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永久的存在不会死去,

而在怪异的永恒中连死亡也会死去。」

--阿卜杜·阿尔-亚斯拉德(Abd al-Azrad),730年

「Cthulhu noster qui es in maribus: sanctificetur nomen tuum; adveniat regnum tuum; fiat voluntas tua, sicut in R'lyeh, et in Y'ha-nthlei.」

(我们在海中的克苏鲁,愿妳的名受显扬,愿妳的国来临,愿妳的旨意奉行在拉莱耶,如同在伊哈·恩斯雷。)

--奥洛斯·沃尔密乌斯(Olaus Wormius),1228年

「不要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后的支配者,也不要认为在地球上行走的全是寻常可见的生命和形体。

古神们(The Old Ones)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会存在。」

--约翰·迪伊博士(John Dee),1585年

大家好我是航仔。前阵子小高高又开始逼我陪他玩《法师战争》,这是壹个我不喜欢的、两个人拿著两本书对抡的桌游,我跟他说妳不就是就想玩点召唤大怪的桌游么,咱们口味稍微轻点玩《疯狂巨著》不行嘛!

在这里借用壹下“壹群桌游”的图片,《疯狂巨著》是壹款2017年栢龙出版的以克苏鲁为题材的合作游戏。我印象里栢龙2017年连著出了《疯魔口袋》和《疯狂巨著》两款克苏鲁主题的桌游,难道香港人除了对武侠和警匪之外,也对克苏鲁主题情有独钟?

这个桌游的开箱测评在网上已经能够找出壹大堆了,而我在又关注这款桌游时发现了壹个新细节,这个后面说。

可能还有许多玩家没有玩过《疯狂巨著》,简单来说在游戏里玩家扮演几个魔法学院的学徒,因为好奇打开了囚禁强大怪物的魔典巨著,释放出了被关押的可怕怪物。玩家受到诅咒而变得疯狂,所以大家要通力合作把这些释放出的怪物击退。

游戏的美工非常非常好看,这也是iello出版社的壹贯风格,核心机制是卡牌构筑,壹开始大家手牌都很弱,但是跟别的DBG不壹样,因为是完全合作,玩家还要跟其他玩家商量对策,大家既要用魔法能量驱动法术,又要购买能量卡优化手牌,而且还有公共牌区供大家使用的设定,游戏过程紧张刺激,代入感十足。

《疯狂巨著》有著浓浓的克苏鲁文化,克苏鲁的魅力真的是无处不在,电影、电视、游戏、图书,每每都会有些似曾相似的场景让我想起克苏鲁和那些幽深诡秘的传说。

《疯狂巨著》干脆则是把游戏和书籍结合的产物,而在《克苏鲁神话》中,恰恰就有这样壹本书,它就是《死灵之书》。

克苏鲁神话中,有很多架空的魔法书(Arcaneliterature),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本《死灵之书》(Necronomicon),阿拉伯的疯狂诗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于公元730年所著。

据说,阿卜杜尔在写完这本书后不久,就在大马士革市的街道上被肉眼看不到的魔物吃掉了。这本书的阿拉伯文原名《阿尔·阿吉夫(Al Azif)》,是黑夜里壹种昆虫的鸣叫声,被阿拉伯人认为是恶魔的吼叫。

对该书的描述最早出现于1924年的短篇小说《狂信者》(The Hound)。这本书描述了历史上的事件、预言了未来,并揭示了人类神话和宗教的真正起源。由于洛夫克拉夫特和其他作者对该书的描述含混不清,以及壹些克苏鲁神话爱好者的恶作剧,以至于有的读者会相信这本书真的存在过。

关于洛夫克拉夫特为什么给该书起这个名字,按照他的解释是由于他的壹个梦。他说这个来自希腊语的词汇本意是“对死者之法则的写照”(nekros- νεκρός(死者),nomos- νόμος(法则),eikon- εικών(图片))。然而根据其他学者的说法,这个解释根本不符合希腊语语法。

外国壹名克苏鲁爱好者自己动手,制作了壹本52页的死灵之书,非常有feel,贴几张大家欣赏下:

据说《死灵之书》壹旦重现世间,必会引起无穷无尽的灾难。可见传奇般的《死灵之书》是神话书籍中最完美的壹本。这和《疯狂巨著》的背景不谋而合,这也许也是桌游设计师向洛夫克拉夫特的壹种致敬吧。

“囚禁强大怪物的魔典巨著”在许多神话故事中都有提及,《疯狂巨著》所选择的魔物也是包罗万象,当中更包括克苏鲁神话中最强大、超越时间和空间、混吨宇宙本身的邪神,不过虽然《克苏鲁神话》以及其中的《死灵之书》都充满著绝望,《疯狂巨著》却是积极向上鼓励玩家协作抗敌,不管怎么玩都不会丧失神志,说不定还会在壹次次协作中拥有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