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小千從北京市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今年6月底前,北京市通州區將完成芙蓉小學、民族幼兒園、月季雅園和紫運西里東區4個海綿型建築與小區改造工程。

  北京市通州區梨園南街一社區建成的海綿型社區

  千龍網記者 于振華攝

  日前,北京市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第90次周例會。根據具體部署和安排,通州區這4個海綿型建築與小區改造工程的改造內容,包括建設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屋頂種植綠牆、蓄水模塊、灌溉系統、景觀廊架等。

  此外,按照施工計劃,通州區7個海綿改造項目已恢復施工,河畔麗景、紫運西里東區、運河園、月亮河、自來水廠、牡丹雅園、武夷水岸花城。通州區其他項目也將根據計劃安排陸續復工。

  近兩年,通州區邀請多傢俱有海綿城市建設豐富經驗的技術單位,爲海綿城市試點工作提供技術支撐,通過項目評審與現場指導相結合方式,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全過程,大幅提升了試點工作技術水平。

  通州區積極推進完善海綿城市試點區域內的新、改、擴建項目。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指標納入“水影響評價”,包括執行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的“兩審一驗”程序以及試點補助資金的管理、使用和監督等,確保各項工作規範推進。

  目前,北京市已編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北京市海綿城市試點區域建設工程運營維護管理辦法》等10餘個海綿城市設計導則和管理辦法,加快推進通州區“海綿城市”項目建設工作落實。

  預計到2020年,通州區20%建成區的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2030年,通州區80%建成區的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最終,通州區成爲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效應有緩解的具有較高“海綿度”的生態宜居城市。

  記者:于振華

  來源:千龍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