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和噪音是一對矛盾,爲了在暢想高性能的同時享受靜謐的環境,玩家們使出了渾身解數。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做的,或許你的電腦DIY靜音改造也會有幫助呢。

被動散熱:

被動散熱就是通過散熱器巨大的體型來彌補取消風扇後的不足。不過被動散熱依然需要有空氣從散熱鰭片流過才能帶走熱量:使用低速機箱風扇幫助機箱風道形成。

油冷主機:

作爲被動散熱的另一個極致表現,將整臺主機浸泡在絕緣性能良好的特殊硅油當中,既能取得不俗的散熱性能,又可以獲得非同凡響的科技外觀。

增強熱傳導:

被動和油冷主機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還是過於前衛了,多數玩家還是傾向於選擇高端風冷散熱器或者一體式水冷散熱。加強熱傳導效率同樣重要,除了液態金屬之外碳纖維導熱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具備接近於液態金屬的能力(62.5W/mk Vs 73W/mk),但也有一個相同的缺陷:本身屬於導體,需要避免發生短路。

硬盤散熱不可忽視:

機械硬盤是電腦裏的主要噪音源之一,在升級固態硬盤後終於可以獲得零噪音體驗。不過固態硬盤的散熱問題同樣不可忽視。下圖是帶有熱管的M.2固態硬盤散熱器。

固態硬盤過熱會影響工作穩定,同時造成硬盤主控限速。爲了避免性能衰減,很多固態硬盤會採取增強散熱的措施,比如東芝Q200的金屬外殼表面就增設了許多微小的凸起,目的就是爲了增加外殼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有測試表明,在重負載讀寫時無外殼狀態的Q200相比正常狀態溫度高15度左右,由此可見金屬外殼和特殊表面散熱設計的作用。

除了金屬外殼之外,固態硬盤內的的設計同樣會影響到散熱效果。

除了傳統發熱大戶——SSD主控之外,隨着3D閃存密度的提高,發熱集中程度也水漲船高。爲了保障惡劣工況下的穩定運行,固態硬盤會通過導熱墊將芯片熱量高效傳遞至金屬外殼,加速散發。下圖是東芝TR200固態硬盤拆解,主控及閃存芯片上均覆蓋有導熱墊。

按理說導熱墊的成本並不高,但實際做到這一點的固態硬盤卻不多。用戶如果要自行增加導熱墊進行散熱改造需要拆開外殼,難免會失去保修權益,這一點不得不考慮周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