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情是沙塵暴,那也真合理;戀愛彷彿是沙塵,阻擋所有視線,就像慾望一點一滴侵蝕理智,找不到出口,也不想找到出口。愛情讓人變得懵懂、讓人變得盲目,卻也讓人變得世故、變得成熟;人類文明寫了多少世紀?改革演進多少科技?但愛情卻依然是無法解開的未知數。

預告片段中,可以看到《戀愛沙塵暴》以四段感情故事的整合構造主要劇情架構,從學生時代的純情純愛,到即將踏入社會的情感思想成長,再到踏入社會染缸後的相處祕密,以及愛情終於接近白頭偕老時,最艱辛的平凡考驗。四條劇情線的分流是極為細膩的規劃,它講著人們在不同階段面臨愛情的面貌,心動與心酸之餘,《戀愛沙塵暴》要講的,其實是一段人生。

從最年輕的林亦謙(鄧育凱飾)開始,這段故事是踏入人生的第一張門票,談的是酸甜而苦澀的初戀,包含隨著青春期而滋長的渴求,賀爾蒙作祟的非分之想,是第一次與感情這麼貼身靠近,總有個聲音在耳旁低語一生陪伴的美夢,天真讓那份堅持在心深處留下一道難忘的痕跡。這是初戀的代價,剝開純真的外殼,裡面盡是心碎的花蕊,初戀之所以存在,是成長的交易籌碼,它讓我們懂得面對愛情必須的割捨,懂得愛情之下的花開花落,都是為了讓人生走向更遠的地方,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成熟的生命,繼續保持純真的給予自己一份渴望愛著別人的珍惜。

緊接著是林亦珊(陳妤飾),這是人生旅程的一個關鍵,這個階段的愛,要你懂得面對情感、面對自己,但往往是最難克服的關卡。這個階段面臨著對未來的迷惘,對愛情的不理解,一昧想推開情感的包袱,對自己渴望的美好隻字不提,終究將自己推送到愛情的迷宮裡,越想自清陷得越深。愛情終究是不知不覺的風暴,誰也不知道戀愛能把自己推送到哪個境界,找不到解答、沒有解答,因為這就是愛;於是20歲這個即將踏入社會的階層,是情感與生命的關鍵,奮勇沉溺在愛情的甜美之中,或是欺騙自己換取傷心欲絕,無論是何者,往往都在一念之間。

再來是將「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打破的重擊,說明一段光鮮亮麗、未來充滿可能性的愛情,背後其實賦予著許多附帶條件、許多不可告人的祕密。這是林亦得(吳慷仁飾)的故事,這對情侶看似既甜蜜又美滿,但私底下卻有著很多隨著愛情出現的性格,是違反美好想像的可怕行為;這一段劇情剛好映證著沙塵暴的寓意,表達愛情固然常有妥協與退讓,畢竟感情得以長久還得靠溝通維持,但愛情的旋風常常讓人失去理智,為了將自己、將彼此送往愛情的終點,總是能作出超出自身所能想像的行為與改變。愛情常常是如此,最美麗卻最危險,它讓你幸福,卻也能讓你沉淪、失去自我。

最後則談到感情終於即將迎來白頭偕老時的平凡考驗,中國女文學家張愛玲曾經這麼說:「感情原來如此脆弱,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這段故事線攤開愛情長跑之下的缺陷與貧瘠,隨著年齡的增長、激情的消磨、牀上沒有互動的夜晚、少了最初情愫包覆軀體的甜蜜對談,兩人之間的距離雖然只有手臂的寬度,但卻交雜著千言萬語,是柴米油鹽導致的無可奈何、是歲月累積的不願爭吵。這段故事可能有著歷經風塵的成熟觀點,正好總結四段故事的核心,畢竟人生走到頭,回顧著才知道愛情美好是幻想,甜美的果實是「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結晶。

於是回到最初提到,人類文明寫瞭如此多個世紀,愛情卻總是讓人盲目,既抗拒卻又不想失去,酸楚是活著的證明,愛情是人生的寫照,它是如此美好卻又如此模糊,最後會進展成什麼結果,還是得愛了才知道。這場「戀愛沙塵暴」,無人能倖免,但是誰能成為倖存者?誰能從這場沙塵暴之中,進化成更好的自己?

預告中能看見植劇場試圖擊垮臺灣偶像愛情劇多年以來的框架,以反類型的觀點談論愛情,甚至培養新生代演員,企圖補足臺灣演員斷層;植劇場的出現對臺灣偶像劇的反覆公式、觀眾對於臺劇的劇情疲勞都將是一次很大的衝擊,多年累積下來的市場取向,這些知名編導是否真的能夠一舉翻轉?這個植劇場計畫是革命的第一步,但這一次的抗爭,植劇場能走多遠?臺灣戲劇能走向多遠的地方?至今仍是問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到我的粉絲團,幫我按個讚!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百香果多多Jack影視日記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所有圖片皆取自於網路。

相關文章