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活躍度開始大大提升,而且這一波行情較爲突出的特點就是好股票、尤其是藍籌股領跑。儘管市場顯得非常強勢,但如果我們把這樣的強勢視爲多年超跌的修復,那也算不上什麼“瘋狂”。什麼樣的股市應當被視爲瘋狂?歷史地看,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泥沙俱下,良莠不分,尤其是垃圾股滿天飛,佔用大量市場資源。不錯,現在又有一些苗頭。從網上關於股市的文章看,一些不知道從哪鑽出來的“大仙”開始大推所謂低價股——5元/股左右的個股。

回想歷史,不成熟的中國股市曾頻頻掀動“低價股革命”,而且深得散戶追捧,在散戶看來,30元/股的股票買一股,3元/股的股票可以買10股,當然3元/股的股票便宜。我不反對在所謂低價股中尋找價值,這當然是絕對高級的投資邏輯,但切不可盲從,那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換句話說,如果不是股市極度低迷,而是在正常的市場背景下,依據有效市場假說,在所謂“低價股”中找到真正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難度巨大,因爲投資者不允許“高價值、低價格”,市場會時時刻刻挖掘股票價值,真被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甩下的“高價值、低價格”股票能有幾個?所以很難找到這類股票。

30元/股和3元/股的股票誰貴誰便宜?回答這樣的問題有點不好意思,因爲這太小兒科了。稍有常識的投資者都會回答,股票價格這起碼要看市盈率、市淨率、PEG等一些簡單的指標情況,30元/股的股票這些指標可能很低,而3元/股的股票這些指標可能很高,所以3元/股的股票不僅不便宜,反而可能很貴。同時,投資者必須懂得,購買一股30元/股的股票,它上漲10%和你買10股3元/股的股票上漲10%,收益相同。所以千萬不要產生錯覺。

我一直有個期許,希望A股市場能夠像香港股市,能讓一大批亂七八糟的垃圾股變成地道的“殭屍股”,尤其是在註冊制背景下,如果不能甩下一批垃圾股,依然允許這類股票大量佔用市場資源,那會使A股市場變成漲不動的市場,因爲它的上漲需要過多的交易量,但市場資源不夠。問題是,監管者在甩掉垃圾股的問題上不能“無計可施”,同時也需要投資者自己做出選擇,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應當有義務對市場做出必要的引導。中國股市不應當再次掀起垃圾股惡浪,那是讓中國在國際上很難堪、很丟臉的市況。同時,這樣的市況也會給A股市場再添不成熟的證據。

我還有個期許,希望中國A股市場能夠拋棄上證綜合指數對市場變化的指引。綜合指數的觀察習慣源自中國股市建立初期,那時股票少,上市時間也短,難以建立較具代表性的成分股指數,以致上證綜合指數對A股市場的代表性一直持續至今。但這是否適宜?值得研究。我們看到,全球發達國家的股市一般都採用極具代表性的成分股指數去表達一個國家整體的股價水平,而通常說美國股市上漲了多少倍,也不過是指道瓊斯30種工業股股價指數的漲幅,而非綜合指數走勢情況。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有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容易使股票漲跌的交易量得到保障,而且可以引導市場投資者價值投資。

我認爲,上述兩件事應當是必然趨勢,實際現在已經部分地呈現苗頭。

當然,A股市場多年超調,大量很有價值的股票折服地位,絕對股價確實很低,而且由於這些股票不再當下熱點,所以在市場第一輪上漲過程中沒有多少表現。這類個股是否值得關注?當然。我們反對的是:那些管理者從不認知經營公司,讓公司常年處於盈虧邊緣;或者造假蒙人,經常造概念,蹭熱點,配合莊家惡炒;或者所在行業比較傳統而又沒什麼創新衝動,更多靠價格競爭維繫市場佔有;等等。所以,我今天寫這類文章有點早,不過就算未雨綢繆吧,等到錢大規模流入垃圾股再說就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