造成的影響。

園區的一頭小象親眼目睹了母親被殺害的場景,以至於到現在睡夢中還是會驚醒。

如果那些獵手能有一點同理心,也許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有點不一樣。

小s和阿雅都已經不再是瘋瘋癲癲的少女,還是成為了以家庭為重的母親。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的孩子如果今天出門上學沒有回來的話,那會怎麼樣。

我們太多的人剛開始和小s一樣,覺得瀕危只是危言聳聽,100頭聽上去數字也不是很大,真的需要花大力氣保護它們嘛?

但就在短短的7天拍攝過程中,親眼目睹一次生命的逝去。你才會發現生活是這麼的血淋淋,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確實微不足道,但不要覺得這不會有所改變。這一點點的力量能改變我,我就能同樣來改變其他人。

春夏—真實背後的透徹

第二期嘉賓是香港金像獎影后——春夏。首次觸電大熒幕就拿下影后桂冠堪稱神話,本來前途一片光明的她,卻在這個時候選擇整整休息了一年再重新出發。

春夏原名李俊傑,父母取名字的寓意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可她好像從來不懂這個。

春夏給人的印象是隨性和灑脫的,是真實和文藝的。

她的任務超酷!化身「追風人」——追逐龍捲風。

來到美國中西部的大荒野,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開啟了追逐龍捲風的步伐。

春夏就像一個懵懂的孩子,每一次希望來臨的時候,會在荒野上迎風奔跑。又會在願望破滅的同時,開玩笑的說還有明天。

但總是在就要看到的時候,願望一次又一次地破滅。終於消磨盡了春夏的耐心,像小孩子一樣鬧起了脾氣。

「看似近在眼前,卻彷彿永遠無法追到」。

過程裏,追風人馬丁很多次對此表示遺憾。

人在大自然面前就是這麼渺小無力,除了感受別無選擇。

其實,停下腳步,你會發現風暴來臨前的風景會讓人美得忘記了即將來臨的危險。

這何嘗不是大自然的饋贈,為什麼要視而不見?結果很重要,但過程更值得回味。

「眼睛看到的是相機拍不下來的。」

也許追風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我們沒有追到風。

當我們懷抱著強烈的目的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也許就會錯過過程中出現的太多美麗。

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春夏追到龍捲風了嘛?

追到了!但更重要的是這一次的追風之旅像極了我們生活本身。

大部分時間的求而不得,你和你想要的東西總是存在差距……

但不要忘了,請享受追逐本身,奮力追逐的你真的很美麗。

竇驍—堅持初心問自己

昨天剛更新的第三期中出現的是男演員竇驍。影妹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山楂樹之戀》裏的「老三」,當初可是哭著說要嫁給他。最近的《楚喬傳》裏的燕洵又讓我多了一批情敵。

竇驍向來不是一位多產的演員,《破風》、《狼圖騰》等作品都看的出他的用心。因為竇驍對於演戲有自己的堅持,就是將自己變成角色,而不是簡單地代入。

看完了這一期,才發現竇驍的紳士儒雅背後是一顆勇於挑戰的心。

他的任務是登頂印度尼西亞海拔4884米的查亞峯。試問,現在的娛樂圈能有幾位男明星敢嘗試?

但是第三期的大部分時間並沒有講述登山有多苦難,而是選取另一個角度,在漫長的等待中悟出人生真諦。

因為連續幾天的下雨天氣,直升機無法飛行。全副武裝的人員只能在一次一次的祈禱後開始待命,又在一次又一次的待命後祈禱天氣轉晴。

因為行程整個的延誤,阿雅推去了後面的工作,竇驍放棄了巴釐島的旅行。

這樣長時間的精神折磨讓樂觀的阿雅都失去了耐心,但是竇驍卻說了一句,讓阿雅瞬間清醒。

有了期望我們就被束縛了,人應該是自由的。最後終於守的雲開見月明,一羣人來到查亞峯山下準備登頂。

然而,阿雅突發高原反應,為了安全考慮,只能在不甘中放棄了登山任務。

竇驍和老師則是順利登山,完成這一項艱難任務。

像竇驍自己說的那樣:「登山時與自己的一次安靜對話。」

綜藝教你人生真諦

《奇遇人生》這部綜藝之所以能收穫廣泛好評,是因為它原創,是因為它真實,更是因為它反映的人生哲理。和同類型的「花樣」旅行真人秀對比,就能高下立現了。

在這個節目中,你會發現不搞笑的小S還是很可愛,相信著愛能改變世界。春夏比鏡頭裡還要真實,願意全身心得愛一個人。竇驍不做明星做演員,物慾橫流改變不了自己的初心。

如果是你,你願意為小動物換位思考嘛?

如果是你,你願意像孩子般與世無爭嘛?

如果是你,你願意拋開一切挑戰自己嘛?

答案是不能,但是請不要放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放棄一定會失敗。

我們要像小S一樣對於這個世界充滿著愛,要像春夏一樣對於追逐的過程樂於享受,要像竇驍一樣跳脫舒適圈超越自己。

也許,《奇遇人生》沒有帶給我們樂此不疲的歡笑,但它擁有更多的是「以人為鏡」的自省。

每一個人的努力都值得尊重,實現夢想更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每天早晚擁擠的地鐵,每天下班回家空蕩的房間;老闆的嚴苛,同事的壓力,父母的催婚,對象的爛情,能有什麼壓垮不斷努力的你?

相信有一天,你會因為努力變得自由,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

第一次蹦極,第一次單獨旅行,第一次潛水,第一次高空跳傘……

無論是什麼,那時候的你,會是最棒的自己!

http://weixin.qq.com/r/3DpZQSXEX3ggrWEi92-O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近年來我國電視行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電視綜藝節目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數量和類型上有了顯著增加,但質量依舊面臨參差不齊的問題。

同時,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國內文化產業的全球性不斷加強,無論是作為節目製作和播出方的各大電視臺,還是作為節目受眾的普通國民,都逐漸加深了對版權保護的認知和認同。作為向觀眾輸出文化的節目製作方,近年來不斷向海外引進各類電視綜藝節目的版權,但與此同時,他們在國外版權的基礎上並未做出獨特的改動,也沒有融入中國特色的本土化內涵。

當今社會大眾廣泛認知的「電視綜藝節目」,就是指節目內容豐富,節目形式多樣、靈活自由,具有娛樂性、觀賞性,能夠照顧到廣大觀眾的收視需求,又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極大的綜合性的節目。故本文的研究和解析,也將在此基礎上展開。

目前國內流行起了嚴肅類的綜藝節目,這與之前的電視節目發展方向漸漸有所不同,之前的綜藝節目較偏向於娛樂性,帶來較大的樂趣和高級審美,但通過人民的價值取向與不斷發展,現在很多小而美、認真在探討社會現象的慢綜藝也同樣受人喜歡,如《十三邀 第三季》、《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鏘鏘行天下》和《奇遇人生》這些例子,也的確引人注目。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